南极毛皮海狮 :分布于南极洲水域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2:54

南极毛皮海狮学名毛皮海狮属 gazella)又称南极海狗,是Arctocephalus属中的八种海狮之一,也是海狗亚科中的九种毛皮海狮之一。主要分布于南极洲水域,其中约95%生活在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南极毛皮海狮寿命长达20年,雌性的最长寿命观察到为24年。

它的学名来源于第一艘捕捉到它的德国船SMS Gazelle。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在所有哺乳纲中,鳍脚类动物(即海豹、海狮海象)有最长的胡须触须雄性海狮的胡须一般长 35 厘米,而雌性海狮则为 13~22 厘米。1968 年《英国南极考察科学报告》中描述了一只来自南佐治亚的与众不同的OX,它的胡须长度达到了 48 厘米。如果将它的胡须完全展开可长达 106.5 厘米。

形态特征

体被粗毛和密厚的绒毛,颈部粗毛平均长21.8mm,腹部12.7mm。背部深灰褐色,腹面稍淡。颅骨额凸。吻宽而短。颅基长244mm。鼻短35mm,前部宽喇叭形。腭宽而平。上颌第4~5和5~6颊齿间虚位,齿甚小,单尖,由前面后,齿冠渐小。雄性体长可达2m,体重110~230kg,雌性体长1.4m,体重22~51kg,仔兽体长63~67cm,体重6~7kg。

成年雄性呈深褐色,雌性和幼年个体倾向于较浅,几乎灰色,下身较浅。颜色图案非常多变,幼崽出生时呈深褐色,几乎是黑色。然而,发现了极少数部分白化的南极毛皮海狮。

物种数据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极洲幅合区以南,南纬65。以北岛屿上,即南设得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南桑威奇群岛、南乔治亚岛、克尔格伦、布威特、赫德和麦克唐纳岛。南极毛皮海狮分布于南极收敛线附近的61°S至南极大陆,繁殖地点包括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布维岛(南大西洋);马里恩岛克罗泽群岛克尔格伦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南印度洋);以及麦夸里岛(南太平洋)。

生活习性

在南乔治亚几乎全以磷虾为食,也吃南极鱼十腕总目和企鹅。哺乳期约4个月。雌性3~4年,雄性8年性成熟。已知雌兽能活23年。雄兽13年。

生长繁殖

南极毛皮海狮分布于南极洲附近零散的群岛跟小岛,每年春天繁殖期,就会有10万只南极海狗聚集在南乔治亚岛,南极海狗能转动鳍状肢在路上奔跑,公南极海狗会凶悍的保卫妻妾,和公海狗配种的母海狗会在次年的繁殖季节生产,在小海狗出生的7天后母海狗会再度交配,此时小海狗就必须自力更生。

南极毛皮海狮的繁殖系统是一夫多妻制,繁殖雄性在一个成功的繁殖季节中可能与多达20只雌性交配。雄性在10月至11月初建立繁殖地。雌性通常在12月到达群落,并在几天后生下一只幼崽。妊娠持续8至9个月,观察到该物种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有很高的繁殖同步性,将90%的幼崽出生集中在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幼崽约在四个月大时断奶。幼年个体可能会在海上度过数年,然后返回开始它们的繁殖周期。

物种保护

南极毛皮海狮被认为是毛皮海狮中数量最多的物种。目前对南佐治亚州种群的最佳估计为450万至620万只。布韦岛的种群规模居第二位,约为46,834只。然而,不同地区的种群趋势存在差异:一些群落规模正在增加(例如克尔格伦群岛、麦克唐纳群岛),一些稳定(例如麦夸里群岛、赫德群岛),一些正在减少(例如布维岛)。根据IUCN红色名录,种群趋势为“减少”,有人认为这种下降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对猎物可用性的影响。南极毛皮海狮在历史上曾因毛皮捕猎业而减少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自20世纪初停止捕猎以来,该物种在其原有地理范围内以不同的速度恢复。该物种受到所在水域政府(澳大利亚南非法国)的保护,以及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在60°S以南水域的附录2中列出。

南极毛皮海狮栖息的水域受到少数渔业的开发,但这些渔业可能会在未来扩大其范围。1997年在南乔治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数千只南极毛皮海狮被人造垃圾缠绕,如废弃的渔线、渔网、包装带和任何可以形成颈圈的物品。因此,CCAMLR呼吁遵守与海上废物处理相关的MARPOL条款,并剪断任何可能缠绕海豹的材料。随后对缠绕的毛皮海狮进行的监测证实,缠绕问题仍然存在,但近年来已减少了一半。在麦夸里岛周围发展的拖网活动可能会影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南极毛皮海狮的猎物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觅食区域和渔业活动存在显著重叠,表明可能存在争夺猎物资源的潜在竞争。

豹海豹已被发现在南设得兰群岛的部分地点捕食了多达三分之一的南极毛皮海狮幼崽。捕食水平可能足以导致这些地点的种群下降。

除了狩猎和渔业的影响外,每年前往南极洲和亚南极地区进行旅游和科学考察的人数也在增加。这种增加导致当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增加。随着这种更多的互动,尤其是在交配季节,可能会影响海豹的领地性。这也增加了人类受“异国情调”伤害的可能性。

南极毛皮海狮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由于它们倾向于聚集在大密集群中,以及与全球变暖相关的环境变化对疾病传播的影响,该物种被认为是未来疾病爆发高风险的几种鳍足动物之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