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惠林 :卫惠林

更新时间:2024-09-21 01:50

卫惠林(1904-1992)男,山西阳城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巴黎大学。先后执教于台湾中央大学社会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等院校。

人物简介

卫惠林(1904—1992),山西省阳城县人,社会学宗师,国际著名教授,人类学和民族学家。生于清光绪26年(1904)。18岁时(民国10年)赴日本著名的私立早稻田大学攻读,四年后(1925)获得文学士,当时拥有学士学位的日本留学生是颇有社会地位的,但卫惠林先生并不以此满足,1927年时远赴法国,进入巴黎大学攻读民族学及社会学,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从1932年开始在国内各学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先后服务过包括南京市的台湾中央大学社会系、南京的中山文化教育馆、四川省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四川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南京的台湾中央大学边政学系、南京的国立边疆教育馆、广州的台湾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台北的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北的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台北市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当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遭受中日战争之灾、在壮年时期又逢内战痛苦,战争迫使迁徙也扩大了生活领域。

卫惠林吕振羽黄文山先生创办中国第一个民族学的专门刊物《民族学研究集刊》,并组建中国民族学会,期间完成他第一部著作:《世界民族志》的初稿,发表《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变迁的法则》(《人文科学》,1953年)、《法国大革命中的社会思想》(《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世界种族分类》(《民族学研究集刊》)、《中国古代图腾制度论证》(《民族学研究集刊》,1936年)等论文,曾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担任台湾省通志稿《同胄志》的主修。《同胄志》是台湾省通志稿中少数民族的部分,在旧志中称为《番族志》或《番俗志》,日人在据台时期,曾从事实地调查,写出《台湾番族调查报告书》,后来更有语言学家、民族学家,对台湾各族的语言、神话做了学术研究,写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报告。但日人调查报告总有殖民主义的偏见,因此卫惠林计划,用五年时间撰写100万字一族一志,再用比较观点完成总志,以与日人的《台湾番族调查报告书》互相比证。后来因为通志稿其它篇是参考旧志文献稍加采访草草完稿,以及时间仓促,遂缩小编撰规模。1952年辞去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的工作,应聘到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担任教授,1955年又兼任“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继续从事田野调查的工作,其十数年间访问40多个少数民族部落,对阿里山曹族、阿美族、兰屿达悟族、赛夏族、排湾族、卑南族、鲁凯族等台湾少数民族的氏族组织、亲族组织、部落组织、年龄组织、世系组织、权威制度、阶级制度都进行了十分详尽的研究,写出大量的学术调查报告和民族研究论文,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卫惠林脚踏实地从事研究、当时足迹几乎踏片台湾少数民族各村落,而上述著作也几乎成为日后学者研究台湾少数民族社会必读的基本著作。在卫惠林先生八十华诞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以该所集刊第54期为祝寿论文集,石磊、许嘉明、瞿海源三人联名文章,提及卫惠林先生对社会人类学的贡献,在以土著社会的数据建构的一般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氏族与世系群的分别。氏族与世系群是基于不同的组织原则(Structural principle)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组织型态。氏族是基于分组法则,以群体内外观念为基础的血亲群,而世系群是基于个人的世系关系与群内亲疏远进法则为基础的亲族群。这两原则是日后所谓祖先定向与自我定向,而依此定向形成祭嗣群与亲类。freedman对亲类厘清及Goodenough指出祖先定向与自我定向的差别都是在1960年以后的发展,而卫惠林早在1958年就提出这两个概念,这可证明他对社会人类学一般性亲属理论的贡献。

1950到1970年间是卫惠林先生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创办并主编了《中国民族学研究通讯》杂志,他编著的《社会学》(“国立”编译馆)被指定为大学用书,还出版了《社会人类学》(商务印书馆台湾版),《台湾风土志》(与何联莹合编,中华书局台湾版),《埔里八宰七舍志》、《兰屿雅美族的社会组织》、《台湾土著各族近年人口增加与部落移动》等学术著作。并多次代表台湾的中国民族学会、“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参加太平洋科学会议人类学组会议,并且是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1992年辞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