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豹 :主要生活在南亚地区的大型豹亚种

更新时间:2024-09-21 00:53

印度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fusca),又叫孟加拉豹,是指主要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豹亚种。印度豹在中国仅见于西藏自治区南部。

印度豹为大型豹亚种,雌性体长96~130厘米,体重33~59千克雄性体长109~155厘米,体重44~75千克。体形健壮,头部和颈部十分强壮,四肢较为粗短,尾很长。背侧毛被底色为深浅不一的黄色,生有密集的玫瑰形斑点;腹侧颜色浅,为奶白色或亮白色。其外表与中原地区华南地区的豹较为相似,与中国北方的豹相比,其毛被较短,颜色较深,玫瑰斑较小且色泽更清晰;而与斯里兰卡豹相比,其玫瑰斑较大,且较稀疏。

印度豹能适应从森林到草原再到高山的多种栖息地,以中小型猎物为主食,最喜爱捕食白斑鹿。独居,领域性很强。印度豹自1983年起就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印度豹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截至2020年,印度全国约有印度豹12000~14000只,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和中国的印度豹数量未知,总体数量在呈下降趋势。

分类和演化

20世纪早期及以前,南亚次大陆上定名的豹亚种主要有:德国博物学家梅尔(Friedrich Albrecht Anton Meyer)在1794年根据产自孟加拉地区的一个标本定名的Felis fusca(即印度豹);1863年尼泊尔博物学家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根据来自尼泊尔的5张豹皮(2只花豹、3只黑豹)定名的Leopardus perniger(即尼泊尔豹);1930年英国动物学波科克(Reginald Innes Pocock)根据克什米尔的一个标本定名的Panthera pardus millardi(即克什米尔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球的豹被分为32个亚种,上述3个亚种都被认为是独立亚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南亚次大陆上的豹没有显著差异,应归入一个亚种;尼泊尔豹(P. p. perniger)和克什米尔豹(P. p. millardi)因而被取消,并入印度豹亚种(P. p. fusca)。该观点得到IUCN猫科专家组的认可。

2010年以来的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豹在基因组上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豹没有差异,锡兰豹也应该并入印度豹,建立一个统一的南亚豹亚种,但IUCN猫科专家组尚未正式对此进行修订。

系统地理学研究发现,现代豹起源于非洲,它在50~60万年前进入亚洲,并迅速席卷亚洲各地,辐射产生了亚洲的各亚种,印度豹就是其中之一。

形态特征

印度豹体形健壮,前半身肌肉发达,后半身修长,四肢较为粗短,尾很长,接近体长的三分之二。头部和颈部十分强壮,雄性至壮年后会生出标志性的喉垂。背侧毛被底色为深浅不一的黄色,生有密集的玫瑰形斑点,每个斑点由多个小黑点环绕而成,斑点中央为空心,但比底色稍深;腹侧颜色浅,为奶白色或亮白色。四肢下部、腹部、尾部和喉部的玫瑰形斑点融合为大的实心黑斑,而胸前斑点常合并为横纹。

印度豹中偶见黑化色型,即黑豹,尤其是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高山地区;但黑豹在印度豹中不像在印度支那豹爪哇豹中那么常见。

印度豹为大型豹亚种雌性体长96~130厘米,体重33~59千克雄性体长109~155厘米,体重44~75千克。肩高70~75厘米,尾长76~99厘米。只有波斯豹与部分地区的非洲豹体型比印度豹更大。

印度豹外表与中国华南地区的豹较为相似。与中国北方的豹相比,它的毛被较短,颜色较深,玫瑰斑较小,但色泽更为清晰,黑黄相映格外鲜明。而与斯里兰卡豹相比,它的玫瑰斑较大,且分布较稀。不同地区的印度豹毛被亦有差异,印度大部分地区的个体呈棕黄色,且毛比较短,通常不过超过2.5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高海拔地区的个体毛比较长,颜色也较暗,呈淡黄色乃至灰黄色。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印度豹的分布遍布整个南亚次大陆。其分布的北限是喜马拉雅山南坡,西北至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可能还延伸到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东南角,东北至中国西藏南部。其分布的西限是巴基斯坦东部,再往西就属于波斯豹的分布范围。而其分布的东限是缅甸西部,再往东即进入印度支那豹的分布范围。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者普遍认为印度豹也分布在中国华南地区,但从生物地理学方面考虑,华南地区与南亚次大陆有明显地理屏障,两地的豹不太可能是一个亚种。现在认为印度豹在中国的分布仅限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而华南地区北部属华北豹,南部属印支豹。

栖息环境

除真正的沙漠地区,印度豹可以适应各种栖息地。从只有少量灌木和树的草原,到稀疏的灌木丛和林地,再到茂密的热带雨林,印度豹均能生存。印度豹也能生活在高山地区,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5000米高处也能发现它的身影。

孟加拉虎不同,食物通常不会限制印度豹的分布,因为它能以很小的猎物为主食维持生存。对印度豹来说,其栖息地主要受两个因素限制:竞争者和人类。在印度孟加拉国两国交界的孙德尔本斯红树林沼泽没有印度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孟加拉虎的排挤。印度豹能够进入农村和城市郊区,只要人类不去迫害它并且有隐蔽的休息场所;但它无法在人口密集或高度城市化的地区长期生存。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印度豹在一天内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进行活动,但主要在夜间和晨昏时分活动。总的来说,在有孟加拉虎的地区,印度豹更倾向于在白天活动。而生活在公园—村庄边界的印度豹基本上是夜行性的,可能是为了避开村民。哺乳期雌豹活动时间会延长,可能白天、夜晚都活动。

觅食行为

印度豹是机会主义猎手,在食物的选择上随机性很强,它的食谱比多数其他大型猫科动物要宽得多。

在南亚多数地区,印度豹主要捕杀5~45千克的中小型猎物,其中白斑鹿是第一主食,它对较大的猎物(水鹿和幼年印度野牛)和较小的猎物(赤麂斑鼷鹿)捕杀都比较少。印度豹完全有能力捕杀两三倍于自身体重的有蹄动物,它捕杀的最大猎物重约175千克。印度豹也会捕杀灵长目,主要是叶猴,叶猴在其食谱中占比约为8%。

印度豹为伏击型猎手,它在搜寻猎物时不像孟加拉虎喜欢沿着小径行走,而是习惯潜伏在某处长时间凝视,等待猎物自己送上门。这可能也是避免与孟加拉虎遭遇的一种策略。

印度豹主要靠视觉发现猎物,它会光顾猎物的觅食、饮水场所,同时利用有利地形如树木、石堆隐蔽自己,以此来寻找猎物。它有时也通过声音寻找猎物,它的听觉十分敏锐,很远就能听到猎物的呼救叫声。

印度豹杀死猎物的方式是用前掌猛烈拍击猎物,同时用爪子钩住猎物的皮肤,其冲击力通常足以将猎物击倒,然后再咬住猎物喉咙或后颈,将猎物杀死。对大型猎物(如成年鹿),印度豹通常咬其喉咙使其窒息而亡;而对小型猎物(幼年鹿、赤麂),则主要通过咬后颈和头部将其杀死,或直接用爪子拍死。印度豹杀死的猎物中有90%是通过咬喉咙杀死的。对有些猎物需要专门的捕杀技巧,曾有只印度豹通过咬豪猪的头部,毫发无损地杀了一只豪猪。此外,还有一只雌性印度豹在捕杀一头72千克北山羊时,采取了咬住其鼻孔使其窒息的策略,通常只有狮会使用这种猎杀方式。

非洲豹不同,印度豹不喜欢将猎物藏到树上,即使在孟加拉虎数量很多的纳加尔霍雷国家公园,印度豹也只将13%的猎物藏在了树上。这可能是因为南亚植被较为茂密,印度豹只要把猎物藏在植被茂密的地方,就能避免把虎和食腐动物吸引过来了。

社会行为

印度豹营独居生活,除雌性带仔和交配以外,它们很少结伴生活。成年雄豹和成年雌豹都有自己的家域,并排斥其他同性别个体进入,邻居个体的家域很少有重叠。成年雄豹的家域面积通常较大,而成年雌豹的家域面积较小,一只雄豹的家域覆盖一到多只雌豹。

由于南亚的栖息地质量和猎物密度均处在较高水平,印度豹的家域面积通常比其他亚种要小。例如,在尼泊尔巴迪亚国家公园,成年雌豹家域面积为17平方千米,而成年雄豹家域面积为48平方千米。

印度豹标记家域的方式包括:用脸颊磨蹭物体或喷尿、排便进行气味标记,用后脚刨地制造刨痕。印度豹有种独特的叫声,是听起来如电锯一般的咔咔声,最远能传3000米远,可能也起到宣示对家域占有权的作用。

生长繁殖

印度豹全年可繁殖,但存在季节性繁殖高峰期。其生育季节的高峰期通常是猎物数量丰富且容易捕获的季节。雌性印度豹发情期7~14天,妊娠期90~106天,每胎产1~3只幼仔。幼仔多出生于旱季,在此期间,雌豹蹲守在水坑处很容易捕获猎物,这对它哺育小幼仔是很重要的。在印度中部,雌豹在4月产仔最多。

幼仔刚出生时,雌豹会用大量时间在巢中照顾幼仔,活动范围也急剧缩小。幼仔4月龄左右断奶,7~8月龄长出恒犬齿,并开始尝试着捕猎,12~18月龄开始独立生活。雌性印度豹独立后通常继承母亲的一部分家域,或者在母亲家域附近定居。而雄性印度豹则会远距离扩散,开拓新领地。雄豹扩散期死亡率极高,在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研究的3只年轻雄豹在13~18月龄开始扩散,到两岁时仅有1只存活,死亡率高达67%。

印度豹通常在2~2.5岁性成熟,雌性3~5岁首次生育,雄性4~5岁首次生育。雌性两次生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0-21个月。

在野外,雌性印度豹寿命可超过16岁,但一般不超过12岁;雄豹由于竞争压力大,寿命相对较短。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4年的调查显示,印度全国约有12000~14000只印度豹,在过去20年里数量呈下降趋势。2020年的调查则显示,印度全国豹的数量与2014年保持不变。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和中国的印度豹种群数量未知。

致危因素

印度豹最大的威胁是偷猎和非法贸易。2012年的一份研究估计,在过去的10年里,印度全国每周有4只豹被偷猎。此外,一些地区的印度豹会因捕杀家畜而被报复性杀害。

在南亚很多地区,印度豹正在遭受孟加拉虎和人类的双重排挤。在一些保护状况良好的地区,虎数量的恢复会导致豹数量下降,并且被排挤到保护区边缘。而在保护状况不佳的地区,家畜数量的增多会导致豹的适宜栖息地被破坏,猎物数量减少,同样会威胁豹的生存。

保护措施

包括印度豹在内的所有豹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其国际贸易被禁止。在有印度豹分布的所有国家,印度豹均受到保护,但部分国家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

保护级别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印度豹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在中国,豹(包括印度豹)自1981年就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3年以后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参考资料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陕西黄陵发现金钱豹 已遭猎杀--环保--人民网.env.people.com.cn.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Wayback Machine.web.archive.org.2022-08-3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