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底乡 :陕西旬邑县西部塬区的下辖乡

更新时间:2024-09-20 18:15

原底乡位于陕西省旬邑县西部区,东与本县张洪镇接壤,西与彬县香庙乡毗邻,南北分别与本县丈八寺、郑家镇沟壑相望,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乡16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4044户,16329口人,总耕地面积28843亩,其中苹果园面积21719亩,苹果为主导产业。200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8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6元。

内设机构

[根据旬发(2002)16号文件批复]

党政机构设置

1 、党政综合办公室

主要工作职责:承办乡党委、乡政府的日常事务及其交办的临时事务。负责组织、宣传、纪检、信访、人大、政协、武装、共青团、妇联、村级组织和机关建设、干部考勤考核,辖区内突发事件处理等。

2、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主要工作职责:承担本乡所有社会事务职能。负责民政、司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

3、经济发展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主要工作职责:承担本乡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职能。负责农牧业、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信息、中介等社会服务组织、产业经营协会组织、加工企业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各类生产、经营机构的组织协调、服务管理。

4、财务核算中心(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主要职责:完成上级分配的财政工作任务。承担本乡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负责农民负担的核算、稽查和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群众团体设置

1、乡工会

主要职责: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动员职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2、乡妇女联合会

主要职责: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全面提高素质,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代表妇女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全乡妇女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努力推动全乡社会事业进步。

3、乡团委

主要职责:加强全乡团的思想组织建设和工作指导,提高团员觉悟,健全组织生活,加强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调查青年的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状况,并及时向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报告。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协调处理各种与青少年利益相关的工作;承办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它工作。

事业机构设置

1、农业综合服务站

主要职责:承担全乡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水利等技术推广服务职能。

2、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

主要职责:承担全乡农村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统计分析、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农村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等职能。

3、果业服务站

主要职责:承担全乡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推广果业生产技术,抓好技术培训,指导果品顺畅销售。

4、计划生育服务站

主要职责:宣传党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安全可靠地履行和复查各类节育手术,组织有关计划生育知识培训。

5、文化广广播电视服务站

主要职责:负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业余教育和文化科技培训等服务管理工作。

农村经济

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全乡年均粮食产量3300吨;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人均种果1.3亩。“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得到普及,建成百亩旱作标准化管理示范园1个,县乡优质苹果示范园8个;畜牧发展逐步形成了枣林河养牛,赵家养鸡,庄里、岳家、西头生猪养殖基地,现有专业养殖大户18户。2007年,全乡畜禽存栏50710个羊单位,出栏16200个羊单位,防疫密度100%,挂标率70%;乡镇工业初具规模,以煤炭、水泥预制、砖瓦制造、果品储藏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8家,其中乡办煤矿1个,砖厂2个、水泥预制厂2个、木材加工场1个、果品贮销企业2个,个体工商户增至187户,货运和客运车辆1700多辆,产值5650万元。2008年4月,原底乡西头村被国务院综改办确定为全国9个联系点之一,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指示精神,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办法,积极实施了以政府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化解乡村债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乡村两级的人、事、财权关系,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乡域经济社会步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5元。乡党委、政府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综改办主任王卫星同志的充分肯定。副书记王侠,国务院中央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刘延宁等中、省、市领导先后来乡调研视察,对我乡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农村建设

西头示范新村建设以上档次、建精品为目标,2007年投入资金185万元,完成了村级组织阵地、医疗室、便民超市、文化广场、路灯安装、绿化美化等工程,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2008年,投资460万元完成了乡街道20幢商住楼建设,投资520万元实施了城区改造工程;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南头示范新村45户群众住宅新建和村委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上西头新村投资360万元,新建群众住宅24户;投资165.1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庄里、上西头、于家3个村旧村改造,使旧村焕发了生机,实现了村庄绿化、美化、净化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原副省长罗振江、李堂堂、市委书记千军昌、市长庄长兴等省市领导先后来乡调研新农村建设、创卫、基层党建等工作,乡上先后为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卫工作提供了高质量、高标准观摩点,特别是西头新农村建设多次被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各县区参观达300多次,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2008年,全乡新农村建设名列全县一等奖

重点项目建设

乡政府驻地有中学、中心小学、医院、信用社、供销社、兽医站等单位,街道常住人口达3000多人。2007年,乡上投资77.8万元完成了乡中心校公寓楼建设和校园绿化、硬化及体育场建设工程;投资85万元完成乡街道什字拓宽改造工程、排水渠修筑、亮化绿化工程,使街道宽度增加到20米,城镇框架拉大近百米;投资52万元建成西头、庄里、于家3个村的村委会;投资900万元完成了7个村21.4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投资645万元建果品气调库一座、面粉厂一个。全乡11个行政村,村村通上了电话,全部实施了农电低压线路改造,10个村通上了自来水,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2008年,投资1930万元完成了蒙家等6个村6条路段12.6公里水泥路建设任务,全乡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5公里;投资620万元完成盛通加油城建设;投资228万元完成庄里、南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文化广场建设;投资90万元启动了乡政府职工宿办楼建设工程;投资60万元实施了原底中学门房、卫生厕所和暖气工程;投资319.5万元实施了南头、上堡2个村“5+1”土窑洞搬迁改造工程,搬迁群众82户361人。

招商引资

充分发挥煤炭、苹果两大资源优势,主动出击、叩门招商,共引进外资3500万元,实施了宋家沟煤矿改制工程,建起了宏强气调库;同时,发挥地域和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对外宣传,招引外地客商建成了店子面粉厂、蒙家木材厂、西头预制厂、枣林河砂石厂、岳家砖厂、上堡砖厂、樱桃种植基地等   私营企业,为乡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建卫生乡村

乡村坚持把创建卫生乡村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启动实施了乡街道拓宽改造工程,新修排水渠870米,铺筑人行道240米,安装路灯、景观灯29盏,设置垃圾箱20个,栽植各类绿化树木37100棵,乡上创建成市级卫生乡镇,西头、岳家2个村分别创建成省级、市级卫生村。2008年,完成了庄里、南头、原底中学、原底信用社4个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全乡卫生厕所达到8座;完成了南头重点示范新村40户新建住宅的“两卫”建设和175户改厕工作任务,乡主干街道安装路灯30盏,实现了乡街道美化亮化的目标。乡机关、西头村为全省创卫工作现场会提供了观摩点,受到各级领导和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

文教卫生

乡文化站现有图书4000多册,各类器材20多套;建成了西头、岳家2个村级文化站和西头等4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购买文化体育器材150多件。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百子村为代表的婚丧事简办文明新风逐步形成;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对教师实行了聘任制,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中、小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7年,全乡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以上,为9420多名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03.6万元,征收2008年度合疗基金165680元,农民参合率达到100%,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先进集体。同时,争取上级资金10万元,为乡卫生院配备医疗器械6件(套),开展乡村医生专业知识培训7次,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班子和队伍建设

乡党委以锻造“团结有力、勇于创新、高效廉洁”的班子为目标,狠抓班子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强化责任意识,使班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成为带领全乡人民发展经济的坚强核心。乡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措施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乡情实际,做到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既着眼当前,又考虑长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2008年,乡党委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委”。

精神文明建设

从2007年开始,乡党委、政府在全乡深入开展的以创建“和谐家庭”,评选“好媳妇”、“好丈夫”、“好婆婆”、“好公公”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一创四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被作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经验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并被市、县电视台,《咸阳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2007到2008年,乡上先后命名“和谐家庭”40户,表彰“四好”模范80名。通过这一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促进了家庭团结和社会和谐,推动了全面发展。

特 色

1、苹 果

旬邑县原底乡  海拔高,森林覆盖率大,是苹果生长的最佳生态区。由于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降水适宜,分布较均匀;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环境无污染,病虫害危害轻,为生产优质苹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国内外公认,且被生产实践验证了的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其自然条件可与意大利都灵、里昂、日本长野、美国罗切斯特等世界驰名苹果产区相媲美。是国家批准的原产品地域保护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区、陕西省首家优质苹果基地达标村、绿色苹果生产基地村。旬邑原底乡苹果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市场,并出口到俄罗斯泰国新加坡、南、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旬邑原底乡赵家村有优质苹果是和灿烂的文化有机结合,生产的艺术果不仅有吉祥祝福语,而且有十二生肖图,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吃了甜泌肺腑,难以忘怀。在2004年召开的“东盟-中日韩”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上,旬邑原底乡苹果受到国外朋友的高度赞赏,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朋友都大量订购 旬邑原底乡艺术果,作为节日大礼送给友人。

2、饸 络

旧时用木制的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高粱面(现多用小麦面)放在饸饹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着吃,这种传统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不知从何时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如今都变为机械饸饹床子和小麦面,成为我们地方家庭过红白喜事宴客的风味名吃,其口感骨汤浓鲜美,汤鲜味美、面条柔软、香味浓郁、香辣开胃、滑润爽口、柔软筋道、营养丰富、健康减肥、美容养颜。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面条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

3、御 面

彬县御面单从字面看,就知道这种既是面食又是小菜的食品就是一种宫廷菜。传说唐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本县职田镇代职垦田期间,在上百种食品中选出的一种食品献给唐王李世民品尝,被钦定为御膳房专用食品而得名,后流传于民间,其加工材料为上等精良小麦细磨于面粉十多道手工工艺加工而成,特征为细滑如玉,筋韧耐嚼,余味悠长,乃有“御面得味远如燕窝”之意境。后被宫廷选作皇帝专用食品,因此而得名“御面”。淤面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后来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饸饹。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饸饹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烧烤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县御面在“中国烹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现为旬邑县当地宴客送礼之佳品,传人南北中塬农村妇女中均有千余人。

4、花 馍

花馍是一种民间面塑品。原底乡花馍手法细腻精巧,配以鲜艳花色,千姿百态,民俗气息十分浓郁。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栩栩如生的“花鸟走兽”、色彩绚丽的各种“花卉”、构思奇特的龙腾虎跃,乍一看,让人难以相信这些都是用面粉、红枣、大豆等材料制作而成。很多没有见过花馍的更是啧啧称奇。

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节捏面为燕;七巧做巧花( 巧饽饽 ) ,形如石榴、桃、虎 狮、鱼 等;四月,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头馄饨;寒食节上坟时用“蛇盘盘”以示消灾;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

逢年过节,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岁,婚丧嫁娶或献奠祖先,在农村有制作花馍作为赠送礼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乡俗。

花馍的花饰以神态自然的花鸟虫鱼蝴蝶、蔬菜杂果、猴献桃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新婚夫妇的恭贺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五月端午或婴孩满月时,由舅家送外甥一个特制的大型圆圈面花,群众叫“曲莲”,上面捏塑着鱼、龙、莲花之类,鱼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龙指时运享通,青云直上;莲指幸福花开,喜气迎门。

所有花馍的内容都象徽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性格。

5、花子馍

原底乡花子馍既像两个莲花瓣,又想两颗心的面食在当地的传统中只有家中举办婚礼的时候,在宴席上才能用到,平常是不吃这种面食的。据当地发掘民间文化的专家解读其文化内涵为:这两边两半代表两颗心,只有举行了婚礼,两人从此才能永结同心,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更为有意思的是,在馍的底部,由于做法的原因,形成了一个形象逼真的太极图。这也更进一步的印证了此馍的文化内涵。取名为花子馍,也就寓意着夫妻结合后要阴阳调和,生育时花生着,不要阴阳失调。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花子馍成为各个宾馆饭店招待游客的一道普通面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