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刺茶藨子 :茶藨子科茶藨子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9-26 16:38

双刺茶藨子(Ribes diacanthum),为虎耳草科落叶灌木,高1-2 (3) 米;小枝较平滑,灰褐色,皮呈纵向细条状剥裂,嫩枝红褐色或红棕色,稍具纵棱,无毛,在叶下部的节上常有1对长3-5毫米的小刺,节间无刺或有稀疏细刺;原产于东北亚,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中国东北部。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 (3) 米;小枝较平滑,灰褐色,皮呈纵向细条状剥裂,嫩枝红褐色或红棕色,稍具纵棱,无毛,在叶下部的节上常有1对长3-5毫米的小刺,节间无刺或有稀疏细刺;芽小,卵圆形,长3-5毫米,先端急尖,具数枚褐色鳞片,外面无毛。叶倒卵圆形或菱状倒卵圆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掌状3裂,裂片先端稍钝或微尖,边缘具粗大锯齿;叶柄长1-2厘米,无毛,稀仅于沿槽有稀疏柔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组成总状花序;雄花序长3-6厘米,下垂,具花10-20朵;雌花序较短,长1-2.5厘米,具花10-15朵;花序轴和花梗无柔毛,稀疏生短腺毛;花梗长2-4毫米;苞片披针形或舌形,长4-6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近膜质,无柔毛,具单脉;花萼黄绿色,无毛;萼筒辐状或碟形,长1-1.5毫米,宽大于长;萼片卵圆形,稀椭圆形,长1.5-2毫米,先端微钝,直立;花瓣甚小,楔状圆形,长0.5-1毫米,先端圆钝;雄蕊短,约与花瓣等长,稀稍长,下弯;雌花的雄蕊败育,花药常无花粉;子房近球形,无毛,雄花几无子房;花柱先端2裂。果实球形或卵球形,直径5-9毫米,红色或红黑色,无毛,据说口感不错。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种和光叶茶藨子 Ribes glabrifolium L. T. Lu 相近,区别在于后者叶菱状卵圆形至近圆形,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花序轴和花梗具短柔毛;萼筒浅杯形或盆形,长1.5-2毫米。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达1500米的沙丘、沙质草原及河岸边,尤其在沙滩地区最常见。喜光、耐寒、耐瘠薄土壤。

分布范围

产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吉林省(长白山、漫江)、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南部)。

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外贝加尔湖地区楞格河流域。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