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叉犀金龟 :金龟子科叉犀金龟属的一种动物

更新时间:2023-07-16 14:47

双叉犀金龟(学名:Allomyrina dichotoma),别名有独角仙,兜虫,属于金龟子科叉犀金龟属动物。双叉犀金龟共有十个亚种。它们体大型,体长为3.5-6厘米(不包括头部的犄角),宽1.8-3.8厘米。其身体呈长椭圆形,背部有明显隆拱,身体呈栗褐色至深棕褐色或黑色。其头部较小,共有10节触角,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它们有三对长足强大而有力,末端具有一对利爪。它们属于雌雄异型。

双叉犀金龟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缅甸、老挝、印度、泰国、中国。在自然界中,它们多栖息于低、中海拔的山区密林中;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山区栖息地的阔叶林中。

雄性双叉犀金龟成虫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常被当作宠物昆虫饲养;其制成的标本和工艺品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次,双叉犀金龟幼虫已被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作为一种食物昆虫列入目录中。此外,双叉犀金龟具有处理多种生物质废弃物(秸秆、枯枝落叶等)潜力,可利用其处理废弃物。但双叉犀金龟属于杨属栎属、杏树、桃树、栗树、梨树种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可以使用化学、物理、农业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分类争议

1771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首次命名了双叉犀金龟。但此后学术界对双叉犀金龟的种和亚种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鉴定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如角的形状、体型大小和形状、鞘翅的光泽度,以及前鞘和鞘上的短柔毛。由于用于亚种鉴定的形态特征之间的差异有限,亚种之间的划界是困难的。Trypoxylus kanamorii属于叉犀金龟属的另一个种,但其形态与双叉犀金龟泰国亚种(Trypoxylus dichotomus politus)相似,因此被人质疑其分类地位。本词条依主流观点展开,即双叉犀金龟种群划分为十个亚种,Trypoxylus kanamorii属于叉犀金龟属的另一个种。

双叉犀金龟的归属分类也一直存在争议:在中国广泛认为双叉犀金龟归属叉犀金龟属(Allomyrina),但在日本其被认为归属叉犀金龟属(Trypoxylus)。

形态特征

双叉犀金龟体大型,体长为3.5-6厘米(不包括头部的犄角),宽1.8-3.8厘米。

双叉犀金龟身体呈长椭圆形,全身有着坚硬的甲壳质外壳;背部有明显隆拱,身体呈栗褐色至深棕褐色或黑色。其头部较小,共有10节触角,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它们有三对长足强大而有力,末端具有一对利爪。

雌雄异型:雄成虫体长为3.9-5.6厘米(含头角体长6.2厘米),宽为2.2-3.02厘米,其由于个体大被林农称为“天狼”;其头部有明显的角突(0.5-0.6厘米),端部为双分叉结构,角突较粗壮,呈斜向前向上伸出;其前胸背板有一末端分叉的小角突,呈向前伸出;两鞘翅端各有一个小圆的突起,既光滑又光泽发亮。雌成虫体长为3.7-4.6厘米,宽为2.16-2.55厘米,体型较雄虫略小,头部、前胸背板没有角突,但头部中央具有椭圆形瘤状突起,其上面有3个小瘤,中间小瘤较大,顶端较尖;前胸背板中央具有一个椭圆形较浅的凹窝,呈丁字状,且前胸背板有小绒毛;背面较粗暗,鞘翅无光泽。

双叉犀金龟的幼虫体型较粗大(体长为8.9-9.6厘米),呈乳白色,“C”型弯曲,体毛多为黄色,褐色较少;其头壳呈赤褐色,具有较大的刻点,上颚较发达,前顶刚毛常有一纵列较长;前胸气门前有一个棕褐色似菱形的斑,气门接近圆形,较大,前胸气门板略大于腹部各节气门板;臀节腹板具有锥形的刺毛,排列不规则略呈三角形,其余为长针状刚毛;肛门孔横呈弧形;尾部呈灰褐色。

双叉犀金龟的蛹较光滑,呈黄褐色至深褐色,雌雄异型。雄蛹头部有头角,端部呈分叉,含头角体长为4.8-5.6厘米,宽2.2-2.5厘米,前胸背板有角突。雌蛹头、前胸背板均无角突,体长为3.5-4.4厘米,体宽为2-2.5厘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双叉犀金龟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缅甸、老挝印度泰国、中国。其中在中国,它们广泛分布于从吉林省海南省、从东南沿海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区,在温暖湿热、植物繁茂之地更多。

亚种分布

双叉犀金龟共有十个亚种:

栖息环境

在自然界中,双叉犀金龟多栖息于低、中海拔的山区密林中。它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山区栖息地的阔叶林中。双叉犀金龟的成虫喜欢栖息于草丛或松土洞隙或石缝中,而其幼虫喜欢生活肥土或新生树根下,主要是在以柞树为主的阔叶树锯末堆中。双叉犀金龟具有喜湿性,土壤表面干燥时,幼虫多集中与土壤下方的潮湿处;高温干旱时,刚羽化的成虫存活率低,易缺水死亡。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双叉犀金龟成虫主要以树汁或熟透野果为食,喜欢摄食香蕉、桃等成熟水果;成虫也尤其喜欢吸食光蜡树的树汁。成虫也会以活动力较弱和已死亡的同类为取食对象、常通过其强有力的足将对象抓住,然后取食其腹部的营养物质。幼虫多以朽木和腐烂植物为食。

节律行为

双叉犀金龟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于白天藏在草丛或者松土洞隙或石缝中,但雌虫喜欢在腐殖土中潜伏,而雄虫会在腐殖土上活动;夜间进行觅食行为,且其傍晚活动迅速,喜欢爬上树木去吸食树汁,并进行交配行为,此外雄虫还有飞舞、格斗等行为。

双叉犀金龟幼虫存在冬眠行为,一般于每年10月下旬,当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美国白灯蛾活动会明显减弱,群居在湿润的木材锯末、杂草碎末等腐植质或植物混合料下层,表现为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其休眠期约半年左右,直至第二年气温回升至10℃以上便会复苏,开始觅食。

趋光行为

双叉犀金龟成虫具有趋光性,它们会常在灯下不停飞舞并发出嗡嗡的响声,并进行交尾、飞舞、格斗等行为。

交流行为

当双叉犀金龟遇到外来袭击时,雄虫鞘翅会发出连续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此外,雄性双叉犀金龟的角突主要用于种内竞争繁殖机会和种间竞争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它们打斗时喜欢将其角突放在对手的前胸下,从而将对手从树上抓起来并使它翻下来,但当雄虫被打败后便会逃走,不会出现“至死方休”的情况。

活动特点

双叉犀金龟幼虫会通过自己旋转的方式向土壤底部前行,这种旋转的掘洞方式是由于双叉犀金龟幼虫的形状(“C”型弯曲)引起的。如果土壤为硬土,它们便会停留在底层土壤;但若土壤为软土,它们便会停留在上层土壤。

双叉犀金龟擅长攀爬,其三对长足强大而有力,且末端具有一对利爪,是其攀爬的工具。

生长繁殖

繁殖阶段

双叉犀金龟通常于6-8月进行繁殖,通常为一年发生一代,少数为两年发生一代,属于由卵、幼虫、蛹最后至成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雄虫出蛰后两三日便开始寻找雌虫进行配种。其中,雄性双叉犀金龟会用其角突进行角斗以争夺交配权。

产卵期

双叉犀金龟成虫通常在湿润的并有腐植质肥沃的杂草、树叶下的石缝、碎木屑内产卵,通常产卵量为9-28粒。其产卵初期形状呈椭圆形(长0.34-0.35厘米,宽0.26-0.3厘米),颜色呈乳白色。其卵期通常为13-18天,平均为14天。其卵壳较厚,有弹性(卵掉地上可弹起很高),经4-5天逐渐膨大,后期卵壳呈半透明状态,也呈椭圆形(长0.5厘米,宽0.39厘米)。

幼虫期

双叉犀金龟通常在7月下旬或者8月上中旬开始孵化成幼虫,随后幼虫进入越冬期,它们喜欢在湿润的腐植质中生活越冬,主要在幼树根下、林区较厚的树叶下、锯末堆下等土壤内越冬生活。其幼虫期约为300天,通常分3龄。1龄幼虫体长为0.9-1.9厘米,头壳宽0.3厘米,初孵时为嫩乳白色,进食后体透明,内脏清晰可见,随着生长颜色加深,体被淡黄褐色长毛;2龄幼虫体长为2.2-3.4厘米,头壳宽0.6厘米,白色,体较不透明,体侧气门明显可见,周缘褐色,体被长黄褐色毛,足为淡黄色;3龄幼虫体长为4-12厘米,头壳宽1.15厘米。1龄幼虫喜欢摄食腐烂的锯末,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取食新鲜的锯末。8-9月的低龄幼虫会蜕皮2次,一般于10-11月完成蜕皮成熟。老熟幼虫体型偏肥大弯曲,如同一个鸡蛋大小,体重为17.8-25.5克,平均为21.24克。老熟幼虫在化蛹前会停止取食,钻入锯末深层,在湿度较大的锯末中做蛹室。幼虫头朝上,靠体背和腹末几节左右扭动使蛹室内壁光滑又坚实,呈椭圆形,预蛹期为7-10天。

蛹期

双叉犀金龟通常于第二年5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蛹期,因为气温等原因,某些蛹期可能推迟到7月上旬化蛹;其蛹期为14-17天,多数为16天。化蛹初期体呈乳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蛹头朝上;体背及腹部经常左右扭动。

羽化期

双叉犀金龟可在含水量60%-75%的锯末中正常羽化;羽化期通常在6月下旬或者7月上旬;羽化的顺序是成虫裂开蛹壳而出,雄成虫脱皮先脱体皮,后脱角皮的时间在30-36小时完成,雌成虫一次性脱皮完成。成虫羽化初期身体呈黄褐色,鞘翅较软,会在原来的蛹室内停留2-3天后才破开蛹室钻出。刚脱皮的成虫呈宗红色,非常鲜艳,羽化后的成虫在刚出生的洞穴旁静伏不动12-24小时,随后外出活动不再回到原处,在野外活动觅食,生活配种。当食物充足时,成虫可以存活1-2个月,当食物缺乏时,成虫可能几天内死亡。此外,成虫寿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寿命越短,如雌虫于20-26℃的寿命明显长于29-32℃,雄虫于20-23℃的寿命明显长于26-32℃。

饲养照料

饲养管理

双叉犀金龟的昆虫室应选地势平坦,通风良好,避光的环境。饲料均匀平铺30厘米厚,湿度保持在60%-70%。

双叉犀金龟幼虫的饲养管理:可提前将产房的卵挖出分装,也可让卵在产房之中自然孵化。幼虫三龄之后要对幼虫进行分装,通常一条幼虫需要1升的饲养盒分装。当发现表面虫粪较多(大于70%),应更换上半层腐殖土,新的腐殖土和原来的腐殖土混合后进行饲喂。幼虫越冬时室内温度保持在2-6℃。

双叉犀金龟蛹的管理:三龄老熟幼虫做蛹室时避免打扰,湿度保持在60%-65%,直至羽化成功。

羽化的双叉犀金龟成虫饲养管理:羽化初期的成虫不可直接从蛹室取出,蛰伏两周之后,静待其自然出土,之后,将其放入铺垫木片的饲养箱中饲喂香蕉,及时清理食物残渣以及死亡的成虫。

交配产卵

选择体型相配的雌雄双叉犀金龟成虫进行交配,交配三天后将雌虫移入产房(产房腐殖土密度需要足够大,以提高产卵率)。产卵期间用成熟香蕉饲喂。约20天后,挖取第一批卵。

疾病防治

双叉犀金龟的疾病防治主要有四个方面:防止温湿度不适造成生病或死亡;防止饲养密度过高造成生病或死亡,继而引发真菌感染;在饲料中添加桑叶粉,降低双叉犀金龟感染病毒的死亡率;及时更换美国白灯蛾的腐殖土,避免其感染上具有传染性的病害,幼虫染上黑斑病的症状通常是身体出现黑斑,一旦出现该现象,需及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余健康的幼虫,此外,幼虫还易感染白僵菌,该病也具有传染性,需及时隔离。

主要价值

双叉犀金龟具有观赏价值:其雄性成虫具有发达且独特的额角,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常被当作宠物昆虫饲养,尤其在日韩两国;其制成的标本和工艺品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常被制成各种商品出售,同时昆虫的教学示范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其次,双叉犀金龟幼虫营养成分丰富且较为安全,已被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作为一种食物昆虫列入目录中,还为其开发了好多菜单。

此外,双叉犀金龟主要以腐熟木屑为食,具有处理多种生物质废弃物(秸秆、枯枝落叶等)潜力,可利用其处理废弃物并挖掘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附加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物种危害

主要危害

双叉犀金龟的成虫在5-9月主要危害杨属栎属、杏树、桃树、栗树、梨树种林木嫩枝或当年生树干和叶柄基部,造成新生枝或叶片枯萎死亡,果实减少产量。同时,还吸食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桃、杏、李等成熟的果实上危害。尤其是喜爱在桃、杏、李果树被鸟啄或虫伤害的成熟的果实,另外在成熟的果实及林下种植的西瓜、香瓜等成熟伤果上取食。幼虫,在杨树、果树苗圃地取食林木幼苗树根、禾本科杂草根及腐烂的木材锯末和腐烂的玉米杆、麦秆等。例如,在浙江省地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苗圃,双叉犀金龟是当地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会在基质中大量繁衍,取食基质营养咬断根状茎,危害铁皮石的正常生长。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可使用微型胶囊噻虫啉防治,其平均防治率可达97.85%,且为低毒仿生物药品,符合环保要求。

物理防治措施:可在林区挂糖醋液诱杀剂诱杀成虫,该方法具有生态环保、生产安全的特性;也可长期挂诱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当年的成虫危害和下一年的发生量,确保林木果树的健壮生长。

农业防治措施:首先,在果树、林木生产时期加强果园、林场、苗圃管理,4-6月及时中耕除草,且不施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以及破坏幼虫的适生的环境;其次,在冬季林木或果树进入休眠期后,在当年的11月-第二年3月及时翻耕树下土壤,深度20-30厘米,尤其是腐植质多的地方更需要深翻,使双叉犀金龟幼虫翻至土表冻死。

相关文化

双叉犀金龟多出现于影视娱乐作品中,例如《甲虫王者》、《假面超人》等,此外,《精灵宝可梦》中的第214号精灵“赫拉克罗斯”是以双叉犀金龟为原型创作;《铁甲小宝》的主角“卡布达”是搭载双叉犀金龟型生物核芯的机器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