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鳄 :爬行纲鳄目的鳄鱼

更新时间:2024-09-20 21:11

古巴鳄(Crocodylus rhombifer),又名菱斑鳄,是一种中小型鳄鱼。古巴鳄属于鳄鱼属(Crocodylus),可能起源于非洲,并向东南亚和美洲扩散,尽管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澳大拉西亚。系统发育证据支持鳄鱼属在大约2500万年前,即渐新世/中新世交界时期,从其最近的现存近亲(马达加斯加已灭绝的Voay)分化出来。2018年Lee \u0026 Yates的尖端定年研究数据绘制的进化树,该研究同时使用了形态学、分子(DNA测序)和地层(化石年代)数据,并在2021年Hekkala等人的古基因组学研究中得到修订,该研究使用了来自已灭绝的Voay的DNA。

形态特征

古巴鳄属于中型鳄鱼,全长2.1-2.3米;重量70-80千克。成熟的大型雄性可达3.5米长,重215千克,雄性大于雌性。但也有些个体会更大一些,曾有报道说古巴鳄最长达到了4.9米。古巴鳄的头短而宽,眼后有一个骨脊。背部的大鳞片延伸到颈部。腿上的鳞片比较大,两条后腿上有很重的龙骨。身体顶部的颜色较深,由黑色和黄色斑点组成。古巴鳄的腹部苍白,没有明显的斑纹。尾巴上有黑色斑点或条纹。眼睛上方有骨质的突起构造,共有66-68颗大牙齿。脚具少量蹼。尾巴粗壮。

分布和栖息地

古巴鳄现在的分布范围已缩减至仅包括古巴的萨帕塔沼泽和青年岛,属于高度濒危物种。它曾经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其他地方;该物种的化石在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被发现。古巴鳄似乎偏好淡水栖息地,如沼泽、沼泽地和河流,很少在咸水中游泳。

生活习性

古巴鳄展示了强烈怀疑为群体狩猎行为的行为,这可能解释了与该物种共存的史前巨型动物的捕食情况,如加勒比巨型树懒和西印度巨型陆龟科。这种行为引起了对该物种的极大兴趣,通常单独饲养(尤其是在有此类报告之后)。古巴鳄也是鳄鱼中最适合陆地活动的,后脚趾间的蹼减少,前脚趾间没有蹼。C. rhombifer表现出对于鳄类动物来说不寻常的高度智能行为。

幼年古巴鳄的食物包括小鱼、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成年个体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鱼类和乌龟为食。它们有钝的后牙,有助于压碎乌龟猎物的壳。古巴鳄还展示了其他鳄类动物如美洲短吻鳄所见的跳跃式进食技巧。通过用强壮的尾巴推动,它们可以从水中跃起,从悬挂的树枝上抓取小动物。古巴鳄虽然不是特别大的物种,但通常被认为是新大陆最具侵略性的鳄鱼,在两个物种共存的地区,行为上占据着比体型更大的美洲鳄优势。关于对人类的攻击数据有限,但鉴于物种非常小的分布区域和与人类群体的隔离,发生的可能性应该很少。尽管有报道称其具有攻击性,但只有一起已知的致命人类攻击事件:1995年,一位老年男子在萨帕塔沼泽潜水捕鱼时被攻击并丧生。

繁殖

古巴鳄的交配季节在5月至7月之间。这被认为与环境变化,如降雨量和温度有关。在野外,鳄鱼会在湿润的沼泽地筑巢;它们会挖掘沟渠并用有机化合物覆盖蛋。在圈养环境下,鳄鱼会筑成土堆。在筑巢期间,古巴鳄会产下30-40枚蛋,估计的孵化期为58-70天。孵化可以从8月下旬到9月初进行。由于人类、浣熊和其他动物的捕食,许多蛋不会孵化。出生时,幼鳄的体长大约为2-3英寸,体重为1/4磅。与其他鳄类动物一样,古巴鳄后代的性别由巢穴内的温度决定。在保护工作中,蛋被放在孵化器中,提供恒定的32摄氏度环境以产生雄性。古巴鳄是一种好斗的物种,已知有同类相食的行为。这是大多数后代无法存活到幼年阶段的一个原因。2012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动物园在保护条件下成功繁殖了两只古巴鳄幼崽。这是25年来该动物园首次成功繁殖古巴鳄。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种群现状

1996年研究显示,古巴萨帕塔沼泽的数量为3000-5000只。拉尼尔沼泽的数量尚未评估,但已知比萨帕塔沼泽的数量小得多,总数量可能为4000只。

濒危原因

古巴鳄会与美洲鳄(Crocodylus acutus)杂交。古巴鳄的最大威胁是从青年岛引进的眼镜凯门鳄(Caiman crocodilus),因为它们以古巴鳄的幼鳄作为食物之一。

保护措施

古巴鳄于1959年接近绝种。因此,古巴政府于1959年至1960年期间在野外捕捉了数百条野生古巴鳄于饲养场作保育用途。经过保育计划之后,古巴鳄开始重建其种群。古巴一共有3个大型饲养场。

主要价值

古巴鳄的皮用于钱包、靴子、钱包、公文包和古玩。肉被当作佳肴出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