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23-09-26 17:47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由吉林大学法学研究所改制而成,为中国理论法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是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建设学科,为中国法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历史发展

1988年,吉林大学以法学理论学科教师为主体成立了法学研究所。1999年,经过人事改革、人员重组和机构调整,更名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中心的法学理论学科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发展目标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领先、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法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

科研队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由我国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担任。中心设有学术委员会和8个研究所,即法理学研究所、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法律文化与比较法研究所、法律经济学研究所、人权理论与人权法研究所、立法学与司法学研究所、部门法哲学研究所。中心荟萃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其中包括中国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杰出青年法学家姚建宗黄文艺教授等,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共47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28人。他们在长期的合作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理论旨趣和社会责任感,在国内外法学界具有相当影响。

科研情况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截止到2006年,中心研究人员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4项、部级课题20项、省级课题6项,获得课题经费115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68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中心研究人员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8项。中心已成为中原地区理论法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拥有法学理论、法律史两个硕士点和法学理论、法律经济学(与经济学院共创)两个博士点,开展了“法学理论前沿博士论坛”、“生活中的法理系列论坛”、“小南湖读书小组”、“原典阅读”等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中心承担的“法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张文显教授主持编写的“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法理学》,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在国内广为使用,具有深远影响。作为高层次法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中心每年向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输送一大批优秀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对全国研究生专业的评估,中心的法学理论学科从2002年以来连续5年在国内高校排名第一。

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方面,中心举办“当代法学名家讲座”、“海外学者讲座”、“法学学术圆桌”、“青年学者论坛”等学术活动,每年邀请数十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吉林大学讲学。中心举办“北欧-中国国际人权法教师研修班”、“法律职业共同体与中国法治之路”、“中国法学的反思与前瞻学术论坛”、“西方法哲学讲习班”等大型学术会议,加深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中心研究人员分别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等国家的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过学术研究、讲学和访问,与国外同行专家保持经常性的学术联系。

网络信息建设

在网络信息建设方面,中心主办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法理学学科类年刊《法理学论丛》和系列出版物《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生活中的法理》等,并计划出版《中国法学理论博士文库》。中心开发建设了全国唯一的理论法学学术网站“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及其子网“正来学堂”、“文献检索”、“视频网”、“图书网”、“马克思主义法学数据库”、“全球化数据库”,正在建设“1900年以来法学理论专业文献”大型数据库。中心图书馆所藏各类文献资料4万余册,并购买了LexisNexis数据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