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凡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

更新时间:2024-09-21 00:26

博士/硕士导师:硕士生导师 在系所(部门):环境工程系 主要研究方向: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具体研究兴趣: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类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处理、填埋等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生物处理环节的功能微生态和代谢机制机理研究。主讲课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上海市精品课程)、《固体废物管理》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5.09~2000.07,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

2000.09~2003.0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毕业。

2003.03~2006.0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 (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研究生,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博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工作经历

2006.07~2009.1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09.12~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7.03~2007.05,元智大学,短期合作交流。

2009.01~2011.01,法国国立农学暨环境工程研究所(CEMAGREF),博士后研究。

主讲课程

1.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006.05~2011.05. 获2006年度同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获2009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2.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教学团队与教学模式综合改革. 2010.12~2012.12.

3. 同济大学实验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008.05~2009.12. 获2009年同济大学第四期“实验教学改革基金”项目优秀奖.

4.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教材建设. 固体废物管理(第二版). 2008.05~2009.12. 获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

5.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教材建设.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006.10~2008.12.

6. 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易腐生活废弃物生物代谢稳定工艺. 2003年~至今

7.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抗生素药渣的厌氧消化处理

8.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毕业论文2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9名

主要贡献

科研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高浓度乙酸降解微生态功能识别. 2012.01~2015.12. 项目负责人.

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应用研究课题 生物质腐殖化固碳技术. 2012.01~2014.12. 项目负责人.

3.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 基于多纤维素酶体环境功能调控的木质纤维素废物高效厌氧水解. 2011.10~2013.9. 项目负责人.

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 酸胁迫环境下酸降解功能微生物的单细胞原位功能识别、隔离及组学分析. 2013.01~2015.12. 项目负责人.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11.07~2013.06. 项目负责人.

6.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 2011.12~2014.12.项目负责人.

7.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孕育环境灾害与可持续防控的基础研究”课题(编号: 2012CB719801). 城市固废物-化-生相变及污染物产生. 2012.01~2016.12. 学术骨干.

8. 上海市201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高浓度高含渣率废液厌氧菌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之子课题(编号12231202003).单相/两相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及恶臭污染控制. 2012.10.1~2014.09.30. 主要研究人员.

9. 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主题"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课题“城市污泥及有机质的联合生物质能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子课题. 消化污泥梯度干化与稳定化产物土地利用技术研究. 2011.12~2015.12. 主要研究人员.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固相厌氧消化高浓度有机酸环境下甲烷化中心扩展机理研究2008.01~2010.12.

2.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城市生物质垃圾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高固体厌氧消化关键工艺、装备研发与工程示范”之子课题. 生物质垃圾的均质预处理技术与设备.2008.06~2011.12.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村镇小康住宅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之子课题 有机生活垃圾两步复合厌氧气化资源化技术. 2008.01~2011.12.

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 2008.01~2010.12.

5. 上海市晨光计划课题 酸碱度和液化产物对厌氧液化过程的关联交互效应分析.2008.01~2009.12.

6.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青年)课题 固体废物高温厌氧消化耐酸的微生态构建和自稳调节. 2008.06~2009.12.

7. 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城市生活垃圾二段组合式厌氧消化工艺技术研究. 2007.09~2009.08.

8. 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生物质厌氧液化过程抑制因素及动力学模拟. 2006.12~2008.12.

获奖记录

1. 2008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生活垃圾厌氧菌反应器填埋成套技术及示范. 排名第2。

2. 2008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松江区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名第5。

3. 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排名第5。

4. 第二十四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 2012年5月 . 排名第4。

5. 2007年度国家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生活垃圾焚烧厂灰渣特性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排名第10。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