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12:16

吕大江(耷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首都博物馆画院执行副院长山水画创作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吕大江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教授,香港画院执行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天津分院副院长,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市场报》副社长,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创作委员,中国长城画院常务理事,河北美术学院特聘导师、教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助理导师,天津市美协理事,天津画院院外画家、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荣获天津十佳青年美术家、河北区政协常委。

人物经历

1990年,吕大江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1990至1995年,吕大江在天津水晶宫饭店担任画廊经理兼画师。1995至1998年,吕大江到新加坡工作,获专业证书,并担任“高峰画廊”总代理兼签约画师。2004年,吕大江从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2009年,吕大江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真爱与和平”画展。同年,吕大江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画展。2013年3月,吕大江赴合肥市参加“论古证今——首届中原地区地域美术发展战略论坛·中国当代名家学术邀请展”。8月,吕大江与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中国美协赴泰国曼谷参加“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十周年中国名家精品展”。2015年2月 ,吕大江与满维起童和平周尊圣韩振刚韩学中宫建华等十人在首都博物馆画院举行“迎新春中国书画名家十人展”。2016年5月,吕大江参加吕云所故居揭牌仪式。7月,吕大江参加“走进中央党校——中国梦书画名家臻品展”。8月,吕大江参加“中德艺术家学术交流展”。2017年4月,吕大江与《美术》杂志总编尚辉共同策划了在天津美术学院成功举办的“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及学术研讨会。5月,吕大江随天津山水画专业委员会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名家邀请展”及大型笔会。同月,吕大江在龙口市参加由山东美协与《艺术市场》画院主办并由山东嘉元盛世艺术中心承办的“引领经典·传承百年——当代实力派名家邀请展”。7月底,吕大江参加的“丹青华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90周年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在北京容珍堂美术馆隆重开幕。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太行山意蕴,壮写家山

——品读吕大江的山水意象

文 /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发展与变革的历程中,笔墨与图式的衍变、结构形式与整体气象的统一,及山水意象与地域风貌的契合,是各个时代诸多山水画家共同面对的课题。这些课题在当代山水画家吕大江的创作实践中,都与其个人探索的方向相结合,溶入他的思考与践行。

吕大江出生在太行山下燕赵之地的书画世家,其父乃山水画大家吕云所先生。他早年求学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孙其峰王学仲、孙克刚、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曹德兆天津市画坛名家,家学的承传加之后天的转益多师、勤奋深耕使其在艺术创作之路上得以愈走愈阔、愈阔愈远。太行山山水的地域文化气质,及其所象征的崇高寓涵与英雄精神,成为其山水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资源,他亦在创作中融合渗透了北方文化精神之重、拙、壮、大的雄强气魄。在其多年来赴太行、西北山川的写生步履中,吕大江深研北方丘壑的地貌形质与结构气象,结合传统山水画擦勾染、渍写点积的笔法,以浓厚苍浑、气势开张的山水意象,将北方山水的苍茫粗、浑厚刚健展现于画幅。

作为太行山水气象的书写者和承传者,吕大江在其迄今三十多年的创作之路上不懈登攀、从未停步。看到他的太行山水,我们常会自然想到其父吕云所所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闻名于山水画坛的积墨巨抅《黑色太行系列》,那种气势雄强的积墨风格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而吕大江的太行山山水意象又在前辈名家太行画风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诸多思考与深层探索,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图式章法经营布势的充满与整一。清人王原祁在其《雨窗漫笔》中言画有龙脉开合起伏,不仅有气势,而且有源头:“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对于山水意象之“龙脉”的营构,亦是吕大江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在笔墨的沉厚与粗浑之间,他十分注重山川结构的气息流荡,常以雾气、山涧等意象贯穿其间,解决画面的疏密课题,这也使其作品在构图饱满的同时,仍然葆有潇洒疏散的韵致。

其二,注重以线立骨,更为强化线性笔致的力量。他的作品多属密体一路,在相对厚重浓密的笔墨之间,更多运用披麻皴与侧锋横点的笔法,使画面整体在充满雄强壮气的同时,更添一分清雅朴素的春意盎然。同时作为一种创作智慧,以线性笔致与积墨甚至泼墨的手法相契合,也使画面打破了单一的浓密体格,富有透气感和生动性。如其《春潮涌动太行山》《太行清韵》《太行初春》等,皆属这一风格的典型之作。

其三,强化题材风格的抒情意味与情境交融的意趣。太行山主题的表现,既是写山,亦是写家,更是写人。正如石涛《苦瓜和尚话语录》所言,“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将“人烟”意象与自然山川相融合,注重天人之际的契合与融通,也是吕大江山水画的新意所在。如其《家山秋色》《家山晨雾》《山乡春色》《家山秋风》《高山顶上有人家》等作,都显现了作者的生态家园意识,及其对于故园山川的深沉挚爱。

自古山水,有含蓄幽淡的虚写,有气势宏阔的壮写。吕大江的山水显然属于典型的后者,这份壮气既源于他对故乡家山的深刻体悟,也得自他多年以来在艺术创作的漫漫征途上不断积淀的自省与自信。正因如此,他笔下的太行山山水意象才会随着岁月的沉积,而愈发深醇、精到与感人。

吕大江:纵横捭阖,驰骋放纵

文 / 尚辉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吕大江是当代北派山水画代表人物吕云所先生的公子。早年在研究“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课题时,对吕云所先生“太行山”系列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其取得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吕云所先生在暮年时期意识到欲求表现太行山脉的博大雄浑、意境深,需要更为深厚的传统笔墨修为和功力。因此,他毅然折返探索路径,潜心贯注研究近现代山水大家黄宾虹的浑厚华滋的笔墨境界,尝试探寻出一条专门表现太行山山水的崭新艺术样式。

但令世人惋惜的是,吕云所先生在病故之前没有来得及完成“太行山”系列创作的现代性变革,尚未完成的绘画风格整体转型。如今,自幼耳濡目染、美术功底扎实、心系太行风情的吕大江,接过了家父的衣钵,继承了他的遗志。长期以来,笃志明理、躬行求真,坚持围绕太行山水的绘画主题,勤奋探索、奋力钻研,倾一己之力传承并延展了“太行笔墨”的精神与血脉,成为当代画坛表现太行山自然景观的杰出艺术家。

在吕云所先生熏陶教导之下,吕大江的山水画中也融入了许多黄宾虹运笔用墨的特征,也就是说,吕大江的创作成就是兼取了乃父毕生描绘太行山的艺术造诣和黄宾虹在笔墨研究上的丰富经验。而且,吕大江在先辈深厚的底蕴与坚实的基础上,开启了全新的研发和探索,终成一家风貌。甚至在某些近景山水的创作中也汲取了潘天寿的艺术理念和笔墨特征,可见他在艺术上不拘一格、兼容并茂、转益多师后取得了不凡的辉煌功绩。

实际上,吕大江的山水作品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且画中所展现的某些特点是我个人非常认同和赞赏的。例如其代表作品《疏林远致生云烟》和《南太行途中》,不仅没有拘于太行山脉石鼓山形的地貌特征,而且突破限制并得以变通,把自己对大山大水的独到理解以苍茫浑厚的精妙笔墨在画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将胸中志趣在丹青挥毫之间得以实现。

细细观赏吕大江作品,不仅在对山石、树木的点线揣度与勾勒推敲中别具匠心,而且在整体架构的布局与营造上也处理地更加磅礴壮健与恢宏盛大。另外,吕大江在运笔用墨上也表现得十分精干纯熟、沉稳老练,使得他的山水作品更有一种纵横捭阖、驰骋放纵的广博气象。可见,某些鲜明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技法是吕云所先生所不具备,而是吕大江山水创作中独具的闪光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吕大江的绘画仍有继续发展和提升的空间,其山水面貌也更有望于进一步地开拓和成型。

人物作品

创作特点

在吕大江的笔下,烟云朦胧,气象浩渺,让自然山水呈现出雄强、宏穆、博大之感。其用笔多为披麻皴,千笔万笔层层渲染、揖让错落、层积而厚,给观者以全新的感受。画中之山势或雄强、或深远、或浑厚,充满阳刚之气的画风,仿佛可在其浑厚华滋的笔墨精神中,给人以山川气韵畅通的快意,体味到其艺术迹化万千的艺术精神。

吕大江的太行山画作具有构图大胆、用笔繁密、着色淡雅的风格。构图上,其采用满构图,使画面满而不死。在处理透视关系上,多采取散点透视,俯视构图,画面多描绘近景、中景、远景。用笔上,吕大江习惯用中锋。他采用勾勒、皴擦、点染,多用点线,山水倾向繁密,使其达到密而不塞,繁而不乱;树木多为勾勒,疏密有致,宽可走马,密能容针。着色上,吕大江着力追求一个“淡”字,不论是青绿、赭石、一律以淡为美。

参考资料

笔墨浑厚 气象峥嵘——著名画家吕大江山水画作雅赏.海报新闻.2024-05-23

吕大江人物简介.咸宁新闻网.2024-05-23

吕大江.大画家网.2021-12-11

【画家推荐】吕大江:太行情意浓!.搜狐网.2024-06-1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