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13:54

周俊,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际新闻界》学刊主编助理、《首都网络舆情》杂志主编。2010-2011年赴赫尔辛基大学讲学。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传媒体制、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新媒体与社会转型、职业新闻理念与操作规范、媒介素养等。

近期正在进行的教学科研工作有:一是新闻理论应用化的创新,以职业规范的方式实现新闻理念与实践的对接;二是进行有关网络舆情监测、新媒体与危机传播管理;三是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传媒体制、新闻职业道德;四是开展媒介素养 的通识教育,特别关注媒介化生存 的时代背景。

主讲课程

本科生

开设《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媒介素养概论》等课程。

硕士生

开设《新闻理论研究》、《英语新闻作品赏析》等课程。

博士生

开设《新闻学主文献阅读》等课程。

国外

赫尔辛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用英文讲授《Contemporary Media in China》,《Special Topics in Chinese Media》《Journalism Studies in China》等课程。

其他

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新闻媒体、企事业等单位讲授《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念与采写》、《危机传播管理与舆情应对》、《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养》、《新闻侵权的规范与防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课程。

主要著作

1.《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与陈力丹等合著,第二作者)。

主要论文

1.《从莫言到中国形象——境外报纸对莫言获奖报道的内容分析》,《法治新闻传播》,2012年,第6期(第一作者)。

2.《阳光照进互联网》,《人民日报》,2012年11月6日(第一作者)。

3.《敏感的螺旋:网络公共议题中敏感信息的传播渠道研究》,《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5期(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试析我国新闻失范中的经济、教育和自我整合》,《现代传播》,2012年,第5期。

5.《传媒假事件的职业规范》,《青年记者》,2012年,4月(上)。

6.《新闻从业者兼职与社会活动的职业规范》,《青年记者》,2012年,3月(上)。

7.《2011年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五重路径》,《电视研究》,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

8.《解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说服力》,《电视研究》,2012年,第2期(第一作者)。

9.《我国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青年记者》,2012年,2月(上)。

10.《网络社区中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以豆瓣网为例》,《当代传播》,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

11.《巴西国际传播的发展与特点》,《中国记者》,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

12.《论我国新闻职业规范的基本专业原则》,《新闻记者》,2012年,第1期。

13.《我国隐性采访的操作规范和程序规范》,《青年记者》,2011年,12月(上)。

14.《试析我国新闻失范中的政治整合》,《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1期。

15.《隐性采访应有的职业意识》,《青年记者》,2011年,8月(上)。

16.《试论新闻失范: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2期。

17.《西方核心新闻理念的构成与发展》,《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8.《“中华女”事件凸显新闻人职业意识淡薄》,《青年记者》,2010年,5月(上)。

19.《离散与失范:我国转型时期新闻的价值理念变迁与职业道德》,《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4期。

20.《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实践与新闻失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2期。

21.《新闻是什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身份与意识形态的再思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2期(第一译者)。

22.《转型社会中我国新闻失范行为状况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23.《重温“有机的报纸运动”,再谈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青年记者》,2009年,10月(上)。

24.《慎用“宣传纪律”规范记者职业行为》,《青年记者》,2009年,1月(上)。

25.《试论新闻失范行为中的角色期望与角色领悟》,《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26.《试析我国现行新闻职业规范——以\u003c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u003e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7.《试论新闻植入式营销》,《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上)(第二作者)。

28.《论新闻侵权防治的职业规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二作者)。

29.《我国可操作性新闻职业规范的初步构想》,《青年记者》,2008年,1月(上)。

30.《不良营销的危害及防范》,《中国记者》,2008年,第1期。

31.《期待记者职业化》,《青年记者》,2007年,11月(上)(第二作者)。

32.《厘清假新闻与“传媒假事件”》,《山西日报》(理论版),2007年9月3日(第二作者)。

33.《“纸馅包子”新闻是一起传媒假事件》,《学习时报》,2007年8月21日(第二作者)。

34.《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发表与被引状况及其分析——以12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者为观察单元》,《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35.《试论电视暗访的职业意识》,《电视研究》,2007年,第1期。

36.《试论“传媒假事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37.《传媒假事件:自编自导自演自报的“新闻”》,《学习时报》,2006年9月18日(第二作者)。

38.《传媒业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可能性及形式》,《新闻动态》,2005年,第2期。

39.《混合所有制:中国传媒产业的一种选择》,《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40.《基于受众能动性的网络广告》,《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5期。

41.《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结构》,《学习时报》,2004年11月29日。

42.《世界上的新闻是什么样》,《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2期(译文)。

43.《融合的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2月3日。

主要项目

1. 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记者培训教材编写”项目写作组成员。

2.2011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创新研究”子课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要览”。

3.201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转型时期我国新闻失范要素研究”。

4.2008年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闻失范的理论构建研究”。

5.2008年中国记协网重大课题“中国新闻采编人员职业手册”主要研究人员。

6.2005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新闻职业规范研究”核心子课题“中国新闻职业规范可操作性研究”。

参考资料

周俊 .中国人民大学.2024-08-25

西藏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在拉萨开班.搜狐.2013-04-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