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友 :南京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7

周启友,男,1963年9月12日出生,博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人物经历

1980.09 - 1984.09, 学士,中国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

1984.09 - 1987.06, 理学硕士, 中国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环境水文地质学方向。

1994.10 - 1995.10,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留日预备校,日语学习。

1995.10 - 1996.04, 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地球科学系地理学水文学方向特别研究生。

1996.04 - 1999.03, 理学博士,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地球科学系地理学水文学方向。学位论文题目:应用电阻率成像法对土壤水三维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1999.04 - 2002.04,日本核燃料循环开发研究所东浓地科学中心博士后特别研究员。研究课题:应用电阻率成像法对岩石裂隙介质中空洞周围地下水渗流的研究。

个人作品

刘汉乐,周启友,吴华桥,轻非水相液体入渗过程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时空监测,地球物理学报,2008,印刷中。SCI

Zhou, Q. 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C resistivity prospecting on finite, homogeneous blocks and columns, Geophysics, 72(6), 10.1190/1.2770537, 237-247, 2007. SCI, Cited 0, IF=1.228 in 2006.

Zhou, Q. Y., H. Matsui, and J. Shimad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nsaturated zone around a cavity in fractured rocks us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42, Extra Issue, 25-31, 2004. SCI, Cited 1, IF=0.582 in 2004,

Zhou, Q. Y., J. Shimada, and A. Sato,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rainfall infiltration process in heterogeneous soil, 液态水 resources research, 38(4), 10.1029/2001WR000349, 2002. SCI, Cited 0, IF=1.692 in 2002,

Zhou, Q. Y., J. Shimada, and A. Sato,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and temporal monitoring of soil water content us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液态水 resources research, 37(2), 273-285, 2001. SCI, Cited 16, IF=1.757 in 2001,

获得荣誉

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AGU)会员,日本水文科学会(JAHS)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杂志第四届编委会委员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社会活动

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对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科学理念和方法论的传授,使他们获得解决未知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从而造就出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贡献的优秀人才。博士学位研究生要求在本学科领域有原创性的贡献,具备基本的科研组织和实施能力。现有三个培养方向:

(1).水循环过程

水资源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人类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关系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各个方面。本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对大气、植被、土壤、包气带和地下含水层中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水循环过程的认识,探讨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规律及其在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条件下的演化过程,进而为认识以水为载体的物质迁移和转化过程创造条件。

(2).包气带水文学

包气带是地下与地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为主要的通道,是自然环境和各种地表过程演化的场所,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载体。包气带中发生着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水文的过程,存在着气相、液相等流体的流动以及各种物质成分之间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加之人类活动的叠加和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致使包气带过程十分的复杂,对包气带过程的研究显得十分的重要。本研究方向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实验、野外观测、模拟等手段,探讨包气带内部的水循环及其与上下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与介质非均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以促进对包气带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有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水文地球物理学

一种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革新常常能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研究的进展。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先进和解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地球物理学方法正以其快速、低成本、实时多维动态等优势,在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弹性波成像法、核磁共振成像法等新的技术和方法使得我们可在多维、可视和动态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和分析。通过对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利用,本研究方向旨在从新的视点考察水文学中的相关科学问题,以期在场地特性提取、物理现象认识、参数评估计算、模型建立等方面有新的认识。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目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有:伍开江(2002),徐 速(2003),刘汉乐(2003),李国山(2004)

讲授的主要课程

(1).普通水文地质学,1987,1989,1990,1991,1992,2001

(2).环境水文地质学,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3).包气带水文学,1999,2000(选修,2个学分,秋季学期,根据参加人数决定开课与否)

(4).专业英语,2002(正在进行,每周二8:00-10:00,浦口校区3-325)

(5).暑期学校科研活动:水文物理实验研究,2001(选修,2个学分,每年2-5人)

研究方向

水资源与水循环过程,包气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物理学(尤其是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及其应用)

主要科研成果

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

自1995年10月留学日本筑波大学以来,周启友(Zhou, Q. Y.)主要从事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监测和分析地下水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上变化规律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的基本思想是要像医疗用CT扫描人体那样,实现对地下的三维成像和动态监测,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困难的国际前沿研究。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在对土壤水三维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监测方面,周启友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成功,并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对地下水渗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的分析。

(1).实现了三维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所提出的补修法逆解析算法被日本应用地质领域的最高学术界所肯定[Zhou et al.,1999]。其科学意义在于,这一成果为广泛应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于污染物时空变化监测、咸淡地下水界面监测、降雨入渗过程和土壤蒸发过程监测、介质或含水层特性评价、工程性能评价、地震预报研究、高放射性核燃料废弃物的地质处置事业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对土壤含水量的非破坏性的三维成像和动态监测。该成果被世界水文学界的最高权威(在本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杂志液态水 Resources Research所肯定[Zhou et al.,2001]。基于这一成果,对地下流体的可视化监测成为可能。其科学意义在于:(1)为进行土壤水动力学分析,探讨土壤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2)为全面分析降雨入渗过程等有关的水文过程创造了条件;(3)为进行降雨入渗速度、土壤水理参数等方面的评估计算奠定了基础;(4)为进行其它地下流体的可视化监测奠定了基础。

(3).发现了自然条件下的三维降雨入渗过程是一种从部分面积上开始入渗的过程,入渗过程中优势流的渗流作用随着降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该发现被当期的Water Resources Research杂志作为首篇论文而被刊载[Zhou et al.,2002]。其科学意义在于:(1)修正了学术界有关降雨入渗过程的传统认识(从全面积入渗到部分面积入渗、从一维的入渗到三维的入渗、从不变的优势流的渗流作用到随降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2)为是否选择一维的入渗模型进行降雨入渗模拟提供了判断标准;(3)将促进降雨入渗对地下水补给量的正确计算和通过包气带的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的客观评价;(4)对修正和验证现有的有关降雨入渗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新型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4).在关于岩石裂隙介质中的地下水运动研究方面,从1999年4月到2002年4月,周启友进入日本著名的核燃料循环开发研究所东浓地科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有关高放射性核燃料废弃物的地层处置研究中的查明地下空洞周边非饱和带形成过程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周启友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首次实现了对裂隙介质中的地下水运动的监测,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非破坏性地评价二维或三维的岩石(岩体)特性、估算岩石非饱和水力渗透系数和弥散度的方法。该成果已在该领域专门的国际会议上得到发表。在此基础上,通过野外现场试验,周启友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初步查明了空洞周边非饱和带的形成过程,该成果已为国际水力学会(IAHR)的权威杂志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所接收[Zhou et al., 2004],并有可能应用于高放射性核燃料废弃物的地层处置的下一步开发研究中[Zhou, 2002]。

南京紫金山陆域环境观测站的建设

陆域环境是指地球上陆地面积所覆盖的区域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域环境的异常变化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南京紫金山陆域环境观测站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气、植被、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监测,探讨其间发生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社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提供基本的资料。本观测站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中山植物园管理处共同建设并管理。

高密度电阻率三维成像软件系统的研发

通过十多年的积累,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出了独有的电阻率三维成像软件系统,包括联机测定、网格剖分(六面体和四面体)、感度分析、正反演中心计算、图像结果分析等三百多个软件代码,可针对日本NeXT400(本实验室拥有)、德国的RESECS和中国的E60CN(本实验室拥有)获得的数据进行三维成像,介质包括全空间无限、半空间无限、六面体有限块体、圆柱有限块体和不规则几何体。主程序存于主机(地址:202.119.49.61)之中,可远程登录调用进行三维模拟分析和成像计算。

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

(7).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北山预选区水-岩系统特征研究,国防科工委项目,2008-2010,子题负责。

(6).土壤-植物界大气连续体中水分传输过程的电特性和电阻率成像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负责。

(5).非均质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LNAPLs)运移特性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2009,负责。

(4).包气带中的非饱和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负责。

(3).岩石裂隙介质中渗流和溶质运移机理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2004-2006,负责。

(2).小尺度岩石裂隙介质中渗流和溶质运移机理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研究,南京大学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2003-2005,负责。

(1).应用电阻率成像法对裂隙介质中空洞周围地下水渗流的研究,日本核燃料循环开发研究所东浓地科学中心博士后特别研究课题,1999-2002,负责。

社会任职

2005.01 - 2005.04,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所第四分部(ICG-IV)客座科学家。

2004.04 - 今,中国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2.04 - 今, 中国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教授。

1998.09 - 1999.03, 日本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理学水文学方向教师助理。

1997.04 - 1998.03, 日本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理学水文学方向研究助理。

1990.06 - 1995.10, 中国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讲师。

1987.06 - 1990.06, 中国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助理讲师。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