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归 :分布于甘肃、云南等地的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3:14

和当归是一种伞形科植物,其功能主治与中国的当归相似,包括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以及润肠通便。这种植物在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广泛分布,并且在日本被称为“东当归”,是由当地朝鲜族引入的一种常见品种。和当归生长于排水良好且湿润的沙质土壤环境中。和当归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包括甘肃省云南省四川省青海省陕西省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等地。

形态特征

和当归属于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度可达60至90厘米,全株无毛。其根部肥大,茎部圆柱形,茎节明显,有分枝,茎与叶柄微显紫黑色,具有明显的纵棱,茎径0.3至3厘米。叶子为1至2回3出复叶,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宽卵形,长14至17厘米,宽11至19厘米;小叶3深裂至3全裂,叶片卵状披针形,长6至8厘米,宽3至5厘米,两面无毛,边缘具锐齿;叶柄长7至10厘米,无毛,带紫色,基部膨大呈鞘。复伞形花序,具一个至几个总苞片;伞轴20至28,长短不等,具粗糙的短毛,小总苞片数个,线状披针形,与小花等长或稍长,具明显的脉;小花梗线形,长5至12毫米,具粗糙的短柔毛,花小,白色,多数,花瓣5,先端内曲;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细,长于花瓣;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椭圆形,长3至4毫米,宽1至5毫米,分果长椭圆形,具5条棱,侧棱无翅,油管多数。花期为7月至8月,果期为8月至9月。根全长10至18厘米,表面有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断面3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棕色。全根粗短有细环纹,直径1.5至3厘米,顶端有叶柄及茎基痕,中央凹陷,有的已切齐。支根从主根下长出,10余条或更多,直径0.2至1厘米。表面土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主状疤痕,须根或须根痕。干时质脆,受潮则变软,有韧性,断面整齐,皮部类白色。气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化学成分

和当归中含有芳香油溶血磷脂胆碱、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丙三醇、三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紫花前胡醇(Decursinol)-当归酸醋和其同系物紫花前胡素(decursin)、β-谷甾醇、多炔类化合物,镰叶芹醇(falcaridiol),镰叶芹酮(falcarinolonene)、多糖成分ar2, AR-3, AR-4等成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下的芳香油测定方法,测定东当归根含挥发油约0.2%。东当归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芹内酯(sedanonic acid lactone)、黄樟醚(黄樟素)、异黄樟醚(isosafrole)、佛手柑内酯(香柑内酯)、对聚伞花素(p-cymene)丁基苯酰、邻苯酚戊酮(n-valerophenone-o-carboxylic acid)、冰醋(acetic acid)、软脂酸胺(myristamide)、维生素B5(palmitic acid)、叶酸(folic acid)、亚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羟钴胺素、维生素H(biotin)等。杜蕾蕾等人对四川省引种栽培东当归芳香油成分采用GC-MS联用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02%,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藁本内酯(ligustilide),占挥发油总量的22.8%,其次是丁烯基酰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占挥发油总量的19.5%。

参考资料

丨跟我学中草药丨走进当归.西安市中医医院.2024-09-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