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22:23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0026 自动化技术,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电气机械工程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最早成立的两个系科之一,也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同类专业之一。

截至2020年3月,学院开设有4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器工程一级博士学位点和4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点。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9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187人,硕士研究生393人,博士研究生264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57人,工程博士研究生17人。

历史沿革

1920年,成立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设铁路建筑科、电气机械工程科,采用俄语教学;

1922年4月,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改名为中俄工业大学校

1928年,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苏共管;

1950年,中东铁路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

1952年,成立电机系,并先后建立电机教研室、工企自动化教研室、电工学教研室、电器教研室、高电压教研室;

1961年,发电厂电力网及其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等专业整体并入华北电力大学

1981年,电机与电器学科成为国家首批博士授权点;

1990年,电机工程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1993年,电气工程系与计算机系成立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0年,电气工程系与计算机系分开,与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成立电力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018年,电气工程学科独立建院。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大科学工程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项、国防重点项目4项。“十二五”以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2019年科研项目总数348项,科研到账经费1.16亿元,发表SCI论文236篇,授权专利105项,均创历史新高。 

学院面向航天国防、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在微特电机系统、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电器与电子系统可靠性等研究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支撑了我国航天国防装备和工业自动化发展。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国际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引智基地”,拥有“电驱动与电推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持续能源变换与控制技术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是“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共建单位。 

学术交流

学院已与英国伯明翰大学里昂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荷兰德尔芙特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日本佐贺大学、韩国庆北大学、爱尔兰高威国立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里昂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新南威尔士大学、爱尔兰高威国立大学相关院系已经明确从2010年开始进行本硕博连读的“英才班”联合培养计划。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专业设置

截至2020年3月,学院下设有4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3月,电气学院拥有教职员189人,其中教师系列153人,博导61人,正高62人,副高65人,中级2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IEEEFellow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教学名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学科体系

电机工程学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是国防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A-。电气工程学科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和国防特色学科。 

人才培养

学院电气工程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18项,近五年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获奖综合评分全国第四。“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11项。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11日,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表彰为2020年度黑龙江省师德先进集体。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