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4-30 14:17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工科为优势和特色,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创于1920年成立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70年,留哈(未迁至重庆)人员与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年后重庆工业大学北返,恢复原哈工大。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校内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设有校本部, 并在威海和深圳设有分校区,拥有22个学院(部),121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国家一流学科8个,省级一流学科28个;教职工人数7173人,在校学生人数58292人, 其中本科生31811人,硕士生16296人,博士生9224人。校园总面积占565.42万平方米,宿舍面积占354.20万平方米。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2。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6,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101-150。

历史沿革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1920年(中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始筹建,中东铁路的建造为学校提供了大批俄国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实行学分制(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统一采用俄语教学,招收建筑科两个班、机械科一个班,学制为四年。

中俄工业大学

1922年4月2日,学校更名为“中俄工业大学”,原来的两门学科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械电子工程系,招收中学毕业生,学制改为五年。

图片来源:

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

1928年2月4日,学校改为由中华民国东洋省专区领导的“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10月20日,经东省特区政府和中东铁路董事会协议后:法政学院与商学院合并,正式将学校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1931年春季,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以物资换取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在1935年时日本人完全掌控学校,采用日语授课,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并且只招收中日两国学生。

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

1936年1月1日,因为当时东北地区为伪满洲国(通过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统治,学校被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

次年一月,铃木正雄被任命为校长,此时的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完全进入按日本方式办学的阶段。

图片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38年1月1日,重新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束抗战后,中苏政府共同管理,采用俄语上课,为中长铁路的建设,学校隶属中长铁路管理局,培养工程技术型的人员。

解放前,学校一直沿袭俄罗斯或日本的风格,采用俄语或日语教学。

1949年,研究生的招收开始。新中国接管前,学校设有工程经济系和预科,土木建筑系,采矿系,电气机械系,化工系和东方经济系。

1950年6月7日,东北局收到了来自中央政府的电报:“中长铁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这是哈工大重返新中国怀抱后,进入全面转型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于是,6月7日被定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校纪念日。

作为全中国高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窗口,受国家高教部委托,至1956年6月,学校先后举办了两次全国机电专业会议,五次教法与科技报告会。1954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了国家高教部首批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北京外唯一的大学。

1957年,哈工大已拥有7个系,23个专业。1958年,邓小平同志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了“要搞高精尖”的指示,学校对专业设置作了较大调整,创建了若干个高精尖专业。1960年,学校在对技术革新、革命的运动中,与哈尔滨市107家工厂合作,完成了460多项机械化自动化工程。1962年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由民转军,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专业体系,成为一所服务于国防科技事业多学科交叉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工业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

1970年,学校少数人员携带大部分物资南下,哈军工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部分专业合并,西迁重庆北碚区组建重庆工业大学;留哈部分与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3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令重庆工业大学向哈返回,恢复了原哈工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学科研的各项工作慢慢进入正轨。1977年,本科生招生恢复,次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学校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收开始。1984年,哈工大再次被列入国家十五所重点建设院校、全国22所首批研究生试办学院。

1992年,创办了高新技术园区。

1996年,进入“211工程”建设。后一年,校内的汽车工程学院正式迁址威海市,在威海分校改扩建。

1999年11月14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重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协议。后原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并入。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行列。2000年,哈工大与同根同源的、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2年,哈工大威海分校被正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0年,国家工信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在济南签订共同重点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同年,学校进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开始筹建本科教育,同年入选“双一流”高校名单。2020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名单、“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下设22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121个,如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等。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教师队伍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16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598人,占38.3%,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577人,占教师总数的37.8%。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8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

表格内容参考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拥有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课程建设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居全国第三);教学基地方面,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

截至2022年6月,专业建设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共有9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同44个国家和地区的326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例如学校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成立了等离子体物理应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数学、先进材料等6个中俄联合研究中心,与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在深圳合作举办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非独立法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

合作办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在深圳合作举办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非独立法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学院开展本科和硕士学历教育,开设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学等三个本科专业,设计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三个硕士专业。

另外,学校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申报的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批,首批新生于2021年9月入学;与莫斯科航空学院联合培养航空发动机专业双学位硕士,全英文授课,已开展4年;启动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派出项目,首批新生于2021年9月入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与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20年已启动招生等。2022年5月,学校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3个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启动招生。

学术合作

2021年8月,首个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申报的“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开展合作,先后成立了等离子体物理应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数学、先进材料等6个中俄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驻哈工大代表处。

截至2022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共牵头承担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0余项。此外,组织中俄、中乌科技论坛,累计吸引来自航天、材料、机械、能源、电子等领域的500余位俄罗斯和乌克兰院士、专家来华深入交流研讨。

港澳台交流

截至2022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师生、学术组织通过讲座讲学、文化考察、举办会议和学术研讨等形式开展交流合作。累计有来自港澳台地区友好高校5000余名师生来校交流访问与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建于1920年。截止到2023年4月,拥有传统型馆藏357万册/件,电子图书201.96万种,数据库的总数量为144个。其中文摘数据库13个,外文全文数据库45个,中文数据库20个,中文电子书资源7个,外文电子书资源22个,多媒体资源11个,发现系统2个,免费电子资源22个,检索系统和分析工具2个。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是Taylor \u0026 Francis集团出版的开放获取英文期刊,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院士和美国前国家科学基金会力学和材料学科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Ken Chong教授担任名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教授担任主编,拥有由知名学者组成的国际化编委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54年创刊,月刊,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国家工信部主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新研究成果,报道方向包括航空航天、土木工程、机械动力、能源环境、交通运输、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仪器科学、电力电气、材料科学等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于1982年创刊,双月刊,由国家工信部主管,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各种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制备加工原理及工艺研究的最新成果。

工程管理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综合类国家科技期刊,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该刊原名是创建于1985年,198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研究同意,更名为《工程管理学报》,为双月刊。

中外企业家杂志》杂志创刊于1984年10月,是人文社科综合类期刊,半月刊。由中外企业家杂志社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

管理科学》杂志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管理类学术期刊,双月刊,1987年创刊。

生物信息学》(Chinese Journal of BioInformatics)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生物类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最新进展。创刊于2003年,季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际联合中心/科技合作基地,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表格内容参考来源: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累计有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数百项成果推动中国航天发展,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等多个奖项。“十三五”期间获2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方面,学校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在轨可控展开,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主持参研的火星探测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助力“祝融号”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多项技术成果支撑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首次解析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结构、成为国际细胞适应性免疫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正在建设中国首个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的大科学工程。

2023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中国月球熔洞穴基地方案,可部署月球基地核心舱、充气舱段和双层充气入口圆顶。未来还可建设月面太阳能场,通信站。

2024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高会军教授、李湛副教授团队研发出新型矢量飞行机器人。该飞行机器人的每个矢量旋翼方向都可以独立转动,能够实现任意姿态悬停和任意方向平移。

学校排行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101-150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6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17名。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6名。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2名。

校园文化

校训

校训

图片来源:

哈工大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

校徽

校徽

图片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徽是由“展开的书、英文字母、数字、美丽的建筑和环绕的齿轮”所组成。

校歌

哈工大之歌

刘忠德作词;刘锡津作曲

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我们携手在滔滔的松花江畔。

校园菁菁,书声琅琅,朴实无华的沃土桃李芬芳。

自豪的哈工大,我们成长的摇篮,你就是我们的骄傲,你就是我们的梦想。

民主和科学是我们的追求,忠诚和报效是我们的选择。

啊!朋友,规格严格,激励自强,功夫到家,播种希望。

啊!朋友,让我们的豪情永不消失,让我们的青春,永远闪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表格参考内容:

历任领导

表格内容参考来源:

校区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为本部、威海市深圳市3个校区。

本部

截至2022年12月,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校园面积 409.2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8.96万平方米,开设本科专业121个,共有航天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22个学院,在校生4.6万人。

威海校区

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于1985年成立,2002年该校区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截至2022年5月,校区校园规划面积2295亩,已征土地面积1847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有在编教职936人(专任教师621人,教授116人、副教授266人),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含9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享哈工大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10855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0余人。校区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威海校区的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2年5月,该校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威海校区建立分支机构,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获批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支持。

深圳校区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在2017年获批成立,截止2022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面积约有448亩,已有10个学院、33个本科专业、4个研究院,共有全职教师600余人、兼职教师150余人、在站博士后144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其中本科生4500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400余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学校有理、工、管、经、文、艺6个学科门类,在24个一级学科中,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8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截止2022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有各级科研平台共计58个,其中包括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深圳市诺奖实验室,20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8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8个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1个深圳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3个深圳市南山区创新机构等。

校友情况

学界

商界

所获荣誉

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

2021年9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2年7月26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获一金一银(全国专利金奖30项、专利银奖60项)。

2022年8月3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高校名单。

2022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批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4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方平台发布《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本科)”首位,同时位列“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首位,实现该榜单五连冠。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还分别位列“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2019-2023年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2019-2023年全国理工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首位。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玄智科技战队格斗机器人获俄罗斯国际竞技机器人大赛冠军。

校园环境

2023年11月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暖廊二期全线贯通,开放试通行。暖廊共三期,长度共1330.13延长米。

2023年12月,经过八天八夜的浇建后,哈工大14850平方米冰场投入使用。

相关事件

2024年5月17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表演讲,并就教育科技合作、文化交流互鉴、青年成长发展等与师生交流互动。普京表示,俄罗斯约有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中国也有很多人学习俄语。俄中两国高等院校间的合作,为两国青年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机会,也加深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并表示俄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为两国青年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