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台 :四川境内新闻传播机构

更新时间:2023-06-20 21:22

四川广播电视台(Sichuan Radio And Television,英文缩写SRT,简称:四川广电),四川境内新闻传播机构。业务涵盖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数字文创、音乐演艺等产业,内设七大中心、三大集群。截至2022年12月,拥有9套广播频率,11套电视频道和IPTV。

2010年1月2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由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合并成立其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于1952年9月;四川电视台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成都电视台,1978年正式更名,8月1日起正式启用四川电视台台标。

四川广播电视台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作品《又见三星堆》《回家》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历史发展

广播阶段

1952年9月,以原川西人民广播电台为基础,川南和川北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立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开播,除汉语广播外,有藏语、彝语广播。1954年9月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停播,该台编播人员3人和曲艺演员13人调入四川电台。1955年10月1日,西康人民广播电台撤销,又接纳该台人员。当时,四川电台除担负四川省广播宣传任务外,兼行广播事业的行政领导,负责管理四川省收音站和各地农村有线广播网。 受中央广播事业局和中共四川省委双重领导。

1954年11月,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号召学习苏联广播经验,四川电台按照这一精神加强党对广播宣传的领导,在领导体制上撤销了编辑委员会,广播宣传由党组直接负责领导。

1966年后,领导干部遭受冲击,工作秩序被打乱,领导体制几经变动。

1969年7月,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四川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革命委员会,实行领导干部、军队干部、群众代表“三结合”的体制,但业务机构未能正常建立。1969年底,撤销了编采小组。1970年6月,成立党的核心小组。1971年8月,重新恢复部分自办节目,在革命委员会下成立人民广播组,统一领导和管理编采、播音、录音播出等工作。但机构时有变动,干部任免调动频繁。

1975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复了中共四川省广播事业局,确定省广播事业局和四川电台为局、台合一的事业单位。

1979年之后,四川电台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逐步健全完善。1978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确定原中共四川省广播事业局、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党委会改建为党组,行使党组领导职能;同时,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四川省广播事业局、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革委会,实行局、台长分工负责制,领导局、台业务工作。1979年9月,又增设彝语组,并相应成立汉文组,为藏语、彝语广播提供汉文广播稿。

1983年机构改革中,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改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为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时确定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为省二级局建制,由四川省广播电视厅统一领导。1984年,又经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电台由过去实行厅(局)台合一体制,改为相对独立的体制,设立了分党组,任命了台长,副台长。

电视阶段

1958年初,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在成都建设电视台,定名为成都广播电视台,由中共成都市委负责筹建工作。

1959年2月13日,遵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电视所需设备由省内自行研制生产”的决定,成立了成都市电视中心设备生产指导小组,分工负责电视设备的试制。7月成立基建办公室,下设土建技术组、器材组、拆迁组、财务组。

1960年初,成都电视台筹备处组建了行政办公室、编播组、技术组,充实了人员,以加快建设速度。同年5月1日晚10点至21点40分,播出了电视节目。同年7月,成都广播电视台第一台电子管三讯道黑白电视转播车投入使用,开始转播省、市重大集会和剧场演出实况。196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调整,压缩机构编制,成都电视台与成都市广播电台合并,对外保留两台呼号。

1967年1月成都电视台实行军管,电视停止播出。

1970年初,成都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成都电视台由市百货大楼迁至成都市东胜街40号。6月28日恢复正常播出。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通过国家微波干线将节目传送到成都,成都电视台首次成功地转播了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实况。

1971年4月,四川省革委决定将成都广播电视台划归省管,受四川省广播事业局革命委员会领导,电视宣传业务受省革命委员会宣传组和省广播事业局双重领导。省广播事业局(台)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军管小组,负责成都电视台的全面管理,下设播出组、技术组、行政组。

1972年5月11日,中共四川省委决定“成都电视台可以试办自办节目”。同年8月起,电视台陆续播出四川“电视新闻”和电视纪录片。有的节目经审查同意后,送北京电视台播出。

1974年10月1日,正式开办《四川电视新闻》栏目。

1978年7月12日,成都广播电视台更名为四川电视台。从8月1日起正式启用四川电视台台标。

1981年初,四川电视台对机构再次作了调整,由3部1室11个组,扩建为2室5部24个组。同年,美术人员增加到6名,组建美工组,设在总编室。这一时期,陆续开办的《文化生活》《卫生知识》《简明新闻》《每周一歌》《生活知识》《四川各地》《农村俱乐部》《可爱的祖国》等10多个栏目。1982年以后,四川电视台电视节目逐渐录像播出。

1985年春节,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民族之春联欢会》,来自云南省贵州省、四川、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五省区20多个民族的56位演员,表演了热爱家乡,赞美生活,颂扬各民族大团结的歌舞节目。

1987年1月29日,四川电视台第一部动画片《皮皮鲁全传》开播。

广播电视台阶段

2003年12月26日,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成立,下辖5个广播频率,8个电视频道及四川广电网络传输公司等企事业单位。

2010年1月21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合并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保留“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称谓。

2016年8月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正式投入试运行。

2017年1月1日,四川广播电视《四川观察》客户端正式上线。

2024年8月2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转播车交付仪式和云制播生态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

内容现状

综述

四川广播电视台将融媒体思维贯穿于突发事件报道中。建立7×24小时全天候全时段大小屏直播内容生产响应机制,提高记者运用现代传媒技术的能力素质。四川广播电视台围绕主线,在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等多个专栏。推出专题政论片、新闻行动、百集文献电视片、电视纪实片等内容。

此外,四川广播电视台发挥广播、电视在舆论监督报道作用,曝光违法乱纪、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四川广播频率组建广播传媒中心,以工作室为基本生产单位,打通各个事业部频率壁垒,整合各类资源,集中人员、资金、渠道等。

截至2022年12月,四川广播电视台将拥有9套广播频率,11套电视频道和IPTV。

频道频率

电视节目

广播节目

组织和运营

现任领导

办公地点

截至2023年4月,四川广播电视台办公场地占地98.75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共有演播厅14个、广播直播间15个,旗下有四川爱乐乐团等7家下属事业单位,以及四川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金熊猫新媒体有限公司等19家下属企业,职工3000余名;建有食堂、咖啡厅、健身房、母婴室、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理发店等生活运动配套设施。

重要事件

重大转播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从9月11日至17日,四川电视台在新闻节目时间,连续转播了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首都各界代表参加吊喧及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现场活动。1976年10月,四川省、市100万军民举行盛大游行,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四川电视台及时进行了转播。

重要报道

四川电视台从1980年7月1日起,恢复口播《简明新闻》栏目,设口播新闻组,每期5分钟。1981年7月,四川发生大暴雨,口播新闻组与防汛指挥部专人电话联系发稿,当晚《简明新闻》最先报道了全省汛情、灾情。1982年2月,道孚县发生强烈地震,摄影记者奔赴现场拍摄新闻片。

2010年5月12日,四川卫视推出512汶川大地震特别节目《见证》。节目由演播室访谈、卫星直播车重建现场直播、新闻专题及当天新闻等组成。主题为见证与重建的这档大型新闻直播节目,通过各种电视节目形式反映两年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和新面貌。

知名人物

宁远

宁远,四川电视台女主播。2008年5月23日,宁远因向全国人民播报汶川地震灾情耐不住自己哽咽的声音,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丽

安丽,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播《四川新闻》《今日视点》等栏目。曾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播音主持“金话筒”提名奖、四川电视台“我最喜爱的四川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第三届“创绿”活动四川省广播电视“十佳主持人”称号。

靳涛

靳涛,毕业,《四川新闻》《今日视点》主播,四川省十佳主持人,四川省新闻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四川省最受观众喜爱主持人。

荣誉和奖励

其他媒体形式

四川广播电视台以《四川观察》客户端为基础,搭建起涵盖抖音快手、新浪微博bilibili、视频号等头部新媒体平台的多平台账号矩阵,截至2023年4月,全网粉丝超1亿。

影响和评价

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一直走在西部电视台的前列。四川广播电视台在推行频道制改革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逐渐身与我国电视台的第二级阵营。但在电视台竞争激烈的今天,四川广播电视台各频道存在同质化的现象,四川广播电视台频道制需要研究进一步的发展策略。结合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情况和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提高电视台频道制的市场竞争能力。(《西部广播电视》评)

四川广播全力适应环境和受众变化,除了大力拓展新兴传播阵地、扩大新媒体影响力,还立足主流媒体的专业性优势,在对前期积聚的私域流量、内容生产、本土文化挖掘上进行深耕,既稳固传统阵地,又挺进主战场。(《中国广播》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