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库 :同名图书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7

《国家智库》是201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虽然不断壮大,但总体上还是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鉴于我国智库在决策信息需求上的不足,国内第一部以智库为名的政策研究系列读物《国家智库》、《中国智库》于2010年问世。

《国家智库》、《中国智库》将当前学术或政策论述、研讨成果或政策建言,以易于大众阅读的语言编辑,针对单一政策议题或多项议题每双月出版,每年六辑,16开本,年底汇编成集中英文版。

《国家智库》、《中国智库》由中国著名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东中西部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主持研究编撰,中国智库科学研究院、国际智库研究中心协办,《求是》杂志社(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所属的国家级重点党政期刊社——红旗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各新华书店等场所发行。

所修炼的是“外功”,即从“国家”的高度去设置话题,看待问题。站的角度也是国家战略的宏观层面。所关注的着眼点在于对国家形象力的展示和对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建设,其研究焦点在于大国关系。

《国家智库》设有大国关系、智者论道、产经透视、公共民生和软实力等五大版块。

中国

所锻造的是“内功”,其关注的问题、思考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均在“内部”,其所瞄准的是中国的现实之困。旨在为解决中国内部问题而寻求一种有效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其呈现出来的研究成果集中融合了当今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政策法规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与思路。

中国智库》设有热点研究、行业报告、决策者说、智闻天下、历史散叶等五大版块。

宗旨

《国家智库》、《中国智库》从学术、政策和战略角度深入研究国内外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传播研究成果;研究国外哲学思想中的治国理政理念,创新性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策策略,对“中国特色”进行多方位、多领域的交叉研究;倡导社会精英对公共议题的理性思辩,培育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

目标

“凝聚中华民族理想,致力国家发展进步,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储备。”

《国家智库》2010年第一期

主要文章

卷首语

怎么创造一流智库

根据本人50年的工作实践,特别是近20年来的参政议政经历,我深感做好建言献策,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我看,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是搞好建言献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只有多走、多看、多读、多学,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概括地讲。要做好智囊和参谋需要做好“六个三”……

封面文章

“政·智时代”

思考

74之痛:中国智库的羁绊在哪

在《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中,收录的中国智库只有74家.而美国智库达到1777家。对此,除了西方智库研究学者对中国智库存在偏见的因素,我们也必须承认,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智库,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还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不论是公众、政府决策机构、学术界、舆论,还是智库局内人,对于目前中国智库的状况都不很满意。这一现状的原因何在?

环球智库

它们何以出名——解密国际著名智库的成功经验

智库文摘

中国智库的萌芽:智囊

智者论道

我国现行智库存在的问题

智者论道

后危机时代中国怎么办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正先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出危机,实现复苏。侣与此同时,后危机时代也对中国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面临怎样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在这一时代的发展中应注意避免哪些问题?中国又如何在发展中推动改革的走向?

城乡统筹贵在解决大城市发展

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特定制度和政策环境下的产物。尽管这种城市化模式,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大城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比中小城市更能集约和节约使用土地,且更易于控制和减少污染。因此,我们应对“小城镇”的发展做出明确的界定和科学的规划,并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两套机构设计助力经济解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在经济监管环节制度设计上的缺失日益凸显。未来需要成立独立的金融国资委管理我国总量庞大的金融性国有资产,统一担负控制金融风险、进行金融业结构性调整、国有金融资产产权界定与保值增值,以及负责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四大职责。同时,亟需成立金融国资委和破产管理局来监管、调控经济运行,理清关系,规避风险。

“八部曲”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三大猜想

未来中美关系可能存在三种结果:一是中美冲突关系:二是中美合作关系:三是中美竞争关系。而在我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美竞争关系才是中短期内最大的可能。中美两国应力避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一个以彼此长期共存、共荣为核心的大战略目标。中美共处必须改变传统思维习惯,应重视未来,重视总体,准确把握大变局中的利益关系变动。

中美差异及其关系处理之我见

美国之间的话题,毫无疑问两国肯定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体制的,我认为追根究底还是两国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生活价值,以及思维模式不同,作为一个在美国成长的中国人,我深切观察并体会着这些差异。

公共民生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八倚重”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已完全过去。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有更深远的警示,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倚重局限、极限已显。必须有新的倚重。我国经济才能根本好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位一体”构建和谐收入分配关系

区域纵横

关于转型时期中山市创新发展理念和转变发展模式的思考

产业透视

中国奶业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三聚胺事件”发生以来,“中国奶业朝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政策制定者面前。要同时实现保障质量安全和奶农稳定增收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目标,我们究竟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奶业发展道路?是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规模化家庭牧场的道路,还是走小区化集中养殖的道路,抑或是企业自建奶源、让奶农成为产业工人的道路?

铺就国家安全的“耳目”与神经系统

离歌唱响,挽歌何觅。3月23日,谷歌宣布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并交将搜索服务转至香港特别行政区,谷歌命运已见分晓。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隐秘的原因以及些许反思的问题。

软实力

谁在挑战中国的文化安全

中国文化安全外部不断受到西方国家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和挑战.全球化的文化产品侵入冲击着中国文化安全,不断发展的传播手段对中国文化安全也形成威胁。在内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不够。中国尚未形成健康、完善的文化建设制度。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响力.且文化发展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对此我们应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化创新,逐步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应对西方文化:中国的一道百年难题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取舍?

……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