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坡乡 :土地坡乡

更新时间:2024-09-20 20:28

土地坡乡位于重庆涪陵区东北部,以河为乡,距县城37公里。东北与仁义乡相靠,东南与中峰乡连界,西南与石沱镇毗邻,西北南川区接壤,全乡辖8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000人左右,农户826户,全乡耕地总面积5866亩。

乡镇概况

土地坡乡幅员面积32.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6公顷,森林面积966.67公顷。

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

草坡乡是全县生产较早的乡镇,县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名、优、特、新、稀 等,无公害蔬菜已逐渐落户草坡,乡镇发展了莲白、大白菜、甜椒等大众商品蔬菜1500亩。发展紫甘蓝、青花菜、洋葱、胡萝卜等订单蔬菜350亩。二、建立以村为单位的水(干)果种植片区。全乡紧紧抓住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特色水干果,新栽红樱桃300余亩,新疆核桃180亩,板栗40亩,丰水梨20亩,全乡水干果面积已达900余亩。

建立花卉种植基地

依托汶川县农牧水利局蔬菜成功试种大棚百合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推广花卉的种植面积和品种,08年种植的百合花14亩,鲜切花3亩,大棚海棠1亩。

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

抓住退耕还林和草坡乡气候、区域特征。大力发展三木药材和人工种植天麻。全乡已种植天麻、紫胡、板蓝根、丹参、当归等中药材。

抓好养殖业

全乡畜禽品种在近两年逐步改良。饲养羊专业示范户已达3户。充分起到了示范户的带头作用。全乡养羊大户正不断增加。充分利用宽广的天然草场,做好户户联营的形式做好牦牛、土鸡和猪等畜禽的文章,扩大养殖规模。

全乡农村产业发展日趋合理。群众积极性高,干部的带头、带领作用明显。示范户,示范点起到了充分的示范作用。形成了一片追赶、跨越的良好势头。

经济建设

2005年土地坡乡总户数9041户,总人口321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28人。总面积132.36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1802公顷,其中水田1724公顷。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00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17万元,农业总产值11690万元;财政总收入874.4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130元。土地坡乡企业从1998年的4家猛增至2005年的118家,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花炮结构,发展成花炮、建材、造纸、政收入550万元,比前5年净增了300万元,甩掉了财政长期赤字的帽子。先后投资15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5000平方米,基本上实现了“六配套”,投资48万元建起了全县乡镇一流的卫生院门诊大楼。又通过土地置换投资近200万元,对集镇的路灯、下水道、人行道、路面硬化、绿化、城标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还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00万元新建自来水厂,投资1000万元,新建全县乡镇最大的商贸市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干了过去几十年想干又没干成的事。全镇年人平来自企业的现金收达300元。居民镇储藏明显增加,全镇2002年年末存款达到5000万元,比1997年鄱了三番。镇财政还挤出资金投资20多万元,使滑鼠蛇洞片200多户人家,由过去到几公里路外去挑水喝,如今全部用上了自来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双桥已实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无”,土地坡乡整个社会显现出一派欣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党政建设

提出机关建设新目标

在08年年初市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土地坡乡工委明确提出了“努力把市直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文明机关”全方位的机关建设新目标。积极推进观念更新,倡导新的理念,开辟新的境界,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勇立时代潮头,倡学风、兴干风、戒玩风,不断优化知识能力结构,锤炼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用创新的态度和思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使机关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一目标的提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也赢得了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拥护。08年年初以来,形成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两个务必”、学习的高潮,在党员冬训活动中,许多党员干部写出了学习心得,有21个单位开展了学习心得评比,33个单位被评为了理论学习先进单位。

建立机关目标考核新机制

为达到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文明机关目的,进一步优化土地坡经济环境,土地坡乡在继续深入开展争创“好班子、好队伍、好部门”为主题的创“三好”竞赛活动中,为解决过去评比标准笼统、模糊、难操作的实际问题,乡镇配套建立健全了一套更细致、操作性更强、更科学、更贴近实际的市直机关综合目标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成立了市直机关“三好单位”创建活动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引入末位淘汰机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办法;年度根据考核结果对“三好单位”和“三好创建单位”给予重奖;对排名最后5名的,给予警告。新的考核体系的建立,切实改进了目标管理办法,健全了工作责任制、追究制,量化了考核标准,形成了有利于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制度管理上促进了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克服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了市直机关存在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守摊子、混日子的不良现象,创造了一个奋发争先,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开创党建工作新平台

基于乡直机关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许多部门机关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土地坡乡委充分利用市 直机关现成的网络资源,跳出机关党建工作单一的“旧舞台”、“老套路”,建立了“土地坡乡机关党建”网站,网站设立了党建动态、机关党建、党建园地、党员风采、新闻图片中心、理论学习、党员信箱、联系我们9大模块以及党风党纪、党史资料、优秀党员先进模范事迹、网上调查、党课参与、它山之石等24个页面。以全新的样式、丰富的内容、实实在在的效应,走出了一条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新路子,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扩大了党建工作影响,为机关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领导下乡

涪陵区部分乡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雨雪凝冻灾害。为了让受灾群众也能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涪陵区再 次拨出100万元救灾专项资金用于慰问、帮扶受灾群众。 2007年2月2日上午,涪陵区政协主席常国权一行,冒着严寒、踏着泥泞的小路,带着棉被、猪肉、食用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前往土地坡乡看望当地受灾群众。据土地坡乡介绍,由于入冬以来的雨雪天气,该乡场镇供水系统已被冻结,部分管道甚至出现了爆裂,有上千人饮水问题有待解决,近千只家禽、生猪被冻死,灾情较为严重。

“大家要克服眼前的困难,我们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常国权一行走进该乡全心村四社杨正福家,在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后,鼓励他积极生产自救,发挥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眼前的困难。随后,常国权一行又前往村民吴家明、王兴碧、朱孝礼以及居住在该乡海拔最高的村民秦素英等家中,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受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定要做到‘通路、保电、安民’。”在实地察看当地受灾情况后,常国权将1万元救灾资金交给当地政府,希望当地政府积极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生产自救,把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据了解,为了帮助全区受灾群众,此次涪陵区专门拨出10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慰问、帮扶受灾群众,帮助受灾群众过上愉快的春节

社会事业

公路建设

全乡道路全长323.3公里。县镇、镇村主要道路全长172公里,其中县镇柏油公路13.6公里、镇村水泥硬化道路153.3公里,镇村道路硬化率达98%,形成了主干道与村庄道路纵横贯通,四通八达的“双通”道路网络化结构。 2、集镇。有中心集镇1个,农村集市3个。通过围绕“一核三星一带”的思路建设小城镇,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心集镇(镇政府所在地)为核心,赵家沟、舟东、白岩三个农村集市相呼应,白水塘环湖一带为生态农业旅游区的总体格局。2003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教育情况

全镇现有完中一所,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3692人,教职工169人;初级中学一所(三岔河镇一中),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3140人,教职工135人;完小25所,在校学生16961人,有教职工765人。2006年,全镇参加高考人数198人,上线56人;中考人数1534人,升入曲一中16人、普高729人、中专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655人,升学率达91.3%,居全县之首。

文化体育

注重文化阵地建设,扶持农村文化户的发展,积极培养文体人才,着力打造村落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组建了37支农村文艺队,筹建了2个市级敬老院,2个门球场。

公共卫生

全镇现有中心卫生院1个,乡村卫生所28个,医务工作者165名,200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其他事业

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协、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 度地调动各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计划生育、民政、土地、统计、广播、民兵等其它社会各项事业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