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树芳 :地质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2:14

夏树芳(1930年8月—2018年12月27日),男,浙江临海人,中国著名科普作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国际古生物学会会员。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从事地质古生物教学与科研工作。1955年开始进行科普创作,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1990年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的“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荣誉证书。编著有《化石漫谈》《中国化石》等多部有影响的科普书籍。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夏树芳早在中学时代,就很爱好文学,曾在家乡的地方报纸上发表过多篇散文与诗歌,似乎有一种模糊的创作习惯。进入大学地质系以后,与文学告别了。但在学得地质专业知识以后,萌发了科普创作的念头,1953年,试写了一篇《地下水与打井》,寄给《科学大众》,不久,竟在抗旱专号上发表了,从此萌生今后继续写下去的想法。

写作经历

1955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参加汾河地质调查,在野外考察期间,激发了他的写作欲望。两个月的野外工作结束,把必要的考察记录整理好以后,随手写了一篇《汾河地质调查记》,寄给《旅行家》,不久,发表了。此后的两年间,又写了《闽赣道上看地质》《陇东黄土高原查勘记》等文章,相继在《旅行家》上发表。

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矿产资源勘探的消息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引起广大群众的关心和兴趣,夏树芳的地质科普文章反响也自然很大。经常由《旅行家》编辑部转来群众来信,询问他们家乡的一些地质或矿产资源问题。其中一些还由编辑部在专栏内选刊出来,密切了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这几年间,他深深地体会到群众很需要科学知识,科普创作应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要成就

夏树芳的科普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广受欢迎。1976年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建议,写一本介绍化石的书。当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办的《化石》杂志已经问世两年,并得到毛主席的赞扬,群众对化石知识也颇感兴趣。这件事引起了夏树芳的创作热情。虽然科普文章他己写过多篇,可是科普著作,尚未尝试过。在与编辑部共同合作下,花了一年时间,终于完成《化石漫谈》一书,1978年正式出版,出版7万多册,半年就卖完了,以后又作第二次印刷。

当《化石漫谈》出版后不久,陆续收到来自工人、农民、学生、基层干部的来信,他们都谈到阅读后的收获,或提出他们见到过的若干地质现象及其疑问,有些还附上素描图、照片,甚至寄来标本,要求鉴定。读者的热烈反响,提高了他对科普创作的兴趣,更增强了他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信心,从中明白了钻研专业与群众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道理。此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文汇报》上也发表了一篇评论《化石漫谈》的文章,认为这是一本质量较高的科普作品,读者学到了丰富的化石知识,同时书中的插图也画得好。1980年,本书获得《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此后,陆续写了《地球历史》、《地质旅行》、《人类起源》等方面的科普小册子。1990年,获得由全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发的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其中,《化石漫谈》获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古动物世界》获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三等奖。曾获建国以来优秀科普作家称号。

《地质旅行》现被列入《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中。《地质旅行》一书,最初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许多学术团体恢复活动,逐步走上正常的运作轨道,除了促进科学研究,开展论文交流以外,还注意到向广大群众普及本学科知识的任务。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与科学出版社合作计划各出一套基础知识丛书,夏树芳先后接受了《古生物与能源》、《地质旅行》两本书的编写任务并按期完成。其目的是向具有中等地理知识的广大青年普及动态的地质知识,特别给身在农村或喜欢到山水名胜地区旅行观光的知识青年在接触大自然过程中学习一些基础地理和地质知识,认识自然、掌握自然,开拓科学眼界,有机遇时,还可为经济建设做点工作。同时,也可以给初步涉猎地质专业的学生们增加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野外观察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该书出版后的10年来,各地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城市群众纷纷离开喧闹的环境,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日益增多,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与日俱增。在游览观光途中,已不满足于导游人员的故事讲解,而希望了解各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及其赋存的科学意义。于是,那些地方的地质概貌及其特点也就成为旅游者关心的热点,希望学习到一些科学文化知识,颇带古人倡导的“游学”的味道。有些在旅游学校任教的地理老师,也把《地质旅行》作为他们备课时的教学参考书,给未来担负导游任务的青年学生讲授地质、地理知识,使他们在向游客讲述旅游胜地的山容水貌时能充实科学内容,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地质旅行》已经不是局限于地质专业的科普读物,其作用或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超过了当初出版时的想像了。

社会活动

夏树芳曾担任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南京市科普作协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学大众》编委等职。

创作体会

夏树芳在科普创作中秉持了几个原则:

一、科普创作的灵魂是科学性。也就是说,每一篇科普作品必须把各个学科的最基本的、严格而准确的概念告诉读者,绝不能认为科普作品是写给一般普通群众阅读的,不是科学论文,可以随便地写作,甚至把不符合科学实际(或规律)的纯幻想传授给读者,避免造成误导,以讹传讹。

二、科普创作应尽量具有文艺作品的吸引力。一般而论,科学论文强调逻辑思维,文艺创作则强调形象思维,而科普作品,必须两者兼备。也就是说,一篇(本)好的科普作品,应该是科学与文艺的完美结合,使读者在阅读科普作品时感到轻松愉快,不费脑力,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内行人看后感到没有错误,外行人看后感到饶有兴味。

三、科普作品要含有较多的信息量,写作时要善于旁征博引,借题发挥,把本专业应有的知识“亮相”以外,还要吸收相关的、有联系的其他知识。如果写作时仅局限于某个小问题阐述,有时会感到施展不开来,问题也说不清、讲不透。如果把笔头开拓一下,触类旁通,游刃有余,问题也就能说清讲透。

四、科普作品要吸收一定的文学知识,特别是古典文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是相当发达的,古籍中自然现象的记载也是相当丰富的,当提到现代科学时,适当联系一下古代科学,对我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很有好处的。

五、科普作品要写得通俗易懂。夏树芳认为既然科普作品是让广大群众阅读的,行文时必须注意用字遣词的通俗性,尽量避开晦涩的字或词,不然就不能叫科普作品了。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