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证治全书 :1831年许克昌等创作的医学书籍

更新时间:2023-11-24 12:59

《外科证治全书》是一部由清代许克昌、毕法合著的外科医学著作,共计5卷,首次出版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年)。书中详细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五卷主要介绍了各种外科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刮痧、艾灸、热敷、药物疗法和中毒急救措施。此外,书中还收录了王洪绪的医案和曹畸庵的《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这部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外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成书背景

毕法原计划撰写《外科证治全书》,但由于他在不到三十岁时去世,只完成了前三卷。许克昌继承了他的遗志,通过访问学者和收集临床经验,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总共耗时二十年。

流传版本

《外科证治全书》有多达十几种不同的版本流传至今,其中包括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年)的刻本和同治四年(1865年)的刻本。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是196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铅印版。

作者简介

毕法

毕法(约1750年至1780年),字苍霖,是一位精通外科诊疗的清代医生。他曾立志编写《外科证治全书》,并在书中深入探讨了痈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英年早逝,他的工作未能完成。

许克昌

许克昌(约1750年至1835年),字伦声,是一位热爱医学研究的学者。他曾在周舒轩门下学习医学多年,对医学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他还整理并出版了《麻科明镜》和《痘疹必读》这两部医学书籍。当得知好友毕法逝世后,他继续完成了《外科证治全书》的工作。

书评、序言

序一

程怀在序言中赞扬了许克昌的品德和学术成就,认为他的作品不仅是医学知识的总结,也是对他个人品格的一种体现。序言中提到,许克昌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患者的关怀,这些品质使他超越了一般的学者。

自记

许克昌在自记中回顾了自己的医学生涯,提到了自己对医学的兴趣和追求。他认为自己的医学知识来源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他还特别提到了自己对外科领域的贡献,尤其是对痈疽的诊治方法的研究。

序二

屠仁守在序言中指出,外科虽然历史悠久,但缺乏专业的文献记载。他认为许克昌的作品是对这一空白的重要补充,因为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还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素养。

章节目录

卷一

痈疽证治统论

痈疽部位名记

胃气论

论肿

论溃

论敛

论痛

论痒

五善歌

七恶歌

饮食宜忌论

阳痈证治则例

阴疽证治则例

烂溃不敛治法

翻花起肛治法

患孔毒根治法

漏管治法

多骨治法

毒气攻心治法

破伤风治法

发痉治法

疮口误入毒水治法

疮中生蛆虫治法

头部证治(计十证)

面部证治(计十六证)

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

卷二

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耳部证治(计十四证)

口部证治(计八证)

唇部证治(计八证)

齿部证治(计十六证)

舌部证治(计九证)

喉部证治(计十五证)

误吞类(计八条)

卷三

项部证治(计五证)

胸部证治(计四证)

乳部证治(计五证)

腋胁肋三部证治(计三证)

肩部证治

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

背部证治(计一证)

腰部证治(计三证)

腹部证治(计四证)

前阴证治(计二十二证)

后阴证治(计六证)

股部证治(计四证)

膝部证治(计四证)

胫部证治(计十一证)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卷四

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内景证治(计八证)

恶疮证治(计五证)

奇疾证治(计九证)

怪虫证治(计九证)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备用法(计六法)

通用方(计七十七方)

备用要方(计九方)

附中毒类(计五十六条)

内容简介

《外科证治全书》的前四卷首先讨论了痈疽证治的阴阳、经络、脏腑关系,强调了胃气的重要性,并反对过度使用寒凉攻伐的药物。随后,书中详细描述了外科疾病的各种症状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第五卷介绍了常用的验方、外治法和中毒急救方法,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中毒情况。书末还附有王洪绪的医案和曹畸庵的《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许克昌在书中提出了谨慎使用升降药物的观点,认为这些药物虽然有效但也可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因此,他提倡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来促进伤口愈合。

影响评价

《外科证治全书》作为清代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