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崇教寺 :甘肃定西市梅川镇的元代寺庙

更新时间:2024-09-20 22:58

大崇教寺俗称东寺。坐落于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梅川镇河抱山麓,原名灵寺,一度称重广寺,公元1429年(明宣德四年)诏改大祟教寺,藏语为曲德贡寺或隆主德庆寺。东寺是民间对该寺的俗称。东寺在安多地区影响甚大,被誉为“第二卫地”。

大崇教寺源流

据现有资料《西天佛子源流录》载,始建于元代,明代宣德元年“御制重修”,占地50亩,清同治年间毁于兵。同治十一年再次重修。1958年拆修。现仅存硬山顶经堂五楹及寺院围墙,禅林一片,巨松数株及明代宣德四年镌刻汉藏两种文字的“御制大崇教寺”碑各一通。

永乐初年,班丹扎释应诏入朝,并先后5次奉旨赴乌思藏地区招谕安抚地方僧众,深受朝廷信重,曾受命担任僧录司右阐教职。朱瞻基时更受以“净觉慈济大国师”封号,并令其驻大都

崇国寺。此后30年中,班丹扎释驻锡京城,以传教、译经、建塔修寺和处理日常僧务活动为主。朱祁镇即位后,再晋封他为“西天佛子大国师”,直至李豫时再晋封为“大智法王”。班丹扎释曾于永乐十四年(1416)在岷州兴建隆主德庆寺,作为其家族子嗣世袭驻锡之主寺。明宣德年间(1426—1435),明宣宗颁诏重修隆主德庆寺,并亲赐寺名“大崇教寺”。由于班丹扎释的贡献,大崇教寺得到了朝廷的恩宠与扶持,其势力在河陇一带炙手可热。其上层僧人更频繁往来于岷州与京城之间,成为明代朝廷联系岷州藏区诸番部的纽带。而“净觉慈济大国师”的封号则由其家族出身的高僧世代承袭。中国国家博物馆就藏有明朝封赠岷州大崇教寺下寺崇隆寺、羊卷寺以及西宁西纳寺大喇嘛袭职的圣旨。

大崇教寺碑

大崇教寺碑,全称“御制大崇教寺之碑”,位于岷县梅川乡的一座山上。大崇教寺,原来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僧侣众多,驰名遐迩。现在只有大殿尚存,还有一座类似城门四面有门洞的土墩。大崇教寺碑,就立于土墩里边。碑有两块,一块刻文言文,一块刻藏文,至今保存完好。这通碑,碑文为朱瞻基撰,字为明初大书法家沈粲书。因此,该碑不仅因为刻了皇帝的文章而有名,同时在书法上的价值也很大,更为重要的是甘肃省少见的一块汉藏文碑。

碑高4.7米。汉文碑刻文字为沈(明代松江华亭人,洪武时入侍内庭,永乐以后沈粲的书法风靡全国。他用平正圆润的楷书为朝廷写诏令、公文,形成台阁式,历久有衰)。所书藏文碑刻文字,笔法遒劲流畅,为藏文书法的上乘之作,弥足珍贵,其形制、文字内容与文言文碑相同,是研究藏传佛教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大崇教石碑为省级文物单位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