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渔镇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3

大渔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浙南沿海望州山麓,大渔湾畔。东邻石砰,南濒东海,西连龙沙,北接金乡。古有余氏在此创业而得名“大余县”,后因居民多从事渔业而改为“大渔”。全镇面积17.62平方千米,辖七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渔镇常住人口为6157人。历来以渔为主,是省、市、县重点渔区之一。

境内总面积达29平方公里,明清时为商埠,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美称。大渔人民以勤劳、智慧著称,具有光荣传统,1980年被平阳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乡。几经变革,于1980年9月29日建制为镇。1981年平阳析置苍南县后,归属苍南县。2016年1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调整金乡镇管辖范围,增设大渔镇,镇政府驻溪西路7号。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民国《平阳县志建置》作大渔。盖其地滨于海,居民多从事渔业,故名。又《舆地》云:“大渔山中有白玉潭,有岭曰‘大渔岭’,旧亦设案于此,以资防御。”

行政区划

大渔镇下辖以下村级行政区划单位:南行街村、北行街村、渔村、大岙村、小渔村和大岙心村

地理环境

大渔镇,地处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靠海边。

人口

2021年,温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渔镇常住人口为6157人。

经济

建镇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各届政府根据渔业资源的现状,及时调整作业,积极鼓励渔民走现代化渔业发展之路,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就达1.1亿元。

广大渔民还充分利用大渔湾这一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大力养殖紫菜、牡蛎科竹蛏科,2004年,养殖面积3600亩,年产值达1200万元。2006实现生产总值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450元。财政总收入45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68.83万元。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

2006年,大渔镇建立了“以抛锭为主业,拖虾、流刺、抛鳗、单拖等作业方式为辅”的捕捞产业特色体系。渔业产值达8733万元。规划紫菜养殖,全镇共1.1万亩。2006年养殖4500亩,紫菜产值达到1700万元。南行、大岙共4家包装大黄鱼,市场前景看好,蟹类、虾姑的暂养为大渔塑造了新的水产品牌。

农业生产得到加强

2006年,大渔镇发展渔岙、大岙水果林和茶园800亩,渔岙梅花鹿养殖、青湾底的生态畜牧场等又有新的发展。积极开展各种农民、渔民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渔岙“千库保安”工程顺利完工,修建溪堤1850米。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全面实施村务公开制度,加大宣传。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招商引资

2006年,大渔镇招商引资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龙港如意礼品厂”、“电子开关厂”落户大岙,为招商引资开了好头。引进了青岛市老板(大渔籍)创办苍南县鑫阳升茶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00万元,开发无公害绿色茶园800亩。

社会事业

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突出,2006年,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完小四所,幼儿园六所。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环保意识加强,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城镇两个文明建设已进入新的轨道。

基础设施

2006年,大渔镇完成渔岙、小渔、大岙心、岭门的路面改造和环海公路柏油路及桥梁建设,还完成了大岙心康庄大道工程和大岙至金沙滩的水泥公路建设。完成了渔岙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南、北行避风港维修加固工程,大岙心、小渔溪堤码头加固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渔岙古城墙修复工程,大岙心、渔岙冲水式公厕建设工程,通村闭路电视联网工程,各村健身苑点的建设工程,敬老院建设,土地平整等一系列工程。

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致富奔小康创造了优异的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电力、通讯、渔港、交通等建设初具规模。投资跨亿元的大渔湾海涂围垦工程已付诸实施。

政治

灾后重建

2006年,8号台风“台风桑美”正面袭击苍南县,大渔镇受灾严重,房屋倒塌445间、严重受损1717间,但无一人死亡。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国务院、省、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镇委的正确领导下,指挥得力、不等不靠、措施得当,全力以赴推进灾后民房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至2006年底,全镇已经重建修复436间受灾民房,完成93%。工业、农业、渔业等生产自救和重建工作全面完成。

参考资料

苍南大渔镇打造滨海渔业特色旅游小镇.新浪新闻.2024-02-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