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

更新时间:2024-09-20 22:44

全国各大豆产区都普遍发生,一般南方重于北方。大豆花叶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大豆矮化病毒、花生条纹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坏死病毒等多种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所引起。受害植株豆荚数量减少,百粒重降低,褐斑粒增多。常年减产5%-7%,重病年减产10%-25%,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可达95%,甚至绝收。并且病株豆粒蛋白质含量及油含量减少,影响种子商品价值。

危害症状

由于大豆品种不同,气温高低、病毒种类以及感病时期有早晚之分,表现症状常 有很大差异。大约有以下几种病状类型:

①黄斑型:一般与轻花叶型和皱缩花叶型混合发生。老叶上出现不规则黄色斑块,叶不皱缩,上部嫩叶多呈皱缩花叶状。

②芽枯型:植株顶梢及侧枝芽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最后变黑色枯死,并发脆易断,植株矮化;开花期多数花芽萎蔫不结荚。结荚期荚上生圆形或不规则褐色斑块,荚多畸形。

大豆花叶病

③褐班型:这是花叶病在豆粒上表现的症状。其斑驳色泽与豆粒脐部颜色有相关性:褐色脐的豆粒,斑驳呈褐色,黄白色脐的斑驳呈浅褐色,黑色脐的斑驳呈黑色。从病种子长出的病株上结的种子斑驳比较明显。后期由蚜虫传播感病植株结的种子褐班粒较少。

④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只现轻微淡黄色斑块。一般抗病品种或后期感病植株都表现为轻花叶型。

⑤皱缩花叶型: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并皱缩呈畸形,沿叶脉呈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或扭曲,植株矮化。

⑥重花叶型:叶片也呈黄绿色相间的花叶,与皱缩花叶型相似,但皱缩严重,叶脉弯曲,叶肉呈紧密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也矮化。

形态特征

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称大豆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650~760×13(nm)。含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在体外不稳定,钝化温度60~70℃,稀释限点100~1000倍,体外保毒期1~4天。该病毒寄主范围较窄,只能系统侵染大豆、蚕豆、豌豆、秣食豆紫云英豆科作物。局部侵染昆诺,扁豆菜豆中“Topctop”、“Monroe”,家雀蛋等,成为该病鉴别寄主。该病毒东北划分了3个株系群包括5个株系。江苏省分出6个株系。东北的1号株系群即江苏的Sd群及Sf群,东北的3号株系即G5。

传播途径

东北等一季作地区及南方大豆栽培区,种子带毒在田间形成病苗是该病初侵染来源,长江流域该毒原可在蚕豆、豌豆、紫云英等冬季作物上越冬,也是初侵染源。该病的再侵染系由桃蚜花生蚜大豆蚜等30多种蚜虫传毒完成,上述3种蚜虫传毒率为30%~50%,茄沟无网蚜(Macrosiphum solani)为23%,玉米蚜12%,棉蚜4%。东北主要靠大豆蚜和豆蚜传毒,大豆蚜占传毒蚜总数的74%,豆蚜占15.5%。山东省以桃蚜、豆蚜、大豆蚜等为主,南京市以大豆蚜为主。发病初期蚜虫一次传播范围在2m以内,5m以外很少,蚜虫进入发生高峰期传毒距离增加。

发病条件

生产上使用了带毒率高的豆种,且介体蚜虫发生早、数量大,植株被侵染早,品种抗病性不高,播种晚时,该病易流行。

防治措施

①药剂防治

防治蚜虫,应及时喷药,消灭传毒介体。常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用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②农业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播种,使大豆开花期在蚜盛发期前,减少早期传毒侵染。

建立无病毒种子田:无病毒种子田要求在种子四周围100米范围内无该病毒的寄主作物(包括大豆)。种子田在苗期拔除病株,收获前发现病株也应拔除。收获的种子要求带毒率在1%以下,病株率高或带毒率高的种子不能作为下年种植的种子用。

加强种子检疫:由于侵染大豆的病毒有较多种种传毒病,因此加强种子检疫尤为重要。引进的种子必须先隔离种植,要留无病毒种子,再作繁殖用。

驱避蚜虫:由于田间传毒主要是迁飞的有翅蚜,且多是非持久性的传毒,因此采取驱蚜或避蚜措施比防蚜措施效果好。大豆苗期用银膜覆盖,也可用银膜条间隔插在田间,可起到很好的驱辟蚜虫效果。

地理分布

分布在我国东北、山东省等大豆栽培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