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贝尔特海峡 :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丹麦海峡

更新时间:2023-09-25 14:30

大贝尔特海峡(原文名:Storebælt,外文名:The Great Belt)是丹麦境内菲英岛西兰岛之间的海峡,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全长64千米,宽16~32千米。

20世纪30年代后期就有了横跨大贝尔特海峡的计划。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后物资的紧缺使得横跨大贝尔特海峡的计划向后推迟了20多年。1978年,瑞典财团伏尔伏的董事长保尔·戈伦哈默提出建设连接西欧大陆的北欧交通运输网的建议:在瑞典的马尔默市和丹麦的哥本哈根间的厄勒海峡及大贝尔特海峡上架桥,使挪威、瑞典、芬兰可通过高速火车和公路直达西欧大陆。1987年,丹麦议会最终批准了大贝尔特海峡固定通道的建设。2024年4月4日,丹麦武装部队宣布,其麾下的一艘护卫舰在大贝尔特海峡港口停泊时发生故障,出于安全考虑,大贝尔特海峡被临时预防性关闭。

位置境域

大贝尔特海峡北连卡特加特加特海峡通往北海,南经朗厄兰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

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

大贝尔特海峡海底地形特点是东侧水深西侧水浅。

水文

大贝尔特海峡长64千米,宽16~32千米。水深12~58米,严冬时结冰。

主要建筑

大贝尔特桥

大贝尔特桥(GreatBeltBridge),接意思可译为“大带桥”,是横穿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将西兰岛菲英岛连接在一起的交通动脉。位于哥本哈根正西120公里处。

20世纪30年代后期,横跨大贝尔特海峡的计划已经完成。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后物资的紧缺使得大贝尔特桥的建设向后推迟了20多年。1978年,瑞典财团伏尔伏的董事长保尔·戈伦哈默提出建设连接西欧大陆的北欧交通运输网的建议:在瑞典的马尔默市和丹麦的哥本哈根间的厄勒海峡及大贝尔特海峡上架桥,使挪威、瑞典、芬兰可通过高速火车和公路直达西欧大陆。1987年丹麦议会最终批准了大贝尔特海峡固定通道的建设。

大贝尔特桥于1987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1997年6月全线铁路通车,1998年8月公路桥启用,整个工程全部竣工。该工程总投资55亿美元,由西桥、海底隧道和东桥三部分组成,全长17.5公里。

大贝尔特桥由于建设费用高,成为丹麦第一条收取使用费的公路桥。其中普通小汽车的过桥费为225克朗(约合30美元。丹军警车和外交使团车均需交费)。在大桥建造之前,每天摆渡的车辆为8,000辆。1998年6月大桥开通至该年年底,通过大桥的车辆为3,700,139辆。大贝尔特桥大大缩短了丹麦旅行东西两岛的交通时间,大桥落成后,驾驶汽车通过大桥仅需10分钟。从国际角度来看,大贝尔特桥和厄勒海峡大桥一起连接了西部的欧洲大陆和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将整个欧盟地区连接起来。对于货运的意义更为重大,通过这两座大桥,瑞典和德国之间的货运畅通无阻,甚至可以从瑞典一直运送到英国。

西桥

西桥全长6.6km,为汽车、火车并行的两用桥。西起菲英岛,东接大海峡中间的小岛。公路线经东桥、铁路线经海底隧道同西兰岛相连。西桥穿越没有国际航线的内海,因此得以建设成为一座限高18m的低标高桥,以供客轮、渔船和豪华游艇通行。西桥最大的特色是不论上部还是下部结构全部采用预制构件。预制场地设在靠近菲英岛桥台的一侧。总共5条预制生产线,预制沉井、墩身、公路箱梁和铁路上部结构。

东桥

东桥为公路桥,全长6.8km,为悬索式双塔结构。东桥要跨越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国际航道。因此,桥梁的设计必须满足最大的现有船舶的通行能力。其主跨长度1600米,限高65米。

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为铁路专用隧道,全长7410米,由两条相互平行、间隔距离为16米、直径7.7米的主隧道组成。两条主隧道之间每隔250米有一紧急疏散通道相连。

相关事件

2019年9月,丹麦皇家海军接到警报,一名当地潜水员称,他在分隔丹麦两个主要岛屿新西兰和菲英岛的大贝尔特海峡底部意外发现了一架二战时期的飞机残骸。由于大贝尔特海峡的恶劣条件,还无法近距离进行检查。但丹麦海军认为在大贝尔特海峡底部发现的飞机残骸可能是英国兰开斯特式轰炸机

2024年4月4日,丹麦武装部队宣布,其麾下的一艘护卫舰在港口停泊时发生故障,护卫舰搭载的一枚AGM-84反舰导弹的助推发动机意外启动。这艘护卫舰驻扎的港口位于丹麦大贝尔特海峡,这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大西洋的主要海上门户,出于安全考虑,大贝尔特海峡被临时预防性关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