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气象杂占 :董珊编写的图书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4

《天文气象杂占》是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该书的作者是董珊。中国古代绘有天文气象图像、用于占验吉凶的帛书。1973年出土于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书名系整理此件小组所定。全件长150厘米,高48厘米,内有图约250幅,包括云、气、晕、虹、蜃景和星等,其中以云、气最多,晕象尤为丰富,与后世流传的中国古云图和晕象图有明显渊源关系,所列彗星等图也很珍贵。据考证,此帛书可能出自战国楚人之手,是研究气象史和天文史的重要资料。《天文气象杂占》帛书中有彗星图、云图,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天文气象科学的突出成就。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简介

《天文气象杂占》(英文:The Divination by Ast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又称《丝书》,是一部西汉的天文学家编的古代天文丝绸手稿。该手稿记录了约300年间出现的29颗彗星,是考古学家认为的第一部明确的彗星图谱。手稿中大约有二十多幅彗星的图像,其中一些是折叠/弹出式的格式,页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展开长达五英尺。每颗彗星的图片都有说明,描述了它出现时对应的事件,如“王子之死”“瘟疫的来临”或“三年的干旱”。

手稿中的一颗彗星有四条尾巴,类似于一个卍字。在1985年的著作《彗星》中,卡尔·萨根和安·德鲁扬提出,这可能是早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的一个旋转的四条尾巴的彗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卍字在古老世界和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时代的美洲文化中都能找到。1992年,鲍勃·科布雷斯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汉代手稿中类似卍字的彗星被标注为“长尾雉星”(地形),因为它类似于鸟的脚或脚印。

目前,这份珍贵的手稿展览在湖南博物院,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气象史和天文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天文气象科学的突出成就。

《天文气象杂占》帛书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古代天文气象知识的宝贵资料,而且其所含彗星图、云图等内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气象图像记录。这些图像的详细记录和描述,对于理解古代人如何观察、记录和解释自然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这些图像,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人对天文现象的认知以及它们在社会文化中的意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