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墓葬 :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的墓葬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6

太阳墓葬是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的一处墓葬。因从高处看墓葬结构颇似光芒四射的太阳镶嵌在高地之上而得名。

太阳墓葬于1979年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发现。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墓葬东西宽约35米,南北长约45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根据墓葬地表标志不同,被分为两种形制。第一种形制在墓葬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根直立的木桩,伸出至地表以上。第二种形制的墓葬,地表环列木桩成7圈同心圆,外有放射状木列,延伸5-6米。

太阳墓葬是古墓沟晚期墓葬中男性墓的标志,墓葬设置也说明此时男性代替女性,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心。

名称由来

太阳墓葬因从高处看墓葬结构颇似光芒四射的太阳镶嵌在高地之上得名。

地理位置

太阳墓葬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曾是楼兰的都城——楼兰城所在地。

发现历史

1979年冬,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在罗布泊以东发现一片古代墓葬群。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

墓葬布局

太阳墓葬东西宽约35米,南北长约45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

墓葬形制

根据墓葬地表标志不同,被分为两种形制。

其一是掘于沙土中的土坑墓,土坑墓东西两端各有一根直立的木桩,伸出地表。木棺呈船形,无底、两端立挡木。在木棺顶板的外侧覆盖着羊皮或放置筋算状草编织物。大部分木棺内只葬一人,死者仰身,头朝东方。尸身裸体,用毛毡包裹,头上戴尖顶毡帽,帽上插有乌翎羽,足穿皮鞋。在尸体脖颈、手腕、腰部有玉、骨质珠饰。在胸口上部置一小包碎麻黄枝,草编小篓里面盛少量麦粒或白色浆状物。随葬品有木质或石质人像,还有木质的盆、碗、杯、兽角、锯齿形刻木等。还有用毛毡严密包裹、保存完整的小孩尸体。

其二是地表上排列着整齐的环形列木桩,围绕墓室构成7圈同心圆,木桩由内向外排列,粗细有序。圆环之外,有四向展开的放射时状列木,形成五六米的放射线。从高处看,墓葬结构颇似光芒四射的太阳镶嵌在高地之上。墓葬地表有7圈规整的环列胡杨树桩,由内向外,粗细有序,最小内圈直径两米左右,似一个圆圆的太阳,人被埋于"太阳"中心。以环圈为中心,又有7圈粗大树桩呈放射状排列。

出土文物

太阳墓葬里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木乃伊,面目清秀,深目微闭,从肤色来看像是白种人,牙齿、毛发、指甲都保存完好。

相关研究

代表寓意

太阳墓葬其中一种形制的墓葬内的主人全部为男性。他们的入葬姿势也都一律仰身,身体伸直,头向东、脚向西。

《史记·匈奴列传》有匈奴单于早晨迎拜太阳的祭仪记载:“单于早朝于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但是太阳墓葬显然不是匈奴人的事情,它分明是3000多年前统治西域的。不能确切地知道月氏人有着什么样的生活风俗,但是根据记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中原地区北方草原民族的风俗是大致相同的,在提到匈奴之后的众多民族里,常用“俗同匈奴”或者“俗与匈奴同”的话,而在对这些民族的记述里,当然也有着太阳崇拜的记载。

“头向东、脚向西”,也源于对太阳的崇拜。在古籍对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记载里,大约都类似于“无城,以毡屋为居,东向开户”,人们活着时开门纳日,去世后当然也有着这方面的寓意。

楼兰古国的灭亡

截至2018年,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圆木达10000多根。树桩或者木桩可能是某种标志。但在这个问题上,当代的学者有着太多的说法,主要的一种观点是,因为当时人们去世,砍掉这么多的树木,导致生态的恶化,最终成了楼兰消失的原因。

价值意义

太阳墓葬是古墓沟晚期墓葬中男性墓的标志,墓葬设置也说明此时男性代替女性,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心。

参考资料

【丝绸之路未解之谜】“太阳墓葬”:罗布泊深处最诡异的存在.搜狐网.2024-08-27

新疆骇人谜团曝光:楼兰女尸千年不腐.搜狐网.2024-08-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