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仲 :北宋士大夫

更新时间:2023-11-11 09:14

孔文仲(1038年-1088年),字经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属于“临江派”。

赵祯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调余杭区尉,转台州市推官赵顼熙宁初年,力言新法不便,罢归故官。王安石罢相后,召为国子直讲。赵煦元祐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官至中书舍人。其弟孔武仲孔平仲皆有文闻,合称“三孔”,黄庭坚称:“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元三年(1088年),举行贡举,还家而卒。《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人物生平

孔文仲(1038年-1088年) ,字经父,今 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五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五十一岁。性直寡言笑。少刻苦博洽举进士,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子、杨雄行为第一。调余杭区尉恬介自守。熙宁(公元1068年)初,以制举对策,力论王安石理财训兵之法为非,遂能官。赵煦时,累起居舍人,擢左谏议大夫。又论青苗、免役诸法,改中书舍人,同知贡举。因劳卒,士大夫哭之皆失声苏轼拊其柩曰:“世方嘉软熟而恶峥嵘,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矣!”文仲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同知贡举。同年卒于开封市(今河南开封),葬江州德化(今柴桑区)开元庄孟家山。文仲大殓时,在朝仕官失声痛哭,其好友苏轼抚其棺哀曰“世方嘉熟软而恶峥嵘,求劲直吾经父者,今无有矣。”对其刚直不阿,不事权贵的品质作了评价,同时对朝廷用人的弊端进行了抨击。著《孔文仲集》50卷、《唐书集注》130卷。

史书记载

孔文仲,字经父。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南省考宫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子、杨雄,白主司,擢第一。调余杭区尉。恬介自守,不事请。转运使在杭,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诣府。人问之,曰:“吾于府无事也。”再转台州市推官

熙宁初,翰林学士范镇以制举荐,对策九千余言,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宋敏求第为异等。安石怒,启赵顼,御批罢归故官。齐恢、孙固封还御批,韩维陈荐、孙永皆力言文仲不当黜,五上章,不听。范镇又言:“文仲草茅疏远,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又罪之,恐为圣明之累。”亦不听。苏颂叹曰:“方朝廷求贤如饥渴,有如此人而不见录,岂其论太高而难合邪,言太激而取怨邪?”

吴充为相,欲置之馆阁,又有忌之者,仅得国子直讲。学者方用王氏经义进取,文仲不习其书,换为三班主簿,出通判保德军。时征西夏,众数十万皆道境上,久不解,边人厌苦。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区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元祐初,赵煦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进礼部员外郎。有言:“皇族唯杨、荆二王得称皇叔,余宜各系其祖,若唐人称诸王孙之比。”文仲曰:“上新即位,宜广敦睦之义,不应疏间骨肉。”议遂寝。迁起居舍人,擢左谏议大夫日食七月朔,上疏条五事,曰邪说乱正道,小人乘君子,远服侮中国,斜封夺公论,人臣轻国命,宜察此以消厌兆祥。论青苗、免役,首困天下,保甲、保马、茶盐之法,为遣留。改中书舍人

三年,同知贡举。文仲先有寒疾,及是,昼夜不废职。同院以其形,劝之先出,或居别寝。谢曰:“居官则任其责,敢以疾自便乎!”于是疾益甚,还家而卒,年五十一。”诏厚恤其家,命弟晏婴为江东转运判官,视其葬。

初,文仲与弟武仲、孔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省,时号“三孔”。后追贬梅州市别驾。元符末,复其官。有文集五十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