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东 :中科院矿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更新时间:2024-09-21 15:23

孙卫东,男,1966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担任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主任。

孙卫东主要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开展“板块俯冲工场”(The subduction 工厂)研究。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孙卫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担任教师。2004年,孙卫东回国到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2016年10月起,孙卫东在中科院海洋所工作,并受聘为研究员,次年6月起担任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中心主任。2021年8月1日,孙卫东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05年,孙卫东获得了杰出青年奖。2010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2016年他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孙卫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担任教师。2003年至2004年在德国马普化学所做马普所博士后、亚历山大·冯·洪堡学者。

工作经历

2004年,孙卫东回国到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次年,孙卫东获得了杰青,他在2010年至2016年,担任中科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学会负责亚洲事务的副主席、(国际)地球化学学会戈尔德施密特奖评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IODP技术委员会、科学评价委员会。

2016年10月起,孙卫东在中科院海洋所工作,并受聘为研究员,同年他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次年6月起担任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中心主任。2021年8月1日,孙卫东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研究方向

孙卫东主要从事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与成矿规律研究,在元素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分析方法和仪器研发方面有特长。主持与承担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团队负责人、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科学院仪器研发项目(负责人)、科技部新方法项目(负责人)。

主要成就

孙卫东共发表论文300余篇,SCI论文260余篇,谷歌 Scholar引用1万余次,H因子60,入选ESI和爱思唯尔高引用率学者名录。多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特邀报告。曾任国际大洋钻探专家委员会委员,积极组织国际大洋钻探研讨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科研成果

孙卫东在板块俯冲工厂和板块漂移历史及其驱动力方面有重要贡献,其代表性贡献是:(1)研究板块俯冲工厂,解决两个重要的科学悖论。a. “悖论”。准确测定了弧后盆海底火山石玻璃和熔体包裹体中超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未脱气的初始岩浆铼含量远远高于脱气后的陆相火山岩含量,揭示了铼在火山喷发过程的高挥发性,从而更正了铼在大陆地壳等储库中的丰度,破解了“铼镱悖论”,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地质学、EPSL等期刊。b. “悖论”。通过天然样品和高温高压实验,发现俯冲洋壳由蓝片岩向角闪岩转变时铌钽强烈分异,富水部位铌钽比值低,在进一步俯冲过程中易于部分熔融,参与陆壳形成;贫水部位铌钽比值高,不易熔,进入残留相,从而破解了”铌钽悖论”,为揭示大陆地球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2)洋壳俯冲与铜金成矿。发现高氧逸度岩浆磁铁矿结晶时其铜、金含量急剧降低,揭示了磁铁矿结晶造成硫酸根被还原萃取铜金形成成矿热液的成矿机理,被国际同行命名为“磁铁矿危机”;建立了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产富硫酸生富铜金岩浆、磁铁矿结晶还原硫酸根成矿的斑岩铜金成矿理论,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等主流期刊。

(3)太平洋板块漂移历史及驱动力研究。发现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在早白垩世大幅度变动,并指出这一板块运动转向控制胶东半岛金矿的形成。发现大洋板块转向的动力来源是大火成岩省,提出“岩浆引擎”的板块运动驱动力模型,论文发表在EPSL等期刊。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孙卫东在任国际大洋钻探专家委员会委员期间,积极组织国际大洋钻探研讨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评)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机构知识库.qdio.2024-01-04

湖北11人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百家号.2024-01-04

孙卫东.qdio.2024-01-0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