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修甫 :季修甫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8

季修甫,1924年11月6日生,南通中学退休教师,江苏省书协会员、南通市书协理事、江苏省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南通印社顾问,著有《季修甫文集》,对地方历史文化有广泛深入的研究,被誉为“通中的活校史馆”和“老南通活词典”。2017年7月18日,季修甫逝世。

生平自述

日寇奴化教育改变不了爱国热情

1924年11月6日,我出生在南通市南大街一所朝东的宅内。那时,我的祖父才去世八天,伯父季自求给我取名“念祖”,用的是《诗经》中“毋念尔祖,聿厥德”句。1941年,我写信给当时在菲律宾中国银行工作的伯父,伯父给我取了个字“修甫”。1946年10月我就用这个名字赴南京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读书,沿用至今。笔名圃、庥父、休父、休工等均从此字而来。

我祖籍通州余西,祖父季蓉庵为州衙户房吏员。父亲曾在县货物局为职员,1980年81岁时病故。母亲5岁就当了童养媳,1977年78岁时去世。

我6岁时在东大街读过一年私塾,还记得塾师姓顾。1931年秋,我入城中大王庙初级小学(即原城中小学),1935年四年级毕业。随后进省立南通小学读高小五、六年级。

1937年毕业后,一位老师暑期教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进行救亡教育,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这年秋,日机两度轰炸南通城,我跟随祖母、母亲逃难,一路逃到西亭、岔河等地。

南通沦陷期间,1938年8月至1945年,我在南通公立中学读书5年,进南通合作社做职员两年余。沦陷生涯,十分痛苦,学日语,每周8小时,由日本教师教读;国文多是文言,教师有清朝秀才陈士轶、顾引之等。中国的教师都不为日寇作奴化宣传,理科老师陆颂石、生仲等自不必说,史地公民课也不谈日伪,钱素凡还利用公民课介绍苏德战争德军失败的消息,而中共地下党通过进步青年进行抗日宣传,不少同学课余作文写诗,刊发在进步人士主编的地方报纸副刊上,我也学写散文、新诗刊于其中。我们还出版了级刊《属于》,要大家不忘时代责任,奋发向前。1943年,我们这个班毕业,以后,没有一个为虎作伥干坏事的。

岁月动荡求学不止担任通师教师

抗战胜利前数月,南通合作社解散,我失业在家,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想托人介绍个小学老师,那人说:“你准备了几个金戒指?”我只得废然而返;1945年底,南通市成立日俘管理处,我去任译员,没工资,仅供应午餐。期间,还遣送海门日俘去上海市集中,在同学丁芒的帮助下,在其编辑的《东南日报》副刊上发表了近10篇散文,获得了一些稿酬。

1946年“三一八”惨案,我虽然没参加游行,但为他们刻“南通文艺协会”图章一枚。此后,投考不要学费、免费食宿的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因无旅费,一直到年底才在地方人士尤勉斋、沈斐成等的资助下去南京市上学。在语专学习韩语两年多,在南京亲见中国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专制,青年群众的激烈斗争,我这个也有正义感的迫切希望家乡早日解放。1948年底,我回到南通市,等待新政权的诞生。

1949年2月2日,南通城解放。4月,我至市河岸女师附小所设文教研究会报名学习政治。结业后,文研会主任张国推荐我担任南通师范政治教师。

在通师,我先是担任初三及简易班政治教师、初三班主任,还参加了新民主青年团,担任团总支宣教委员;1950年秋担任师范一年级乙组班主任,直到该班1953年毕业。我边教边学,工作积极,担任政治学科组长、工会副主席。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任教通中三十年

1956年2月,我被调到南通中学任政治教师,讲授高中的社会科学简明教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也任班主任和教工团支部宣传委员。除了工作认真负责外,我也敢讲话,向教育局调查小组反映学校的一些情况,个别校领导对我“越级”反映很不满,1958年团内批评我时,当面说是我的错误。

1956年反右斗争,我被风浪波及。在校外,我和堂兄等谈民办小报,被市报点名批评,通中那个不满我的领导以此向市委提出应将我列入“右派”,市委宣传部以通中右派名额已满而未允许。但还是被其利用教工团支部,开除了我的团籍(“文革”后平反冤假错案,给我补发了“退团证书”)。1957年秋,我被派至总务处保管室收发工具,没有了教课资格。

何晴波担任通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后,有一天,一个工友拿来一张诗稿,说:“何书记要你用毛笔誊一下。”于是,新学期开始让我教初中书法。过了一两年,何晴波拿了一沓材料,是关于学校卫生清洁管理工作的汇报,对我说:“把这些素材总结下,写一份报告给我。”于是,等到下学期,教导处让我教初中语文,一直到1966年,我教高三语文。所以,我一直很感激何晴波。

“文革”前,我已经收藏了不少书画文物,京沪等地的文物商店也出售了我一些不拟收藏的东西。收藏家正常的售卖行为,“四清”中却被以“贩字画牟利”罪在通中语文学科内批判。“文革”一开始,我也和“四类分子”一样被强迫劳动,1968年被以“日本翻译”和“字画贩子”的罪名关入“牛棚”半年。被殴打、被强迫劳动、被批斗……直到1973年后,才重新登上讲台教语文。

1985年8月,我从通中退休。

人物评价

季修甫从教36年,经历坎坷,进过“牛棚”,但始终自强不息。退休后更是笔耕不辍,虽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却依然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关心着国计民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