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臭蛙 :蛙科臭蛙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4:44

对分布于广西龙胜和宜章县龙胜臭蛙Odorrana(Odorrana)lungshengensis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发现两者的形态特征有明显区别,并将湖南宜章的标本命名为新种──宜章臭蛙Odorrana(Odorrana)yizhangensis sp.nov。

形态特征

宜章臭蛙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前臂较粗壮;指吸盘长径大于横径,第1-4指腹侧沟均明显,将吸盘分隔成背、腹面;指背面有半月形横沟,吸盘端部较尖,指背面较腹面大,指腹面略成三角形;第3指吸盘约为鼓膜之半,第1指吸盘小;指长顺序为3、4、2、1,指扁平,第3指外侧缘膜窄,但明显;关节下瘤小,不明显,第2-4指指基下瘤明显;第1指基部内侧之内掌突呈长椭圆形,无外掌突;婚垫呈细颗粒状,不分闭。后肢长,约为体长的1.8倍,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肘关节达吻端,胫长超过体长之半,左右跟部显然重叠;足长略短于胫长;趾吸盘略小于指吸盘而窄长,末端稍尖;第5趾略长于第3指;趾间近全蹼,第5趾内侧及第1、2、3趾外侧的蹼达趾端,第4趾及第2、3趾内侧以缘膜达趾端;外侧间蹼达跖基部;关节下瘤不很明显;内跖突卵圆形,无外跖突,无跗褶。

背面皮肤光滑,头和体前部背面有少数痣粒,体后部痣粒较体前部多;体侧有大小不一的扁平疣;两眼前角之间的小白点不明显;褶细弱,在鼓膜后方向下成钝角状斜向肩前方;鼓膜下方至前肢基部有一排黄色颗粒状腺体。下颌缘和胸腹部有白色细刺,咽部和四肢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背面绿色,从吻端至体后端以及体两侧有褐色大斑块,形状不规则,彼此相距较近,体侧者相对较小;沿吻棱、颞褶下方和鼓膜呈棕色,颌缘有棕色斑;在两眼前角之间有一小白点;四肢上棕色横纹明显,股、胫部各有5-7条,横纹镶有黄色边,跗、跖部棕色横纹一般与胫部的相对应。腹面灰褐色,咽喉部色略深,胸腹部深色斑少而分散,跗跖部腹面有棕色点;跖间蹼灰褐色。

第二性征雄蛙体型较小,前臂粗壮;体背面无白色刺群;第1指婚垫发达,在腹面不分团,灰白色;有1对咽侧下外声囊;下唇缘及声囊部位内侧有小白刺;腹部无雄性线,背侧雄性线粉红色;胸腹部有白色刺群。

雄性鼓膜大而清晰,约为第3指吸盘的2倍,为眼径的2/3至3/4,雄性鼓膜相对较小,约为眼径的1/2.体背面颜色深浅有变异,其上褐色斑块有大小和多少之差异。四肢上棕色横纹明显,股、胫部各有4-7条,横纹多有黄色镶边;趾间蹼灰棕色,有的有浅色细纹。6只雄性体标本中,胸部及腹前部或多或少有细小白色刺群。

生活环境

该蛙生活于海拔1000~1200m的常绿阔叶林区,此地区森林茂密,水源丰富,地面阴湿。6月期间该蛙白天多栖息在山溪内石头上或溪旁长有苔藓植物的崖壁上,蛙的体色常与所在环境相近似,很难被人发现,稍受惊扰即跳入急流或水潭中。夜晚成蛙多蹲于大石头上。

分布地区

模式产地为中国湖南省宜章县莽山地区。

物种鉴别

宜章臭蛙与龙胜臭蛙相似,但仍有较大差异。表现在:

1、宜章臭蛙体型较小,雄性体长47.3-54.0(51.4,n=6)mm,雌性58.2-71.5(67.4,n=5)mm。

2、雄性鼓膜较大,约为第三指吸盘的两倍,为眼径的2/3-3/4。

3、雄性前臂粗壮,为体长的12.8%。

4,雄性上眼睑、颞部、体背后部及后肢背面均无白色刺群。

5、体背面褐色斑大而密,形状不规则。腹面灰褐色,其上斑纹稀少。

6、股后部色浅,深色斑明显。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