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底瓶 :仰韶文化出土的一种器具

更新时间:2024-09-21 05:57

尖底瓶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出土较多的一种器具,考古专家们多认为它是新石器时代的汲水工具,也有人认为是欹器或祭器。

仰韶文化出土的尖底瓶包括西安半坡、庙底沟遗址、西王村、王湾、大河村等类型,向西包括马家窑类型。该类器皿出土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仅西安博物院一处馆藏就有200多只。这说明仰韶文化的尖底瓶应属当时的日常生活用器。

尖底瓶的侧耳是支撑“汲水”工具的理据之一,但其前提是两只侧耳必须附在瓶身的上半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尖底瓶灌水后重心向下,提吊过程中才不至于瓶口翻倒。可同一时期出土的器物中,很多侧耳却设在尖底瓶的中部甚至是下半部。瓶作“尖底”,决定了它不同于平底器皿的特殊功能。自然,这种器皿也需要放置而保持不倒,唯一的可能是插在土里或灰堆等地方才能稳定。插入泥土的可能性不大,发挥不了其独特的功能。最合理的解释是插在火堆的灰烬里,也就是说,尖底瓶应该是当时的一种温器。

出土文物

尖底瓶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遗址、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制作材质以泥质和陶制居多。其主要特点是:小口、长腹、尖底,但各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形略有差异。半坡人早期使用的尖底瓶颈短,腹鼓,口部剖面呈方形、圆形、半月形、花苞状、葫芦状等不同形式,腹部两侧一对环耳用于穿绳,饰以向左斜的细绳纹;晚期使用的颈长,肩阔,器身呈倒垂的长腰三角形或凹腰尖底状,附双耳,饰竖细绳纹和篮纹等。

物品原理

关于物体的重心及其应用,我国约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所认识。西安半坡博物馆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这是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西周时,这种提水壶经过改进,变成了宫廷的玩物――欹器。它也是一种利用重心来调节平衡的器物,空的时候倾斜,装水不多不少时直立,水装多了就翻倒。正可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解读尖底瓶

兰州市研究史前文化的收藏家张靖先生考证,尖底瓶不是汲水器,也不是欹器。仰韶居民没有水井,他们生活在河边上,从河里面取水,尖底瓶无论从容量运输等方面都不适合最为水器。此外,张先生还收藏有十多厘米高的小尖底瓶,这样小的尖底瓶肯定不是用来汲水的。通过实验,许多尖底瓶并不具备“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的功能。作为欹器,更不可能。且不说原始社会人类有没有这样的哲学理念,单就尖底瓶的器形来看,就有带耳的和不带耳的。不带耳的尖底瓶,没有重心支点,不可能“中则正,满则覆”。张先生在研究中发现了我国甲骨文,金文以及甲骨文以前的文饰符号中有关尖底瓶用法的直接证据。在文饰型符号中,有两个人双手擎举一个尖底瓶,在两人的胳膊和擎举着的尖底瓶的下面,是一只琮。我们知道,琮是一种礼器。这个文饰符号表明:尖底瓶是作为礼器来使用的。此外除了做礼器使用之外,张先生还有一个推测:做暖水瓶用。古人把瓶子特意做成尖底,肯定是有特殊的需要。尖底最突出的功能是比平底器物更容易的插进松软的物质中。据发掘资料,仰韶文化的居民居的半地穴居室内都设有一个灶坑,和保存火种的砂陶罐。灶坑兼备做饭和取暖双重功能。灶坑内有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灰烬蓄热性能非常好,可以长时间保持热量。仰韶居民为了在冷天或者夜里也可以喝到热水,就可以把装水的尖底瓶很方便的插进灰烬中。需要饮水时取出来,喝完再插进去。由于做暖水瓶用,所以可大可小,可以有耳,也可以无耳。

参考资料

尖底瓶是一种温酒器,不是用来汲水的.澎湃新闻.2024-03-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