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理论 :决策论的期望理论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1 13:45

展望理论是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针对长期以来沿用的理性人假设,从实证研究出发,从人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理论概念

197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和 阿莫斯·特沃斯基(Tversky)提出的 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也作前景理论)是决策论的期望理论之一,认为个人基于参考点位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风险态度。利用展望理论可以对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此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大成果之一,1970年代,丹尼尔·卡内曼和特沃斯基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

理论内涵

此理论是为取代博弈论中的 期望效用假说(Expected Utility Hypothesis)而被建立。

期望效用假说假定效用函数具备三个性质:(1)U(x1,p1;x2,p2;……;xn,pn)=∑u(xi)*pi 其中u(xi)代表收益为xi时的效用,pi代表收益为xi发生的概率; (2)(x1,p1;……;xn,pn)可被接受当且仅当U(w+x1,p1;w+x2,p2;……;w+xn,pn)\u003eu(w),即展望被接受的充要条件为新的资产对应的效用大于原先资产对应的效用。 (3)u''\u003c0 了,即风险厌恶

而展望理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认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即,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准的差别是多大。例如,一个人展望(预期)能得到奖金 500 元,当他的决策让他得到奖金 500 元,他会觉得没什么;若他有办法得到多于预期的 500 元,多数人会审慎地考量这方法(决策)带来的风险,以免失去展望(预期)回报;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个比较安全,但让他少得100元奖金的办法(决策),那多数人会宁可冒较大风险,以获取展望(预期)回报。

它比较符合心理学观察结果,能比较写实地描述一个人,在风险决策(如金融投资)之时的心理。

传统的经济学是规范性经济学,教人们该怎样做;而行为经济学是描述性经济学,描述人事实上是怎样做的。

数学模型

假设一个人衡量决策得失的数学函数(PT 函数)为:U=ω(p1)v(x1)+ω(p2)v(x2)+...+ω(pn)v(xn) 当中x1、x2...xn 是各个可能结果,p1、p2...pn是这些结果发生的或然率。 v 是所谓“价值函数 (value 函数)”,表示不同可能结果,在决策者心中的相对价值。根据本理论,价值函数的线,应当会穿过中间的“参考点 (reference point)”,并形成一个如图的 s 型曲线:

它的不对称性表明,一个损失结果对应价值的绝对值,比获利结果对应价值的绝对值更大,也就是人有所谓的“损失厌恶性 (loss aversion)”。与期望效用假说不同,本理论衡量获利与损失的方法,并不考虑所的“绝对所得 (absolute wealth)”。函式 w 是为“可能性比重函数 (probability weighting 函数)”,用以表达一般人对机率的反应 —— 一般而言,人对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会反应过敏 (over-react),而对中度、高度可能发生的事,会反应不足 (under-react)。

让我们看看本理论的实际运作 —— 假设一个人打算买保险,他的决策会怎么做呢?假设投保所保障项目,有 1% 的机会遇险;若果遇险,投保人的损失为 $1,000 ;而保费为 $15。我们引用展望理论前,先要设一个“参考点”,而它可能是 (1) 现有的财富状况,或者 (2) 最坏的情况,即损失 $1,000。

若我们用“现有的财富状况”作参考点,投保人可以付保费 $15,则“PT 效用值 (PT utility) ”为 v( − 15) ,而他的可能所得 $0 (可能性 99%),或者 -$1,000 (可能性 1%)。整体 PT 效用值将为: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效用值的数值。若套用一般的函数,由于 v 在损失时员有凸面性 (convexity) ,所以公式的第一项的绝对值会比较大,令整体 PT 效用值得远小于 v( − 15),而令买保险的回报看起来,较不买小得多。这表示该位投保人不会买保险。

相反情况,若果我们用“损失 $1,000”作为参考点,由于 v 在获利时具有凹面性 (concavity) ,会令 PT 效用值增加,结果大于 v( − 15),致令买保险看起来,比不买更吸引。

基本结论

此理论引申的三个基本结论

1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3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

简言之,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案例分析

让一个人在 (a) 收益 100 元和 (b) 有 51% 的概率收益 200 元,49% 的概率收益 0 元之间做选择,多数人会选 (a),因为可以稳得 100 元,而不愿意冒风险选择期望收益更大的 (b) 选项;

让一个人在 (a) 损失 100 元和 (b) 有 51% 的概率损失 200 元,49% 的概率损失 0 元之间做选择,多数人会选 (b),因为对于避免 100 元的损失心存侥幸,而事实上 (b) 的期望损失更大。

有时参考点选择的不同甚至可以带来框架效应,即同样的意思用收益型结果来表述,还是用损失型结果来表述,会影响人的选择。比如有 100 个病人,用 (a)、(b) 两种治疗方案,可以将治疗结果表述为:

方案 (a) 救活 50 人;方案 (b) 有 50% 的概率全部救活,50% 的概率无人救活;也可以表述为:

方案 (a) 死去 50 人;方案 (b) 有 50% 的概率无人死去,50% 的概率全部死去。

多数人两次的选择是不一致的。因为第一种表述是以无人生还为参考点,每多救活一个人都是一种“收益”;而第二种表述是以无人死去为参考点,每多死去一个人都是一种“损失”。参考点选择不同改变了决策人的风险偏好,因而做出了不同选择。

参考资料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