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山东省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5-06 15:36

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大”(英文: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SDUST),在青岛市泰安市、济南三地办学。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山东科技大学源于1951年设立的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和1956年建立的济南煤矿学校。学校自1951年至1971年,由淮南矿业学院、山东煤矿学院等多所院校合并为山东矿业学院。1999年后,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同年,在青岛市建设新校区。2004年,山东科技大学办学主体由泰安市迁至青岛校区。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设泰安和济南校区。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在青岛市泰安市、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单位34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本科招生专业72个。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9300余人,研究生104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

山东科技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123名。

历史沿革

山东煤矿学院时期

1951年7月,山东矿务局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淄博洪山成立“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同年9月开班,后改称“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0月又改为“洪山煤矿职业学校”;1952年7月,按照国家燃料工业部指示,最终定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由煤炭企业自设职业学校转变为国家统一中等专业教育学校。

1953年,煤矿工业学校整体搬迁淮南市,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并重新建校。

1956年7月,在天桥区堤口路,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宣告成立。

1958年7月,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矿业学院,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山东省济南煤矿干部学校创建。1960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招收四年制本科和少量三年制专科两种学制的学生。

1963年,根据国家高校调整的安排,山东煤矿学院得以保留,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

山东矿业学院时期

1971年1月,由济南市搬迁到工矿开门办学,在兖州区肥城市设立教学点。10月,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山东煤矿学院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11月,山东煤矿学院由济南迁至泰安煤矿学校校址,原济南校址改为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

1974年,山东矿业学院(工民建专业)并入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现为河北工程大学)。

1979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

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市成立。

1982年,获批为首批学士授予单位。

1985年,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管理系和会计系成建制搬迁至烟台市成立山东工商学院(现为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时期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同时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4年,山东科技大学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市校区。

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市济南市分别注册了校区。

2012年6月,学校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7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9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7月,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成立,由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 9月,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商学院成立。 11月,学校成立能源、人工智能、先进制造3个学部。

2020年7月,学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10月,学校获批教育部“全国书画等级考试”省级承办机构。 11月,山东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正式获批,学校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12月,山东科技大学进入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2021年3月,学校与淄博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山东科技大学淄博产业技术学院框架协议。

2023年4月22日,发起倡导成立“全国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教育教学联盟”;11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德州储能技术研究院揭牌。11月17日,发起成立山东省储能学会。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4个,科研单位5个,本科招生专业72个。截止2021-05-20,设有能源学部、人工智能学部、先进制造学部3个学部。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3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及青年专家80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有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64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24个。

2020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山东科技大学周东华、潘正祥、张维海、白占兵、曾荣昌、Bhatti,M.M.、王震、李丽君、朱慧灵等9名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涉及4个学科领域、7个子学科领域。36名教授入选“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涉及8个学科领域,19个子学科领域。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学位授权范围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潜力学科2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21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数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6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9个,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一流本科课程1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3门,精品课程58门,教学成果奖141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每年在校外籍专家教师百余人。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个,在校生规模2000余人。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580余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山东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山东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山东科技大学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山东科技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山东科技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中外合作协议:

2011年9月14日,山东科技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两校在合作培养、学生互访等领域深化合作与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311.56万册,2021-2022年度新增114417册。拥有电子期刊788206册。学位论文5295949册,音视频110970小时。

截至2022年4月,泰安校区图书馆,纸质藏书90多万册,订购报纸100多种、期刊1000多种,电子图书100多万种。主要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简称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外文数据库80多个。

济南校区图书馆,纸质藏书近30万册,电子期刊3万余种,电子图书145多万册。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图书全文数据库、光盘、影像文献资源等。

学术期刊

截至2024年5月,山东科技大学主办期刊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承担国家科研项目540余项,省部级项目9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00余项、国际专利1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学校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学校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门、国家教育部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被确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截至2022年12月18日,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公布了部分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结果,山东科技大学首次获得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1项,加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专利

截至2023年02月19日,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官网《山东科技大学有效国外发明专利》表,共有国外发明专利253个。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表,共有国内发明专利2334个。根据《山东科技大学有效实用新型专利》表,共有实用新型专利1809个。根据《山东科技大学有效外观设计专利》表,共有有效外观设计专利33个。

校园文化

校训

惟真、求新

校徽

山东科技大学校徽为蓝底白字、白色图形的圆形证章。图形由象征学校向上腾飞的飞鸟和象征科技之花盛开的花朵组成;图形外环上方为毛体字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校歌

校歌为《山东科技大学校歌》。

孟广征词,刘寿臣曲

高山下,泉水旁,海滨好风光。采春华,收秋实,阳光伴成长

惟真求新,思精思进汲滋养。春蚕华发,编织青春的梦想。

啊~科大,放飞心灵的乐园。啊~科大,天下学子向往的地方。

松霜,水激扬,浪涛迎风唱。攀书山,游学海,勤奋争自强。

惟真求新,思诚思爱向未来。校园如歌,唱响青春的华章。

啊~科大,求知成才的殿堂。啊~科大,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

校旗

校旗为长方形蓝色旗帜,旗帜中央印有白色学校中英文名称和校徽。

校庆日

校庆日为9月16日。

校区情况

学校在青岛市泰安市、济南三地办学,主校区在青岛。青岛校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泰安校区位于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223号和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大街中段;济南校区位于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

截止2024年5月,据山东科技大学官网,青岛校区为主校区,有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腾讯人工智能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储能技术学院、文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泰安校区有资源学院、智能装备学院、财经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济南校区有财经系、电气信息系、基础课部、斯威本学院。

学校排行

在软科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山东科技大学位列401-500区间。

在软科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山东科技大学位列第126名。

山东科技大学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123名。

2023年,QS亚洲大学排名351-400。

校园环境

图书信息中心

山东科技大学新地标,于2022年6月23日竣工。图书信息中心项目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高度70米,是集文化、学习、学术、信息、交流、创新中心等功能的复合型单体综合建筑。

若水园

2022年水利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公布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名单,山东科技大学成功入选。其中为完善节水管理制度与措施,加大雨水中水利用,改造砚湖、若水园,增加水体的蓄水量,收集雨水回用。

励志坊

2018年9月,山东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给新入学学生推荐的拍照路线,包括励志坊、若水园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山东科技大学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16年2月山东科技大学荣获国家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杰出校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