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 :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

更新时间:2023-07-03 14:16

烟台市是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陆域面积1.39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常住人口705.87万人。

烟台市依山傍海,为低山丘陵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空气湿润。烟台地区早在1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古为东夷族地。秦朝时期,今市境先为齐郡地,后为胶东地。西汉于烟台地置东莱郡胶东国,隶属青州刺史部。唐朝五代十国时期,烟台地置登州莱州市,隶属河南道,元朝仍置登州、莱州、宁海州。因频遭倭寇袭扰,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准奏批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在山上设狼烟墩台,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由此得名。公元1861年,清政府批准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设立“东海关”。1983年11月1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成立,直属山东省政府。截至2023年,烟台市下辖5个区、6个县级市,政府驻地烟台市莱山区芙蓉路6号。

烟台市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曾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目前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烟投资兴业;生态文化底色鲜明,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红色文化氛围浓厚,是胶东半岛革命根据地主要地区;仙道文化独具特色,秦始皇三次巡登芝罘区刘彻筑城北望蓬莱山,八仙过海传说家喻户晓;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海阳大秧歌、莱州蓝关戏、胶东大鼓和“八仙过海传说”等1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共有旅游度假区国家级3处、省级7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81处,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处。

烟台是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烟台市现辖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71公里,2022年烟台港规模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2023年烟台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16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696.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78.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187.98亿元,成为山东省第3个GDP突破万亿级的城市。

名称

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由此得名。军事堡垒“所城”,正是烟台的城市雏形。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烟台地区早在1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烟台地建过国,后归夏朝,属青州地。商朝在烟台地置侯国,仍为青州地。西周初,烟台地置莱子国,首都在莱子城,属青州地。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子国,为齐国东莱地。

秦朝至隋朝

秦朝时期,今市境先为齐郡地,后为胶东地。

西汉于烟台地置东莱郡胶东国,隶属青州刺史部。东汉时期,烟台地置东莱都、北海国,仍隶属青州刺史部。

三国时期,烟台地为魏国领地,仍置东莱郡、北海国,属青州地。晋朝,烟台地置东莱国。十六国时期,烟台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燕领地。南梁时,烟台地置东莱郡、长广郡,属冀州地。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东牟郡,于烟台地置东莱郡、长广郡,仍隶属光州。

隋朝开皇初年废郡,开皇五年(585年),改光州为莱州。大业初废州,烟台地复置东莱郡

唐朝至清朝

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烟台地置登州、莱州,隶属河南道

宋朝仍置登州、莱州市,初隶属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隶属京东路,熙宁七年(1074年)隶属京东东路

金朝时,烟台地置登州、莱州、宁海州,隶属山东东路。

元朝仍置登州、莱州、宁海州,初隶属益都路中统五年(1264年)隶属淄莱路。至元九年(1272年),宁海州升为直隶州。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升莱州为莱州府,登州、宁海州属之,隶属山东行中书省洪武六年(1373年),莱州府降为莱州,莱州、登州直隶山东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莱州、登州均升为府,隶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因频遭倭寇袭扰,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准奏批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在山上设狼烟墩台,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由此得名。

清代登州府、莱州府各设海防道1员。康熙五年(1666),裁登州道入莫州道,称登莱道,辖登州府,莱州府。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裁青州城道入登菜道,改称登檠青道,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称登莱青兵备道,于同治元年(1862年)迁至烟台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称登莱青胶道,辖登州府、菜州府、青州府胶州市

公元1861年,清政府批准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设立“东海关”。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撤销府、州,于1913年1月设胶东半岛观察使,次年设胶东道,治所烟台。1925年,将胶东道析为东海道(治所烟台)和莱胶道(治所胶县)。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山东省政府。1934年,设鲁东区和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省政府。1936年,设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秋,置鲁东行犊(治所今莱阳县)。1938-1942年,设胶东行署,辖第七、第九,第十三行政区专员公署(治所今莱阳县城)。

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仍隶属胶东区行政公署。1947年10月,中国国民党军队占领烟台,成立烟台市政府,直属省政府。1948年10月15日,烟台第二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隶属胶东区行政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撤销胶东区行政公署及东海、西海、北海,南海专署,设文登、菜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烟台市人民政府,隶属省政府,1955年分别改称文登专员公署、莱阳专员公署、烟台市人民委员会。

1958年5月,烟台市由地级市改为县级市,隶属莱阳专署。1967年2月,烟台专员公署为烟台地区行政公署取代。1978年7月更名为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1月1日撤销烟台地区行政公署,组建烟台市人民政府,直属山东省政府。1987年6月,威海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市、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烟台市东邻威海市,西接潍坊市,西南邻青岛市,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陆域面积1.39万平方千米,现辖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71公里。

气候

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比较明显,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烟台市春季平均始于4月13日,止于6月24日,持续72天;夏季始于6月25日,止于9月3日,持续70天;秋季始于9月4日,止于11月2日,持续59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季节;冬季始于11月3日,止于次年4月12日,持续160天(闰年为161天),是一年中最长的季节。各季节降水量变化明显,春季(3-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92.2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5%,降水变率为 35%;夏季(6-8月)382毫米,占61%,降水变率为27%;秋季(9-11月)120.6毫米,占 19%,降水变率为33%;冬季(12—2月)32.9毫米,占5%,降水变率为38%。境内月平均降水量1月、2月最小,7月最多。月降水变率1月最大为81%,7月最小为37%。

地质

地层

烟台市域位于胶辽断块一一胶北隆起及胶莱断陷上。地层出露较为齐全,岩浆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发育,具有良好的地质成矿条件。出露地层主要为古老变质岩系,在断陷盆地中分布少量中生代、新生代地层。

地质构造

烟台市位于Ⅰ级中朝准地台,Ⅱ级胶辽台隆上,横跨胶北隆起和胶莱坳陷2个Ⅲ级构造单元。烟台市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前寒武纪和中生代两大构造层次,褶皱、韧性剪切带和断裂竺大构造样式的构造格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以中深部层次韧性变形为主,形成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变形机制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碰撞有关。古生代地壳抬升、遭受剥蚀,中生代则以表部脆性断裂为主,形成大规模的断裂和断陷盆地,控制着岩浆活动和矿产形成。变形机制则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地壳的升降运动有关。

地形地貌

烟台市整体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北部地势较陡,南部地势较平缓。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脉主要有大泽山艾山罗山县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招虎山等,最高峰为昆嵛山泰礴顶,海拔922.8米。烟台市总面积13930.1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洼地占2.9%,现辖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71公里。最低点西沙旺海拔1米。

水文水利

水文

烟台市境内河流众多,均为山溪性、季风雨源型。烟台市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46条,其中大沽夹河五龙河、大沽河、小沽河内夹河、黄水河、北胶莱河7条河流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96条,平均河网密度为0.21公里/平方千米,均属沿海诸小河水系。年径流在年内时段分布很不均匀,6-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8%。

烟台海岸线1038公里,有近岸海岛230个,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81个、居民海岛15个。

水利

烟台市有1112座小型水库,数量居全省第一。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29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6.37亿立方米。老岚水库是烟台市60多年来兴建的唯一大型水库,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外夹河中游,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491万立方米。大坝坝顶总长600米,坝顶高程50.5米。

土壤

烟台市按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全市土壤共分7个土类,18个亚类,40个土属,116个土种。其中棕壤、潮土和褐土三大土类面积占98.4%,其中棕壤在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潮土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滨海地带,盐化潮土分布在沿海各县市区的冻海难地上,碱化潮土仅分布于莱州市土山滨海滩地,湿潮土分布在龙口市一带;褐土主要分布在受黄土母质影响较大的长岛县蓬莱、龙口和莱州等地。烟台市以生物气候条件为主导因素的自然成土过程包括淋溶过程、粘化过程及有机质积累过程,形成了棕壤和褐土等地带性土壤;受地下水和地面水影响的成土过程包括游育化过程、潜育化过程和盐化过程,形成了潮土、盐土、砂姜黑土等非地带性土壤;耕种熟化过程对境内土壤的影响也十分深刻,除大面积的旱耕熟化过程外,也有少部分受水耕熟化过程影响而形成的水稻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烟台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已发现矿产69种,岩金、菱镁、、滑石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四、五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38种矿产、235处资源地中,达到勘探程度的111处,占47.2%;详查程度的77处,占32.8%。固体矿产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0.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2.1亿吨。2000年全市保有资源储量37.8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0.6亿吨。全市矿产资源总值为1337亿元,在企省地级市中居第七位;人均占有潜在总值207方元,仅为全省人均值的40%。

烟台市有着独特的黄金资源,开采历史悠久。目前探明全市黄金储量4202吨,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6.7%和93.1%。黄金年产量50多吨,占到全国的1/6。已形成地质勘探、采选、炼制、深加工、黄金文旅完整产业链条。

土地资源

根据烟台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烟台市有耕地353130.94公顷(529.70万亩),园地331512.40公顷(497.27万亩),林地287809.40公顷(431.71万亩),草地28559.83公顷(42.84万亩),湿地16955.78公顷(25.43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169.85公顷(304.7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8145.67公顷(57.22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5222.78公顷(112.83万亩)。

水资源

烟台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8亿立方米,地下水1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7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资源型缺水地区。

烟台市境内地表水主要是河流,2021 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 25.43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主要靠大气降水渗补,降水量年际分布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烟台境内地下水赋存空间分布不均匀,平原区大于丘陵区。据统计,境内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克/升,淡水资源量为11.49亿立方米/年,低山丘陵区含水层含水性弱,补给、排泄速,是地下水贫水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但多为滨海平原,生态功能脆弱。2021年末,全市平均地下水埋深为5.56米(据111处监测站数据统计),淡水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立方米。

林草资源

烟台市无原始森林,所有森林全部为封山育林和人工营造的次生林。现掌握境内有木本植物457种,其中乔木315种,灌木112种,藤本30种。全市共有用材林858公顷,防护林3040公顷,经济林1482公顷。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森林覆盖率36.3%,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599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675亩。

根据烟台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烟台市有林地287809.40公顷(431.71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63423.10公顷(245.13万亩),占全市林地的56.78%;竹林地59.70公顷(0.09万亩),占0.02%;灌木林地18730.77公顷(28.10万亩),占6.51%;其他林地105595.83公顷(158.39万亩),占36.69%。牟平区和栖霞市林地面积较大,二者之和占全市林地的36.60%。草地28559.83公顷(42.84万亩),全部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莱州市蓬莱区,二者之和占全市草地的33.57%。

海洋水产资源

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属、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现查明烟台市黄、渤海鱼虾类340多种,浅海和潮间带生物1044种,可利用的地方性和洄游性鱼类共计260多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烟台市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524种,其中哺乳动物30种,鸟类377种,爬行类15种,两栖动物8种,425种陆栖脊椎动物。烟台市现有国家级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2种,其中国家一级9种,包括梅花鹿、斑海豹、丹顶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包括夜鹭红隼戴胜等;省级保护动物51种。南山公园动物园内有80多种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多种,目前公园已成功进行了多种动物的繁殖,包括东北虎、狮、熊、河马属、孔雀、骆驼、狼、梅花鹿、马等。

植物

烟台市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资源1349种,其中木本和藤本植物70科457种,草本植物120科742种,栽培植物(不包括观赏植物)150种。烟台市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国家二级6种。烟台市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林、刺槐林、枫杨赤杨林、杨树林和竹林9个种类;灌丛植被有栎类、胡枝子、杜鹃灌丛、鹅耳枥灌丛、坚桦白檀灌丛、牛奶子灌丛、胡枝子灌丛、绣线菊灌丛、紫穗槐灌丛、多枝柽柳灌丛9个类型。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内共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6种,模式植物9种。

生态功能区

截至2023年,烟台市市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8个、市级3个。

昆嵛山保护区

昆嵛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4.16平方千米,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共有野生动植物2429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265种,野生动物11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6种,模式植物9种;野生动物11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0种,模式动物3种。珍贵野生中药材灵芝天麻种群数量逐年扩大;消失多年的原生万蟹楼大闸蟹等湿地生物重现河道;近期野外监测还发现了野生梅花鹿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长岛县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海洋文明生态示范区和国家海洋公园、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十大旅游强县,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型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年途经候鸟320多种、120多万只,栖息海豹400余只,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旱灾

旱灾是烟台境内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旱灾一年四季均有,以夏、秋、春为主,灾情遍及全市,以莱州市、长岛、莱阳市招远市海阳市芝罘区牟平区蓬莱等地为重。1977-2002年中,有19年出现大面积严重早灾,其中1977-1985年、1997-2002年连续出现。全市因干早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825.8万公顷,成灾425.2万公顷,绝产72万公顷;造成城市供水和农村人畜吃水困难。1978-2002年,全市国家投入抗早经费4106.9万元。

涝灾

烟台市涝灾多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底,招远、莱州、莱阳、栖霞市灾情较重,蓬莱、海阳、福山、牟平次之。1978-2002年,烟台市出现18次较严重涝灾,累计洪涝受灾面积59万公顷,成灾面积33万公顷,绝产10.6万公顷。

风灾

烟台市属风灾多发区,并伴有涝灾和雹灾。每年4-12月均有风灾发生,以5-8月为多发时段,发生率61.5%。域内风灾沿海多于内陆,以蓬莱市最多,长岛、龙口市招远市、牟平、莱阳市莱州市次之。1978-2002年,共风灾出现26次,年均1次。

雹灾

烟台市除长岛县外,其他市、区均出现过雹灾,以栖葭市出现最多,牟平区、招远、莱阳、海阳市、龙口次之。1978-2002年,境内发生冰雹灾28次,其中1979年、1982年各5次,1991年3次,2002年4次。年内雹灾时段,5-6月出现11次,占总数的39.3%;7-8月4次,占14.3%;9-10月13次,占46.4%。日内雹灾出现时段多在12-17时。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烟台市下辖5个区、6个县级市。政府驻地烟台市莱山区芙蓉路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烟台市常住人口703.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23%,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596295人,占50.64%;女性人口为3505821人,占49.3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58。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59498人,占12.10%;15-59岁人口为4419131人,占62.2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23487人,占25.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87136人,占18.12%。

民族

烟台市共有民族48个,汉族为烟台市主要民族。除汉族外,烟台市有47个少数民族,以满族回族朝鲜族为主体,主要分布在芝罘区、开发区、莱山区等经济发达的县市区。

语言

烟台方言属胶辽官话,辽东半岛地区的方言很受烟台话的影响,尤其是大连市丹东市等地区的方言,与烟台话非常相似。从语音特征来看,烟台方言词里有而普通话词里没有的声母包括4个。烟台方言词里有而普通话词里没有的韵母包括7个。烟台方言词有三个调类,比普通话词少一个调类。

宗教

烟台市是山东省宗教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截至2023年8月,烟台市共有翠屏拜佛堂、佛兴禅寺等14个佛教活动场所。

经济

综述

烟台市为海洋强市,省级以上海市洋牧场示范区46个,其中国家级20个;海洋牧场总面积140万亩;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6256.97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11.78万标箱。烟台市下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以及长岛县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第三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3.4%。

2022年,烟台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515.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2.5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022.2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831.09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构成为6.9:42.3:50.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581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国。

2023年,烟台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162.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6.19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278.2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187.98亿元,增长6.1%。

2024年1月22日,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省长周乃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烟台成为山东省第3个GDP突破万亿级城市。

第一产业

烟台作为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拥有葡萄苹果等特色农业。烟台市是我国葡萄酒之乡,葡萄酒年产量7.1万吨,分别占全国、全省的17.3%和97.3%。烟台苹果年产量600万吨,年出口6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8.1%、97.4%,品牌价值150亿元,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莱阳梨烟台大樱桃龙口粉丝鲁花花生油龙大集团品等久负盛名。

2023年,烟台市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312.8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85.87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26.01亿元,增长12.4%;牧业产值229.25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373.54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8.21亿元,增长6.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46万公顷,粮食产量189.41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8.3万吨,水产品产量193.08万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29%,农业机械总动力825.45万千瓦。

第二产业

烟台市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发祥地,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北极星、三环等百年老字号企业驰名中外。烟台市工业门类齐全,涵盖国民经济工业大类41个行业中的37个,上市公司61家,2023年将形成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2个2000亿级,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4个千亿级,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

2022年,烟台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481.35亿元,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71.25亿元,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6.62亿元。

第三产业

烟台市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占比较高,主要由金融业、现代会展业、工业设计产业、交通物流业、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和批零业构成。烟台市有市金融机构186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54家,证券规模达到15112亿元;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78家,其中5A级3家、4A级24家、3A级43家、2A级8家;全市拥有3A级以上景区7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处、省级旅游度假区7处,举办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烟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等各类会展活动101场,获评“2022年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

2022年,烟台市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31.09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烟台市下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烟台开发区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2019年8月成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2022年6月9日正式更名为烟台黄渤海新区。烟台市黄渤海新区是山东省四个省级新区之一,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辖3个街道、1个镇,常住人口45.7万人。陆域面积499.4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48.68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1.3公里,叠加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中韩产业园等国家级战略。黄渤海新区现有市场主体6.9万家、规上企业469家、高新技术企业540家、上市企业13家,形成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600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烟台市全年研究生招生3368人;在校研究生9648人;毕业生2128人。普通高校16所,本专科招生9.48万人;在校生27.78万人;毕业生8.1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9所,招生1.61万人;在校生4.9万人;毕业生1.4万人,。普通高中46所,招生3.0万人;在校生8.8万人。普通初中230所,招生5.22万人;在校生21.07万人。小学288所,招生6.02万人;在校学生30.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招生528人,在校学生2772人。幼儿园958所,招生4.68万人;在园幼儿18.34万人。

烟台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于1984年建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学校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原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原山东省水产学校并入烟台大学。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20年学校获批项目博士后招收资格,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法学、药学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

鲁东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市。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亿元。学校现有主校区、南校区、八角湾校区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亩,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在校生3.1万余人。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是学校设在山东省的一所教育科研机构,坐落于山东省烟台市。研究院校园占地1583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3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运动场馆、办公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及各类配套设施。目前,烟台研究院教职工263人,其中专职教师178人,中高级以上职称占98.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3.15%。在校生共3290人,其中本科生1929人,硕士研究生849人,第二学士学位学生512人。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医疗卫生机构共5993所。其中,医院19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32所。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84元。6家县医院已全部达到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三级医院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省提升标准、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占比分别达到96.05%、32.2%、92.11%、100%,社区医院建设实现区市全覆盖。

烟台市顶医院始建于1890年,经过1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烟台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也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山东大学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获评A+级,在全国排名第52位。目前,医院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000张,在岗职工6000余人,设有50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医院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5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项,省级课题82项。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始建于1860年,2009年3月,经中法两国政府批准增加“烟台中法友谊医院”为医院第二名称,成为中法两国建交50多年来两国政府唯一批准的技术合作医院。2009年9月,烟台市职业病医院(肿瘤医院)、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整建制并入,现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同时是涉外定点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设有32个党群行政职能科室,77个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总数2962人;医院编制床位2300张,年门诊量116余万人次,出院病人9.6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3.7万人次。医院现有三个院区,分别是位于莱山区科技大道的东院区、芝罘区解放路的北院区和机场路的南院区,总占地237.71亩。医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妇幼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市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医疗网络安全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山东省病理质量控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全年财政性科技投入32.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5%。年末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7家。年末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19家,其中国家级1家。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24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全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869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专利)188件。年末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889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9.56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全市文化系统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年末拥有县级以上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10个,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635场次,新建体育场地设施104处,全市体育健身器材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区范围建成15分钟健身圈。参加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获得金牌总数(434枚)第三名、优秀运动员组(235枚)第二名,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烟台籍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共获得7个世界冠军。

社会保障

2023年,烟台市政府发放的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168元。失业金领取标准每人每月1980元/1809元(海阳市、莱阳、栖霞执行低标准,其他区市执行高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1001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为722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80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为552元。共有社会福利机构248个。其中,养老机构(含敬老院)245个,救助管理机构1个,SOS儿童村1个,儿童福利院1个。机构养老床位4.36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2.08万人。共建有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1882个。全年福利彩票销售9.79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3.02亿元。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2038.93万元,发放救助款物1374.8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46万人次。全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7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2万户。集中解决了330多个小区房屋产权“办证难”问题,惠及8.4万户群众。

人居环境

2021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16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6%,市区空气质量连续4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1.8%,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2023年末,烟台市森林覆盖率16.44%,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25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914亩(含人工更新)、退化林修复911亩。全市现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8个、市级3个;森林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3处、市级7处;湿地公园7处。

交通

综述

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公路总里程19819.7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68.05千米。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6256.97万吨。年末公交运营车辆4291辆,运营线路431条,年客运量20772.68万人次。年末运营出租汽车5414辆,年客运量6241.57万人次。

公路

烟台市以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荣乌、威青、烟海、龙青、蓬栖、文莱高速公路和国道204、206等高等级公路为主框架,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网基本形成,文莱高速公路于2020年9月30日通车运行。

2022年,G18荣成-乌海高速公路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G18荣乌高速威海至烟台—海阳高速公路段改扩建、栖霞市莱州市等高速公路项目全力提速,S304烟招线烟台开发区小谭家至蓬莱界改建等普通国省道项目加快实施。全市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改造里程2084.6千米,改造桥梁49座,实施村道安保工程1200.5千米。

2023年末,烟台市公路总里程19886.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8.05公里。

铁路

烟台市共有铁路干线5条,分别为蓝烟铁路大莱龙铁路桃威铁路青荣城际铁路龙烟铁路,并有1条海上铁路轮渡烟大铁路轮渡。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19条,铁路客运站11个,铁路货运站9个。截至2021年底,烟台市境内铁路运营总里程约600千米,其中高速铁路1条(青荣城际铁路),运营里程178千米;普通铁路5条(蓝烟铁路、大莱龙铁路、中铁渤海轮渡、龙烟铁路、桃威铁路),运营里程419千米。

2022年3月,潍烟高速铁路全线首条超过1千米的隧道-刘家隧道顺利贯通;4月,跨沈海高速特大桥连续梁提前23天顺利合龙;7月,全线最大跨度连续梁成功转体;11月,潍烟高铁成功跨越青荣城际铁路,全线首个大跨度无现浇段转体梁成功转体;12月,莱州站招远站,以及位于黄渤海新区的烟台西站,三座主体站房封顶。截至2023年1月,潍烟高铁(烟台段)累计完成投资180.15亿元,其中2022年完成83.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9%。莱荣高速铁路(烟台段)累计完成投资66.2亿元,其中2022年完成34.0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2%。两高铁隧道工程、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加快推进无砟轨道等工程施工。

航运

烟台市境内共有909千米海岸线,是山东省三大港口、全国沿海25个重要枢纽港口和“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十强。目前,全市生产性泊位242个。航道条件不断改善,芝罘湾港区拥有20万吨级航道,西港区拥有30万吨级航道,可停靠世界最大的矿石船,龙口港区拥有10万吨级航道,莱州港区拥有5万吨级航道;港口锚地持续完善,烟台港已拥有31个锚地,分布于8个港区(除蓬莱西和长岛港区),涵盖引航、检疫、候泊、避风、过驳等多种功能,基本能够适应港区发展。现已形成铝矾土、油品、集装箱、矿石四大特色物流体系。

2022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突破400万标箱;新增航线38条;新增客户和合作伙伴800余家。2022年,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钢引桥全线贯通,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和原油码头二期外接管线工程完成建设。龙口港区南作业区航道工程、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码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均超过年度计划的95%;龙口港区南作业区6#-7#液体化工泊位工程已顺利开工。

航空

烟台市现有民用运输机场1座(烟台蓬莱国际机场),通用机场1座(蓬莱沙河口通用机场)。

2015年,烟台市建成启用蓬莱国际机场,该机场为4D级兼顾4E级,是山东省三大干线机场之一,航线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哈尔滨市杭州市郑州市西安市沈阳市大连市天津市首尔特别市台北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内外城市航线。2023年暑期以来,烟台机场新开了大同市西宁市邯郸市张家界市、长白山等新兴旅游城市航线,整个暑期增加超过1300班。同时,在开通新加坡航班的基础上,还加密了烟台至仁川的客运航班。7月份烟台机场旅客吞吐量近90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据初步预测,2023今年春运期间,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将完成航班起降7100架次,其中客运航班6700架次、货运航班400架次;预计运送旅客60万人次,日均1.5万人次。今年春运烟台国际机场将与全国54个城市保持稳定通航,计划执行出港航班约4500架次,与去年同期航班投放总量增长77.9%。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公交运营车辆4291辆,运营线路431条,年客运量20772.68万人次。年末运营出租汽车5414辆,年客运量6241.57万人次。2023年,烟台市新增公交线路17条、优化调整29条,覆盖公交线网盲区达109.6千米,惠及35万人口。

人文

综述

烟台是全国著名的“京剧之乡”“鲁菜之乡”“田径之乡”“书法之乡”,形成了沿海渔民、果农蚕民、饮食宴请、婚姻嫁娶、生死礼仪、岁时节令等日常生活民俗风情,创造了玉雕、刺绣、剪纸、戏曲、踩高跷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工艺、美术和曲艺;结合传统年节时令,创造产生了庙会、渔灯节、花灯会等民俗活动,海阳大秧歌、莱州蓝关戏、胶东大鼓和“八仙过海传说”等1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台市及9个县市区入选第三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建有35家博物馆,14家文化馆、15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78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家公共图书馆、42家城市书房(屋)、4382家农家书屋。首个“双演”期内,烟台市推动创作文艺作品70余部(件),开展巡演400余场,有效扩大文化消费、丰富文化供给。

文物古迹

综述

烟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数量多、种类全,拥有超过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6月5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申报的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典型案例获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烟台市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修缮工程在第一届成功入选山东省优秀革命文物保护工程,罗山班仙洞建筑群等9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莱州吕村遗址被评为山东省“五大重大考古发现”。截至2023年,烟台市博物馆有珍贵文物一级84件/套,二级1592件/套,三级9654件/套,是山东省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类别涵盖书画、瓷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钱币、杂项、近现代文物文献、自然标本等三十余个门类,尤以书法、绘画和瓷器为特色。

戚继光墓

戚继光墓位于蓬莱区南王街道办事处芝山南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城区约10公里,墓地前为山间小盆地,周围系山地丘陵,植被茂盛,环境幽静。戚继光墓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坐北面南,为青砖发券穹隆顶墓,由墓门、墓道、前室、后室组成。据清代《蓬莱县志》记载,自戚继光曾祖父戚祥即袭登州卫指挥,至戚继光凡七世,皆葬于芝山之麓。1966年秋,芝山林场工人施工无意中挖开戚继光墓。1967年,芝山林场工人挖排水沟时发现了戚继光墓志,墓志由盖和底两部分组成,盖为篆书,为兵部侍郎汪道昆所书《特进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孟诸戚公墓志铭》,底为小楷,刻有戚继光生平事迹,现藏于烟台市博物馆

邱家庄遗址

邱家庄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山区门楼镇邱家庄村,主要分布于村北丘陵台地,现已探明遗址堆积分布总面积约42400余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56年,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邱家庄遗址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是胶东半岛地区典型的贝丘遗址聚落之一,是确立胶东史前文化谱系的重要环节,其文化属性被有的学者称为“邱家庄类型”或“邱家庄时期”,为胶东新石器文化四大时期之一;邱家庄遗址也是研究胶东早期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难得的科学地点,为研究胶东贝丘聚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生业形态、人地关系及其演变态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有着重要的环境考古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述

烟台市以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为内涵,形成了沿海渔民、果农蚕民、饮食宴请、婚姻嫁娶、生死礼仪、岁时节令等日常生活民俗风情,创造了玉雕、刺绣、剪纸、戏曲、踩高跷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工艺、美术和曲艺;结合传统年节时令,创造产生了庙会、渔灯节、花灯会等民俗活动。其中,胶东半岛大鼓、海阳大秧歌、蓝关戏、长岛渔号、八仙传说、胶东全真道教音乐、八卦鼓舞、螳螂拳、莱州草编、掖县滑石雕刻、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渔灯节、烟台剪纸等13项烟台民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岛渔号

“长岛渔号”源于砣矶岛,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砣矶岛上的大风船达300多只,系风帆时代的一支海上劲旅,涉及到整个渤海和北黄海沿岸。“长岛渔号”以吆喝、呐喊和领合叫唱为演唱形式,是渔民长期从事海上劳动创造的歌曲,无任何乐器伴奏、原生态的喊唱方式,调式主音以“宫”“征”为主。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枪、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组成;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或戏曲杂扮者。海阳大秧歌演出程序分为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七个步骤。随着历史的发展,耍小场、跑阵式这些气氛热烈的表演程序上升为秧歌表演的主体部分。

蓝关戏

莱州境内的蓝关戏是高腔系统的一个古老剧种,是弋阳腔在莱州的后裔。唱腔是蓝关戏音乐的主体,蓝关戏常用的唱腔曲牌有:高腔、平腔、悲腔、老腔、昆调、赞子、哭五更、说书调等。据不完全统计,蓝关戏的剧目有近百出之多。剧目的来源,一部分是根据我国元末明初的古典章回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另一部分是根据《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主要叙说了八仙的传奇故事),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

习俗

胶东花饽饽

胶东半岛花饽饽源自民间,是胶东妇女根据生活习俗、节日、地域特色,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有“圣虫(神虫)”“花馍”“巧饽饽”等名称,广泛运用于新年、婚嫁、祝寿、百岁、七巧、上梁、祭海等胶东习俗中。胶东花饽饽习俗历史悠久,历史上主要分布在烟台市区、栖霞市龙口市(今龙口)、招远市、掖县(今莱州市)、蓬莱等地,至今仍流传于烟台市区、莱州、蓬莱、龙口、招远、栖霞、牟平区及周边地区。烟台本地花饽饽有其独特的制作技艺,整个制作过程使用的是刀、剪、笔等实用工具和自配颜料,一般经过揉面、做型、“醒饽饽”、大锅蒸制以及凉透上色、装摆插件等程序和环节,精心制作而成。

烟台面塑

烟台面塑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根据《全本史记》记载,秦始皇历史上就曾经三次来到烟台的芝罘岛,拜祭神灵,祭祀用的供品中就有用小麦面粉制作的牛、羊、猪等,首开烟台面塑的先河。其后,烟台民间也多模仿用牛、羊、猪等动物面塑来奉祀祖先。烟台面塑取材广泛,色彩明快,题材既有传说中的《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间传说,也有《杨门女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故事。

渔灯节

渔灯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或十四,这一天,所有的渔民都是集体出门,高举鞭炮,边走边放,还抬着盛满供品的“柳斗”。“柳斗”里边装着猪头、香饽饽以及当年打上来的最大的鱼,还有酒菜、供香、佛蜡、烧纸等物品。猪头上必须有猪血洒在上面,意为“发血财”“挂彩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作为世代相传的习俗,如今的祭海仪式虽然仍是海边渔家最重要的节日,但祭海活动却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们崇敬海洋、欢兆丰收、祈福平安的群众性民俗活动。

地方特产

烟台大花生

烟台大花生,是山东省烟台市特产,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烟台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2.5毫米,适宜种植花生。烟台大花生的特点是果型大,最长者达7厘米;籽粒饱满,百仁重达200克-240克;果皮洁白,色泽鲜艳,香脆可口。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烟台大花生”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福山大樱桃

福山大樱桃山东省福山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福山大樱桃优质高产,成熟早,营养价值高,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福山大樱桃果实个大、外观艳丽,单果重一般在8克以上,颜色分为红、黄、紫等,晶莹透亮,色泽诱人。2008年1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福山大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莱阳五龙鹅

五龙鹅又称豁眼鹅、疤拉眼鹅,原产山东省烟台莱阳一带,是目前世界上产蛋量最高的鹅种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小型鹅良种。该鹅为小型白鹅,产蛋量高,早期生长速度快,该鹅的原产地为烟台地区莱阳东五龙河流域。这一地区河流、水库和池塘较多,气候温和,为五龙鹅的形成与生长繁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桑岛刺参

桑岛刺参,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桑岛鲜刺参体形肥满,呈圆筒状,刺参参体背面稍隆起,上有4-6行整齐挺直的圆锥形肉刺,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体宽3-6厘米,体表鲜亮呈现深褐色或黄褐色,色泽较均匀,具有刺参特有的气味。桑岛刺参科口感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13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桑岛刺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风景名胜

综述

1998年,烟台市入选全国54个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烟台下辖的蓬莱区海阳市龙口市栖霞市莱州市招远市等县市紧随其后先后创优成功,长岛县也成为首批全国旅游强县。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共有旅游度假区国家级3处、省级7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81处,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3处、AAAA级旅游景区20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55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9家。各类旅行社249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20家。

南山旅游景区

南山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龙口市东江街道南山工业园。景区分为宗教文化园、历史文化园和东海旅游度假区三大部分,其中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等为晋、唐遗迹,石泉寺(今南山禅寺)有"黄县三观八寺之首"的美誉。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按朝代顺序建设的历史文化园,融中华上下五千年建筑美学、历史文化、吉祥文化、民族文化和园林艺术于一体,宛如一部鲜活的中国通史,全面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姿多彩,是青少年研学旅行、校外教育、亲子体验、社会实践、户外拓展的理想之地。景区先后获得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中国自驾游首选目的地、山东省服务品牌、山东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烟台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打造了"福寿南山,祈福圣地"旅游文化品牌。

蓬莱阁景区

蓬莱阁景区位于烟台市蓬莱区北关路1号,占地5.8平方千米,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既是东方神仙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蓬莱的城市地标和文脉根基。蓬莱阁景区自1980年开放,如今发展成为以蓬莱阁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以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为底蕴,以山、海、城、阁为格局,戚继光纪念馆登州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田横山、三官庙等景点为点缀的综合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胜地。主体建筑蓬莱阁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烟台三仙山·八仙过海旅游景区

三仙山风景区位于烟台市蓬莱区仙境路8号、9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蓬莱是东方神仙文化的源头,在山海神话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被视作神仙居住的地方,秦皇汉武曾数次到此访仙求药,仙山文化落地生根,孕育了无数的神话故事,三仙山因而得名。八仙过海景区就是当年八仙飘洋过海的出发地,这里三面环海一面陆连,形如宝葫芦横卧在大海之上,是目前中国最大最美的海上园林。景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视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经典佳作。

金沙滩海滨公园

烟台金沙滩海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北部海滨,东起河滨路,西至南京大街,南到海防林南侧,北到潮水线。沙滩长15000米、宽60-180米,夏季海水水温为25℃左右,是我国最优良的天然海滨浴场之一,素有"北方第一海滩"的美誉。

养马岛旅游度假区

养马岛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烟台东15千米。养马岛历史悠久,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在此饲养御马,并封为"皇家养马岛",养马岛因此得名。养马岛西端水深浪小,天然良港。岛上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岛四周盛产海参、扇贝、鲍鱼、对虾属牡蛎科、天鹅蛋等海产。岛上建有各类宾馆、休养中心40多座,天马广场、赛马场、海滨浴场、海上世界、御笔苑等大中型综合娱乐景区点15处,形成以海滨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辅以观光浏览秦汉文化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嵛路1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依托昆嵛山林场建立,总面积726公顷,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山东半岛东部最高峰,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已开放石门里、九龙池、无染寺、烟霞洞、岳姑殿五大景区。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1992年,位于烟台芝罘湾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老厂址(芝罘区大马路56号)。博物馆由酒文化广场、馆内展厅、百年地下大酒窖和1892红酒馆组成。张裕地下大酒窖是亚洲最古老的酒窖,建于1894年,已被公布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入选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位列十佳名单第一位。

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座落在"栖霞市"山东省栖霞市霞光路庄园南街6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拥有房产五千五百多间,土地六万亩,册岚十二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四百八十多间,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庄园建筑工艺独特,具有"三雕""六怪""九绝"之艺术特色,被誉为"传统建筑之瑰宝"。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

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位于栖霞市桃村镇西首,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760亩,坐落在被称为胶东屋脊的栖霞县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陵园内有各种纪念建筑物311处,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建成最早、纪念抗战烈士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抗战烈士陵园。英灵山前麓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并以专刊形式简介了胶东半岛抗日战争历程及十余位胶东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自纪念堂后拾级而上,历经八百三十五级台阶直达英灵山顶峰,便是呈六角形的高耸入云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陵园内收录20850名烈士英名,安息着包括胶东抗战时期党政军领导人理琪、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等著名抗日英雄。

杨子荣纪念馆

杨子荣纪念馆位于杨子荣的家乡牟平区峡河村东山,总占地面积110亩,主要包括纪念馆、纪念广场、追思大道和纪念林、纪念碑林5个部分。作为烟台市牟平区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品牌,大批高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杨子荣纪念馆列为红色教育基地,2021年6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杨子荣纪念馆为红色研学基地。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荣誉奖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