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麻蜥 :年产多窝卵的小型昼行性蜥蜴

更新时间:2024-09-20 22:37

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英文名:Ordos Racerunner,别名:麻蛇子、四蛇子、华北麻蜥、蛇蜥;属有鳞目(Squamata),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为小型蜥蜴,体、尾细长而扁平。体长10~15 cm,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吻尖长;额鼻鳞2对,呈三角形;眶下鳞3枚伸入唇鳞之间,但未达口缘。背面黄褐色或浅褐色,背上及肋部有数行纵向排列的白色圆斑,圆斑周围镶黑褐色边;背部被有突起的粒鳞。体两侧各有一道深褐色纵带;四肢五(指)趾,具爪;每侧有股窝9~12个,股窝之间有鳞6~8枚。腹面黄白色。尾除基部腹面不被鳞外,皆被有强棱鳞。雄性繁殖期沿颈部至体侧有一绯红色纵纹,尾基部明显粗于雌性。雌性繁殖期腹部较雄性更膨大。幼体尾部呈蓝灰色,随年龄增长,在1个月后逐渐褪去。

仅分布于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北至阴山山脉,西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向南至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一线,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和江苏南部。主要在海拔200 m~1000 m的草原地带、低山丘陵,喜欢栖息于多岩砾山坡阳面,植被稀疏的荒山坡乱石间、草丛中。

亚种分化。

种群数量稳定。2000年,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定山地麻蜥为无危(LC)。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定山地麻蜥为无危(LC) 。

形态特征

小型蜥蜴,体、尾细长而扁平。体长10~15 cm,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吻尖长;鼻鳞3枚,鼻上鳞最大;额鼻鳞2对,呈三角形,互相连接;眶下鳞3枚,中间一枚最长,表面有弧形突起,伸入唇鳞之间,但未达口缘。背面黄褐色或浅褐色,但在不同环境下体色会有差异(可以通过改变体色来调节对光线的吸收, 进而来调节体温;利于躲避敌害和觅食),背上及肋部有数行纵向排列的白色圆斑,圆斑周围镶黑褐色边;背部被有突起的粒鳞。体两侧各有一道深褐色纵带;四肢五(指)趾,具爪;每侧有股窝9~12个,股窝之间有鳞6~8枚。腹面黄白色,腹鳞为长方形、呈覆瓦状斜行排列。尾除基部腹面不被鳞外,皆被有强棱鳞。

雄性脊背正中有一列较短黑斑,股后缘有白斑,繁殖期沿颈部至体侧有一绯红色纵纹,尾基部明显粗于雌性。雌性繁殖期腹部较雄性更膨大。幼体尾部呈蓝灰色,随年龄增长,在1个月后逐渐褪去。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北至阴山山脉,西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向南至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一线,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和江苏南部。

亚种分化,仅指名亚种Eremias brenchleyi (Günther, 1872)。

栖息环境

分布于海拔200 m~1000 m,常在草原地带的砾质沙地,低山丘陵,多岩砾山坡阳面。多栖息于植被稀疏的荒山坡乱石间、草丛中,调查显示人迹罕至、又有较多呈掩埋状态石块的山上,才有较多的麻蜥属,而植被状况对山地麻蜥的数量相对影响较小。

行为习性

觅食行为

捕食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有昆虫纲甲壳亚门蛛形纲多足亚门等。捕食种类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盛夏季节,多以蜂、蝇、蚊、虻等为主;秋季多见捕食大叶蝉科东方黏虫、蝼蛄、金针虫瓢虫、蚂蚁等。捕食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栖息地半径10 m。用嘴捕捉地面或者低飞的昆虫,也会用前肢挖取地下的无脊椎动物食用。会在肝脏和腹脂肪体以脂肪形式储存能量,供食物匮乏时,维持各种生理活动。

筑巢行为

非冬眠期,一只麻蜥属占据一个洞穴。巢穴多营造在阳光能较长时间照射到的山顶及山坡上部(多在南坡和东坡区)的小型岩石下凹与土壤衔接处的土缝中(石体的一部分在土中)。穴口多朝向东南,少数巢穴有两个出入口;穴道呈“T”字、“L”或“干”字形,道径1~1.5 cm,道深15~20 cm,穴内均有个稍微“开阔”一些的地方;穴内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当穴内有个体居住时,穴口有新鲜、色深的土粒,是山地麻蜥挖掘洞穴时刨出的。

节律行为

昼行性,多在天气晴朗、阳光照射强烈的时间外出活动,阴天时活动强度低。

夏季天气炎热时,活动时间开始得早,结束得晚。随着日照市时间缩短,活动开始时间逐渐推迟而结束时间逐渐提前。

冬眠,通常在9月下旬入蛰,次年三月末结束冬眠,雄性晚于雌性入蛰,早于雌性出蛰;冬眠时每个巢穴通常会有1~3只个体。一般在向阳、背风的山地缓坡地段处自然形成的土穴、小洞或岩石缝隙处冬眠。冬眠期间的晴天,一般气温在6℃以上,地温在10℃以上时,雄性麻蜥属会暂时苏醒,并出窝活动一段时间,并且会在中午前后伏在洞口晒太阳。

断尾及尾再生

被捕捉时,只要触动其尾部,尾部便会自动切断。离体的尾巴会不停地左右弯曲摆动,摆的时间和断尾长短成比例。再生尾比原生尾短,早期呈蓝色,为肌肉组织;表面鳞化后,中央有一条白色椎骨,尾骨不分节,表面光滑柔软,有髓腔无脊髓,能断裂。

其他习性

性敏锐,行动迅速,转弯变向十分迅速。爬行时不时停止或突然加速,对周围环境变化敏感、警惕性高,遇到紧急状况,迅速逃入洞穴躲藏或钻入草丛中隐蔽;被追逐但无藏身之处时,可以在高速爬行中突然转向,然后再继续爬行。并且在受惊窜逃时,山地麻蜥很少逃回巢穴,有“护洞”行为。适宜活动的温度约30~37 ℃,酷热时隐藏在洞中或者阴凉处休息。

生长繁殖

求偶及交配

繁殖期为3~7月,4~5月为交配产卵期。雄蜥追逐雌蜥,并咬住雌蜥强制交尾,雌蜥会侧身咬住雄晰颈部,以加强交配时牢固性,交尾时长约30分钟。繁殖期雄性明显多于雌性,雄性无定居点,活动范围较大。而雌性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常于有空隙的大石块周围活动,稍有响动,会立即钻入石缝中。

产卵及孵化

交尾后,雌性会在约25~28天后产卵,总在傍晚19:00左右产卵。雌性会在大石块下的松土处挖洞产卵,用嘴及前肢挖土,后肢向后推土,洞深约10 cm,呈“T”形。年产多窝卵,窝卵数3~5枚,卵为椭圆形,白色革质。

孵化最适温度是30℃,孵化时长约50天。最适温度孵出幼体的运动能力较强,而在较高温度下孵化时,孵化时间缩短、幼蜥的体长较小。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种群数量稳定。

保护级别

2000年,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定山地麻蜥为无危(LC)。

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定山地麻蜥为无危(LC) 。

近种鉴别

山地麻蜥色斑、习性与丽斑麻蜥相像,曾被认为是丽斑麻蜥的一个亚种,并且其整个生态分布区域和丽斑麻蜥相重合。但山地麻蜥尾较长,体两侧各有一道深褐色纵带;雄性繁殖期体两侧具一道绯红色纵带;幼体尾部呈蓝灰色,随年龄增长逐渐褪去。眶下鳞伸入唇鳞之间未达口缘。

参考资料

Eremias brenchleyi.Iucn red list.2023-04-28

..2023-04-28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_名录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3-04-28

物种评估与保护.especies.2023-04-28

Eremias brenchleyi.ITIS.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