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眼属 :山龙眼目山龙眼科

更新时间:2024-09-21 01:00

山龙眼属(拉丁学名:Helicia Lour)隶属于蛇根草属科,是一属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叶柄长,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辐射对称两性,花丝短,花药椭圆状,药隔稍突出,子房无柄,胚珠2颗,倒生。坚果,膜质种皮,子叶肉质。该属约11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中国有17种,产西南部至台湾,海南省尤盛。该属模式种为小果山龙眼(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稀近对生或近轮生,全缘或边缘具齿,叶柄长或几无。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枝上,稀近顶生。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梗通常双生,分离或下半部彼此贴生;苞片通常小,卵状披针形至钻形,稀叶状,宿存或早落;小苞片微小;花被管花蕾时直立,细长,顶部棒状至近球形,开花时花被片分离,外卷;雄蕊4枚,着生于花被片檐部,花丝短或几无,花药椭圆状,药隔稍突出,短尖;花粉粒外壁近平滑;腺体4枚,离生或基部合生,或具环状或杯状花盘;子房无柄,花柱细长,顶部棒状,柱头小,顶生,基生胎座或侧膜胎座,胚珠2颗,倒生。坚果,不分裂,稀沿腹缝线不规则开裂,果皮革质或树皮质,稀外层肉质、内层革质或木质(我国不产);种子1-2颗,近球形或半球形,种皮膜质,子叶肉质,上半部具皱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大洋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于西南至东南各省区。它们自然生长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印度支那、马来半岛直至新几内亚岛,南至新南威尔士州

分类历史

1790年,著名的植物学家João de Loureiro在他的著作《Flora Cochinchinensis》中将这个属描述为山龙眼属。该属的模式种是越南的山龙眼(Helicia cochinchinensis),模式标本是在越南的科钦地区采集的。属名源自希腊词“έλιξ”(élix),指的是花瓣,在开花时螺旋状地旋转或简单地卷曲。从1850年代到1860年代,著名的德国-澳大利亚植物学家费迪南德·冯·穆勒正式描述了几个新的澳大利亚种。在20世纪90年代,驻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植物学家唐·B·福尔曼收集了许多额外的物种,并在他为这两个地区撰写的权威植物志中正式描述了它们。

保护现状

在全球、国家和地区政府层面上,许多山龙眼属植物都面临灭绝的威胁,这一点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式认可。其中16种植物在全球灭绝方面被IUCN正式认定为“极度濒危”“濒危”“易危”或“近危”。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