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风 :原山西大学外语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5

常风(1910年9月26日—2002年4月11日),原名常凤瑑,字镂青,笔名常风、波等,榆次区人。1929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成为叶公超的高足。1933年3月在《新月》第4卷第6期发表处女作《那朦朦胧胧的一团》,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1933年夏在清华毕业后,先后执教于太原平民中学、北平艺文中学和中国大学文学系。1946年至1952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1952年后一直担任山西大学外语系教授。2002年4月11日在太原病逝。

个人作品

常风的作品散见于《大公报·文艺》《武汉日报·现代文艺》《国闻周报》《文学杂志》《中德学志》等。

1934年9月12日,经叶公超推荐,常风的第一篇书评《论老舍的》发表于天津市《大公报·文艺》,该刊编者沈从文在按语中说:“十年来中国新文学运动,就一般言皆以为创作小说成绩较佳。其中很有几个作家的作品,值得我们注意。但各种攫掠他人短论编成的某作家评传,与范围太过宽泛的某某论,常因编者态度与持论者态度使人怀疑,影响也就不甚良好。本刊希望此后常常能够登载些作品介绍。本期讨论老舍《离婚》集作者常风先生,任教职于太原市,批评态度与见解,皆可注意。”自此常风一发而不可收,评论过鲁迅、叶圣陶、茅盾朱自清、巴金、王统照、李健吾吴组缃萧军金克木等人的著作,其中一部分后来结集为《弃余集》(1944年6月北平新民印书馆初版)。

常风出版有文艺评论集《窥天集》(1948年5月上海正中书局初版)。1937年和1947年,常风还二度协助朱光潜编辑“京派”的重要刊物《文学杂志》,后来又撰写了怀念周作人沈从文、朱光潜、叶公超等人的长文,都是文情并茂,颇具史料价值。

人物评价

常风是“京派”文学的重要作家,在散文、文艺评论、比较文学研究和翻译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细腻精到的书评分析著称,文笔清新活泼,将鉴赏与评论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