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中国现代散文家

更新时间:2023-01-18 23:44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名自华,号秋实,1917年,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省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民国时期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生于东海县。1903年,全家搬扬州市。1916年两淮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及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同年与武钟谦结婚,生有两儿一女,于1929年武仲谦去世。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在此期间,创作了一篇早期广为流传的散文诗《匆匆》。1922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1923年,他又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年他还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散文创作的才能。从此以后,他便开始专心致力于写作散文。1925年,朱自清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同年朱自清写下《背影》发表在《文学周报》上。1931年,朱自清留学英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漫游了欧洲。回国后将旅欧历程写成散文,陆续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2年,从欧洲返国,与陈竹隐成婚,并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中文系教授会主席、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复员后,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市继任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讲授课程讲授古今文学,晚年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主义战士,拒领美国“救济”面粉,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50岁。朱自清的一生著作颇丰,在创作中严格恪守着面向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他的散文是面向人生的,用文学写人生是他写作的宗旨,这成就了他的散文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时他的散文对于创建白话散文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除了他的散文外,朱自清自身有着崇高的民族英雄气概,毛泽东主席称赞:“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父亲朱鸿钧,在东海县任承审官。两个哥哥在他出世前都夭折了,朱自清因此成了朱家的长房长孙,父亲朱鸿钧对他也就格外重视,望子读书成名,借苏轼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子取名自华,以后又号秋实。1903年,全家搬扬州市,在此长大、受教育、定终身,所以,朱自清说:“我是扬州人”。幼年初由父母启蒙课读,后入私塾读书。1912年就读于扬州两淮中学(后更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现江苏省扬州中学前身),除听讲做作业外,常读课外书籍,将家里藏书读光,又向外借阅。1916年中学毕业时,获品学兼优奖状,考取北京大学预科,寒假,与武钟谦结婚,后生有两儿一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第二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门本科(后改为哲学系),生活非常贫困,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1917年改名为“自清”,又借用《韩非子》中“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改字“佩弦”,以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奋发向上。1919年,朱自清陆续发表融合了中西方风格的《睡吧,小小的人》等白话文新诗,登上现代文坛。随后“五四”运动爆发,朱自清于1920年,加入“新潮社”;参与邓中夏发起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加入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担任第四组书记,在活动中同邓中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6月,朱自清提前修完学分毕业。

创作与工作经历

1920年8月,朱自清在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推荐下,回到扬州市,并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这是他一生服务于教育界的开始。1921年,朱自清因家境难以支撑学费和生活费,暑假,转至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秋,至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认识了叶圣陶,遂成终身的挚友;10月,因中国公学风潮,朱自清回到浙江一师,后与叶圣陶等人用写诗和教育投身到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晨光社”。1922年,年初朱自清到台州浙江第六师范教书;随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针对新诗界现象写了诗论《短诗与长诗》,鼓励诗人多写长诗,因此他于1923年创作了长诗《毁灭》,是以传统诗歌技巧酥酿而出的第一首长诗,被中原地区诗歌界誉为新文学中的《离骚》,也因此奠定了朱自清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1923年,朱自清由北京大学同学周予同介绍,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浙江省温州中学的前身)任国文教员,后又在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兼教公民和科学概论;10月朱自清回扬州市省亲,悉知好友俞平伯身在相距不远的南京,两人相约同游秦淮河,写下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传为中国文坛佳话。1924年2月创作出《绿》这样一篇早期散文的代表,体现了他散文创作初期的风貌;同年朱自清与叶圣陶、俞平伯、刘大白刘延陵白采丰子恺、顾颜刚、沈尹默,以及浙江一师的毕业生潘漠华、顾维祺等组织了“我们社”,编辑出版不定期文艺丛刊《我们的七月》;9月,夏丏尊先生来信邀请朱自清到白马湖春晖中学去教书;11月宁波市第四中学有信来给朱自清安排了课,朱自清从此往来宁波四中与浙江省春晖中学两校教书。在温州期间,是朱自清全面投入散文创作的开始,并尝试了小说的创作,其早期经典散文《温州的踪迹》,小说《笑的历史》等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1925年8月在俞平伯的推荐下,朱自清到清华大学大学任国文教授,初入清华,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此后二十余年间,他一直在清华(抗战期间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并从事学术和创作活动。清华大学为朱自清安排了住处(清华园北院16号西式洋房),安定宽松的环境给了朱自清更好的创作氛围,在这里他创作了《背影》《荷塘月色》两篇散文。散文《背影》,成为朱自清的代表作,也成为现代散文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朱自清在中国散文界名声大噪。1926年3月参加学生反执政府示威游行,亲眼目睹了“三·一八惨案”惨案”,后作《执政府大屠杀记》。1927年后退入书斋,潜心学术,一意教书。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29年1月小儿子出生;随后在大学首开“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中国新文学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该课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之滥觞;11月武钟谦病逝于扬州市家中。1930年,朱自清结识成都市女子陈竹隐,渐渐走出亡妻之痛。1931年,朱自清赴英国进修,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次年回国后就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和陈竹隐在上海结婚。其间著有散文集《你我》和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代表性散文作家。全面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大学南下昆明市,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兼师范学院国文学系主任。著有《经典常谈》《新诗杂话》《诗言志辩》,与叶圣陶合作出版《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偶》和《国文教学》。期间一直往返于昆明与成都市,坚持在抗战期间的教育和创作事业。

晚年经历

抗战胜利回北平市后,中国国民党发动内战,朱自清一方面投身民主运动,一方面抱病工作,特别是1946年7月,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杀害,使之彻底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嘴脸,冒着被害的危险,在成都参加了“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做了报告,介绍挚友闻一多的生平,无情地坪击了国民党的罪行,写下闻一多生平事迹并作文纪念。1947年领衔发表抗议北平当局任意逮捕人民书。1948年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期间出版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及书评集《语文零拾》,已编定未及出版的还有散文集《语文影及其他》。

1948年8月因胃穿孔进医院动手术,后因病情严重,逝于北京,享年51岁。

文学创作

代表作《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25年10月,是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的。朱自清说,“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写的是以八年前家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这“祸不单行的日子”为背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南京北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极是平常。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其中全文不过1500字,语言也平平实实,但是作者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给读者以极大的感染,令人历久难忘,以致有说是:“‘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

著作书目

以上内容未标明来源的参考资料来源于

创作特点

散文

在现代散文创作领域内,朱自清以其独具特色的散文创作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叙事散文主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他的散文抒情的特点是: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感情是他文章主题思想的根基,又是其作品内在联系的纽带。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对其景色的描绘,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三、缜密精巧的构思。在散文选材上做到了能收能放,收放有致,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切合主题;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其构思颇具匠心。如《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四、独特的语言艺术。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调用多种修辞手法,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在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抒情方面表现出了独特鲜明的美文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恒久的魅力,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诗歌

朱自清的诗作大多是抒写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探索人生道路的仿雀苦闷情绪,从中可以看到五四时期一部分追求光明的青年知识分子排何歧路的面影,但也有景仰革命和革命者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篇章。如《毁灭》描写了五四时期那些追求光明然而找不到正确道路的知识青年仿雀于“歧路”的苦闷情况。《笑声》《独自》《怅惘》等诗,对失去欢乐的叹,或是孤独枪的抒写,仍然是对光明的未来把握不住,对强大的黑暗势力又无可奈何的思想矛盾的表现,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

人物成就

文学创作及成就

朱自清留下的著作有26种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其中以优美的散文而享有盛名。

朱自清的主要散文集有《背影》《踪迹》《你我》等,其中又以《背影》影响最大;散文又主要分为:借景抒情型,他的这一类散文影响较大,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白水祭》等。其中《背影》《悼亡妇》,因写出的亲情尤为令人感动,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字”。叙事抒情型:如他写的《背影》《儿女》《给亡妇》《冬天》等。政论性记叙型:比如他写的《生命的价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航船里的文明》等。

朱自清作为“五四”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散文,就感情而言,似乎没有如痴如醉的激情;就文字而言,又几乎过于素朴简练。然而,当你透过那平平淡淡的文字,则感受到从平淡中见出神奇,在朴素自然中富有新意,总是能把抒情和写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把中原地区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化融合,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散文影响深远,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同时朱自清的新诗创作开始于1919年,尝试过多种形式的新诗,有抒情长诗,如《毁灭》;有表达哲理思索的散文诗,如《匆匆》;也有一地景物或抒写一时感受的小诗,如《光明》《煤》《灯光》《细雨》等,收入《雪朝》诗集和诗文集《踪迹》。他的的诗作大多是抒写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探索人生道路的仿雀苦闷情绪,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代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从中可以看到这时期一部分追求光明的青年知识分子排回歧路的面影,代表文学研究会这派诗人新诗的创作倾向,具有革命的教育意义。

学术研究

朱自清的学术研究包括:中国文学批评、古典诗学、现代诗学、歌谣学、语言学等方面。

在文学领域有两个研究方面,即中国文学批评领域和语言学领域。在中国文学批评领域,朱自清体现出客观的研究态度和理性的研究精神,他辩证地处理了源流、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重视文学批评的实际作用,并积极探索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道路。其中朱自清先生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将其中的重点内容从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的角度介绍给读者,奠定了“兴”研究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语言学领域,主要包括《文言白话杂论》(1934年)对白话文的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日人长濑诚《中国文学与用语》(1936年)的翻译,体现出朱自清在语言对比方面的研究方法,其目的都在于“新国语”的建设。

在诗学领域也有主要两个研究领域,即古典诗学领域和现代诗学领域。在古典诗学领域,朱自清全面学习古典诗词,确立了自己“多义”的古典诗学分析方法。《论诗学门径》(1931年)是他第一篇古典诗学论文。《诗多义举例》(1935年)运用西方最流行的新批评理论,分析了四首古诗,这是朱自清“意义学”在古典诗学的初步实践。在现代诗学领域,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共时性,十分关注新诗的发展前途,具体在理论建设与实践参与两方面,前者与新文学研究相接轨,如《新诗》《唱新诗》《中国诗的出路》;后者对具体的诗集批评,如《白采的诗》《燕知草·序》。在《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1935年)中,朱自清对新诗发展作了历史总结,写下的导言成为经典诗论,为后来多部文学史以及中国新诗史写作建立了诗学框架。

在歌谣学领域,朱自清断续在清华大学开设了关于中国歌谣的课程,对中国歌谣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进一步完善了《歌谣》讲义的体系。于1933年,在评介友人江绍原编译的《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的论文中朱自清明确提出了中原地区谣俗学(民俗学)建设的步骤与意义。

人物评价

毛泽东称赞:“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家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评价:“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教育家杨振声《朱自清先生和现代散文》中评价:“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

作家、文学家鲁迅评价朱自清的写法是“漂亮和缜密的”,“完成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满怀深情地评价朱自清这位大师,他说:朱先生在北京大学毕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去做,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2018发表的纪念文《于秋水长天处寻味》中评价朱自清,说他“犹如一泓平静的秋水,清澈、宁静、澄明”。

后世纪念

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故居始建于清代,占地约700平方米,是扬州市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和小公民示范基地,并作为名城保护的历史街区景点对外免费开放。

纪念邮票

1998年2月18日,扬州市集邮协会为纪念扬州籍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诞生百年之际,举办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由邮电部发行一套纪念邮票。

纪念文集

为了纪念朱先生对新文学创作和新文学研究的双重贡献,清华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学科编选了《远去的背影——清华大学中文系纪念朱自清新文学研究论文集》,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2年9月推出。

两岸共忆

2018年6月21日,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赴台省亲之旅暨学术研讨会——“追忆文学中最动人的背影”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举行。场外搭配朱自清故居情境展示,再加上文物复刻的重现、珍贵手稿,带领观众回顾了一代文学巨匠在岁月中留下的文学印迹和文化背影。

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研讨会

2018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和逝世70周年,从扬州朱自清故居到北京清华大学,甚至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朱自清教育文存》首发式于11月20日在京举行,此书是将他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重要贡献应该重新予以审视,深入研究朱自清教育思想,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权威参考文献,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读本。同年10月13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州市市委宣传部和扬州大学等共同主办的纪念朱自清先生120周年诞辰暨"朱自清的文化自信与文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

朱自清文学奖

2022年4月11日,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暨朱自清走进临海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台州初级中学举行。朱自清嫡孙、江苏省扬州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朱小涛发来视频致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