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合踝龙 :蜥臀目

更新时间:2024-09-20 17:33

并合龙(学名:Megapnosaurus,意为“大头蜥蜴”),原名“合踝龙”(Syntarsus),是腔骨龙科的一属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由于其学名已被一种鞘翅目的昆虫所有,故在2001年被三位昆虫学家更名为Megapnosaurus。然而,一些古生物学家并不喜欢这个名字,而这两个名称亦有使用。某些早期重建图将巨殁龙画成有羽毛恐龙,但实际上巨殁龙与其近亲可能都没有羽毛。

巨殁龙与腔骨龙属非常相似,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于1993年曾建议将巨殁龙与腔骨龙合并。然而,亚当·耶茨(Adam Yates)在2005年提出巨殁龙可能是腔骨龙的异名。在2004年,Michael A. Raath在两份论文中质疑巨殁龙是腔骨龙的异名的说法,他同时也使用原有的学名。

巨殁龙是一种体型中等的、轻型的、地栖、双足的肉食动物,可以长到2.2米(7.2英尺)长,重量可达13公斤(29磅)。

概述

恐龙名称:并合踝龙

拉丁文名: Syntarsus

恐龙体长: 3米

恐龙体重: 13千克

恐龙食物:肉食

生存年代:三迭纪晚期

生存地点:津巴布韦

恐龙种类:蜥臀目虚骨龙类

简介

并合踝龙是一种有趣的小恐龙,他体态均匀,并合踝龙非常像腔骨龙属,唯一的区别在于它的脚踝骨有些被溶合或连接在一起。有些科学家重塑的并合踝龙在其头部后部有一束羽毛。但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说明这一点。

中文名称(Chinese)→合踝龙

其它中文名称(Chinese【OTHER】)→坚足龙|并合踝龙

拉丁文学名(Name)→Syntarsus 发音(Pronounced)→sin-TAR-sus

体态

并合踝龙由鼻端至尾巴长约3米,重约32公斤。在津巴布韦的化石层中,就发现了30个合踝龙标本,故古生物学家认为它是群体狩猎的。它生存于2亿至1亿9千4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

并合踝龙是一类从其祖先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南美洲)扩展至世界各地的例子。这类小型的猎食者与早期的恐龙有同样的特征,由于在非洲及美国西南部发现其踪迹,估计它们在盘古大陆时期就已经由一大洲迁徙至另一大洲。非洲及美国标本的分别是在种层面,这都支持了这种迁移的说法。

津巴布维并合踝龙(S. rhodesiensis)的化石差不多有30个标本。北美洲的卡岩塔并合踝龙(M. kayentakatae)有一个小冠,且显示有演化至较大腔骨龙科的迹象(如双冠龙)。就像双脊龙,这两个物种都是属于角鼻龙下目及腔骨龙科。但近年来,腔骨龙属超科是否属于角鼻龙下目有许多争议,大部分研究认为两者是分开演化的。它们的前上颌骨及上颌骨之间有一个弱的关节,形成了一个钩状的颚。由于有指它的骨头结构及前齿较弱,难以咬死及紧缠猎物,故有早期的假说指它是腐食性的。

特征

修长健壮的身体,尖利的长嘴和锯齿般的细牙,细长的颈部和粗大的尾巴,前后足有三只锋利的尖爪,都给这种恐龙增添了恐怖的气氛。

分布

美国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马塞诸赛和犹他州,在非洲和南美也曾发现了同属种的化石标本。

生存年代

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

食物

鱼、动物腐尸、小型两爬动物,也可能吃同类幼儿。

气候

炎热干燥,这形成了现在可以看到的当时留下来的典型的红色沙石。当时季节分明,有强烈的雨季。在两极比较潮湿温和。

动植物环境

动物可以被分为三类:从二迭纪遗留下来的动物,短暂出现兴容、后来又消失的动物,以及新出现的、在整个中生代位于支配地位的动物。

在海洋中新的珊瑚种类诞生了,它们组成比较小的珊瑚群。软体动物门中的鹦鹉螺科从唯一幸存二迭纪-三迭纪灭绝事件的一支恢复起来,形成新的种类。一开始的鱼类种类比较少,说明只有少数种类幸存了不久前的那次灾难。第一批鱼龙目出现了。

在大陆上幸存的植物有苏铁、石松和舌羊齿属。在北半球针叶树比较繁茂,在南半球舌羊齿在三迭纪早期是主要树木。

在三迭纪翼龙和多类的恐龙始祖类群出现,包括了槽齿龙板龙等等。世界上最早的乌龟,原颚龟,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习性

这种食肉小恐龙全身站立能从人的头顶咬下一块肉来,锋利的尖爪和锯子般的牙齿,让这些食肉动物如虎添翼。它们很可能是夜行动物,它们的眼睛很大,像两颗电灯泡,如在黑夜,它们可能成群捕猎,中空的骨架让它们箭步如飞,任何小动物都无法逃脱它们的魔掌。它们不放过任何到手的美味,包括同类的幼仔。它们是中生代的豺狼,无论哪种生物见到它们,都会第一时间退避三舍。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