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体 :康有为书法

更新时间:2023-09-25 13:00

康有为(1858-1927),南海区人。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世称康南海。晚年居住并卒于青岛市

康体,指的是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的独有的书法风格,学术界又称康体为“破体”。康体又称康有为碑体,具有“重、拙、大”的特点。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

书法特点

康有为在书法上力倡北碑,其书自成一格。康体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茁、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这是他的别开生面处。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就创作形式上来说,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开张、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逆笔藏锋,迟送涩进,运笔时迅起急收,腕下功夫精深,从中也可以看出康有为的运笔轻视帖法,全从碑出。转折之处常提笔暗过,圆浑苍厚。结体不似晋、唐欹侧绮丽,而是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也有人认为这是表面上虚张声势的火气。

康有为在笔法上力倡圆笔,反对方笔,这是造成他笔法单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常常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提按不是很明显,线条单一,缺少变化。粗笔时见松散虚空,不够凝敛紧迫,当是一病。用墨上缺少变化,表现形式不足,起笔饱蘸浓墨,行笔中见飞白,仅此而已。从他的中堂作品来看,章法方面落款常有局促之意,这是对帖学否定所致,实质上他早年日课,还是以欧虞为主的。

方正康体

康体的影响不仅限于书法界,还延伸到了现代字体设计。由中国书法家贝威扬书写、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正康体”,就是在康有为书法基础上夸张变形而成的印刷字体。这种字体适用于书、报刊印刷以及广告宣传、包装装饰和匾额招牌等效果,兼有简体、繁体两套字库,体现了康体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传承。

书法论著

十五年(1889年),康有为著成《广艺舟双楫》一书,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影响

康体的影响不仅限于书法界,还延伸到了现代字体设计。由中国书法家贝威扬书写、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正康体”,就是在康有为书法基础上夸张变形而成的印刷字体。这种字体适用于书、报刊印刷以及广告宣传、包装装饰和匾额招牌等效果,兼有简体、繁体两套字库,体现了康体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传承。

评价

符铸云:“南海于书学甚深,所著《广艺舟双辑》颇多精论。其书盖纯从朴拙取境者。故能洗涤凡庸,独标风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张,不如其言之善也。”

潘伯鹰先生评说康有为的字“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认为康有为线条没有质感,滥用飞白,显得很虚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