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初寺 :中国江东地区最早之佛寺

更新时间:2023-09-25 12:20

建初寺,中国江东地区最早之佛寺,位于秦淮区中华门外。相传三国吴主孙权赤乌十年(247年)为僧人康僧会营建。

建初寺是南方最早建立的佛寺,今大报恩寺的前身,古代著名伽蓝江南佛教中心道场之一,是江南地区有三宝具足佛寺之始,史称“江南第一寺”,亦称“江南塔寺之始”。

建初寺是佛教初传江东的标志,原寺毁于战火,但在建初寺的遗址上,历代不断有新的寺庙崛起,寺名也屡屡更易,晋为长干寺;南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元改慈恩旌忠教寺。明为大报恩寺,建初寺屡废屡建,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2013年经江苏省宗教局批准,于大报恩寺三藏殿旧址处,恢复建初寺。

历史沿革

建初寺又称聚宝山、大报恩寺。吴赤乌十年(247),康僧会至吴都建业(南京)弘扬佛教时,孙权信服其教法而创建本寺,并建阿育王塔,据传系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中之一。此地亦称佛陀里。由此因缘(原误作“因绿”),江南佛教遂兴。康僧会曾于此编译六度集经等经,并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孙皓大毁佛寺时,仅存本寺,号天子寺。晋朝永嘉年间,西域僧帛尸黎蜜多罗曾于本寺译出孔雀王经等密教经典。

后历经宋、齐、梁、陈等南梁诸国,随朝代之更迭,亦几经更名为长庆寺、奉先寺、天禧寺、大报恩寺等,直至明代皆为江南佛教中心伽蓝之一。司马曜初年,支昙奉敕住此,制六言梵呗。梁代僧佑幼时就本寺僧范出家,并住此弘扬律学。齐永明十年(492),明彻就僧佑受诵律,亦住此寺弘诸大乘经论。此外,竺慧达、竺法旷,及禅宗思想法眼宗匡逸、玄则、法安等高僧皆曾住此弘法。朱棣曾赐一磁制塔,塔有八角八棱九层,五彩灿烂,炫人眼目,惜毁于太平天国兵火中,今仅存遗墟。

建筑规模

2014年,中原地区佛教界批准在大报恩寺遗址基础上,复建建初寺;复建以此仅遗的三藏殿为基础进行。

作为今年对外开放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复建后的建初寺,其功能定位是弘法修行。建初寺规划占地10亩左右,在目前的基础上,还将修建大雄宝殿、舍利殿、禅堂、讲堂、念佛堂、图书馆等,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学习书画、传统文化、传统歌舞的场所。

建初寺、三藏殿同时亮相,再加上不远处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对于佛教界来说可谓意义深远、盛大空前。作为佛教圣地,这片地区还和三宝鸟三宝密切相关。第一宝是,其遗址所在地后来建造的明代大报恩寺发掘的地宫(沿用宋代天禧寺的地宫),出土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佛顶骨舍利等诸多撼世文物。第二宝是,唐三藏殿内发掘了僧宝唐僧的顶骨舍利。第三宝则是,浩瀚如海共有6331卷的传世名著——明《永乐南藏》,其全套雕版曾长期藏于大报恩寺中。

东汉末年佛教东渐江南,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建立金陵刻经处,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再加上复兴的众多佛教文化遗存,足以佐证南京以弘扬佛教文化隆盛于中国的历史,也必然将使南京重振佛教之都之名。

地理位置

秦淮区正学路1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