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良 :中国男编剧

更新时间:2024-09-20 14:00

张子良,多面人物,既是台湾省的实业家,也是影视编剧,1956年,张子良出席了中国群英会,被选为中国劳动模范。扎根林区。曾任华东新华书店总店副经理。

1954年,张子良从东北地区调到国家林业部。

张子良没有私心,他对革命工作做得很多,而对自己的生活却不计较。

解放后,张子良不论身居多么重要的职位,也不论做出多么大贡献,得到了多少荣誉,都保持了党的光荣传统。张子良牢牢记着毛主席的“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教导。工薪定为400分时,只领100分,定到800分时,只领200分,定到270元时,最多只领150元。

他调到哪里,哪里的财会人员都因他不领全部工资而发愁。由东北森林工业总局调往北京,积存了2000多元,由北京调到带岭前,积存了5000多元,到带岭后的近5年来,又积存了5000多元。财会人员几次向他提出:这笔钱不好处理啊。张子良便多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降低我的工资吧,凭啥拿国家这么多钱。最后,张子良把自己节余的部分工资都在调动工作时交给了公家。张子良认为:一个革命者在思想里经常起作用的,不是向社会要来多少财富,而是给社会创造多少财富,不是向党和人民要名利地位,而是给党和人民办多少事情,如果把精力放在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荣誉上,那就失去了一个革命者的本色。

简介

1954年,张子良从东北地区调到国家林业部。张子良离开东北林区才四年多,张子良却仍然要求早日回到大森林,到最艰苦的生活中去继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张子良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入小兴安岭,是在1948年。从那时起,他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的绿色海洋,决定把自己奉献给大森林。 1948年12月,张子良担任东北林业工业总局副局长,以后又兼任伊春林业管理局局长。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着,前方急需大量木材修铁路、架桥梁。但是,摆在张子良面前的情况是复杂的,不少生产设备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森林铁路折断了,流送的水坝塌毁了。在这些重重困难面前,在那些紧张的日日夜夜里,他的办公室不是哈尔滨市总局里,而是在小兴安岭的广阔林区。他经常徒步穿行在大森林之中,常常出现在那些困难多,问题大的伐木工段里、水闸上、包车组中,了解、观察工人的劳动情绪和生产中的问题,帮助工人们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他的亲自指挥下,许多生产设施恢复了,森林铁路通车了,水闸重新拦水流送了……支援解放战争的木材,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前方去了,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天,一条15公里的冰道修晚了,影响马套子入山运材,张子良知道后连夜赶到现场,召开建路者大会,向大家讲明国家需要木材的迫切程度,张子良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把困难踩在脚底下,早日把冰道修通。”张子良白天同工人们一起,迎着凛冽寒风举镐刨土,夜里顶着星星拉水浇道。张子良一边干活,一边组织修道的工人、农民搞竞赛,分段包干,负责到底。预计需要半个月修通的冰道,结果只用了7天就完成了。他的两眼熬得通红了,但还是继续住下来和职工们一起过了新年。

人物志向

1958年春,党发出了干部上山下乡号召,中央林业部部长助理张子良积极响应号召,几次申请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党组织经过研究,批准了他的请求。不久,张子良的名字同林业部许多青年人的名字一起,出现在下放锻炼的光荣榜上。

小兴安岭

敌伪时期的乱砍滥伐,破坏了森林资源,解放后造林又一时跟不上采伐,杂木丛生的过伐林地越来越多,给永续作业造成困难等等,就像他欠了国家、子孙后代一笔欠账,这笔账他一定要还,他坚定地说:“既然这项任务落到我们身上,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来!”他把营林、造林摆到重要日程上来。他带领技术人员、行政干部、老工人一连几次到林场,爬过了一山又一山,穿过了一林又一林,研究对老树、幼树的成长和培育情况。为了从实验中探索人工速生丰产林的经验,并把营林、造林工作中的丰富实践,一点一滴地记载起来,他和大家一起动手,为山上的每一片林子做档案,又在永翠河的南岸,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栽培抚育方法的实验苗地。这是营林工作上两项很有价值的实验,它为森林的永续作业提供最宝贵的资料和最实际的理论根据。1959年,他在寒月林场造林时,认真总结人工造林经验,编出“挖大坑、栽当中、高提苗、踩实成”的顺口溜,使造林人好记易懂,运用方便。那一年,带岭营造的人工林被中共黑龙江省委命名为“人工丰产林”,《黑龙江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省林区走人工丰产林的道路,带岭经验在东北地区、内蒙林区全面推广。11月,张子良在《红旗》杂志第七期上发表题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森林后备资源》一文,主张走人工更新道路,加快恢复森林资源。惜木如金。

工作精神

1961年,1200多公顷的幼林发生了松蚜虫病害,张子良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当天刚放亮,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他已经在院里的实验林中,望着那满身被松蚜虫蚕食得痕迹斑斑的幼松,就像虫子爬在自己身上一样的难受。他连续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启发人们出主意。他同科技工作者一起研究、试验,再研究、再试验,度过了两个月的不眠夜晚,终于找到了消灭害虫的办法。

长久以来,林区的伐倒木只把粗大的树干截造成材,许多大枝丫、小径木、站干、风倒木没有利用起来,丢弃在山上浪费掉;林业部门自用材缺乏严格控制,有些暂设工程都用了等内原木;铺设拖拉机夏季作业的小杆道消耗木材过多;林区居民还烧用了一部分好木材,这些现象张子良一直在烦恼着。

正是夏季集材的时候,张子良又深入林场,继续研究解决铺设小杆道浪费木材问题。张子良和工程技术人员在1961年和1962年做过多次调查,结果是,每铺设10米集材道需耗用两立方米木材,每年这个局都要铺设上万米的集材道,计算起来这笔数字是惊人的。 张子良来林场后,找了许多修道工人、技术人员、拖拉机手谈话,有一次他和工人们谈起了他家乡缺少木材的困境:在陕北地区黄土高原上,使用点木头可艰难了,姑娘出嫁得过黄河以南去弄木材,伐倒一棵树,把枝丫、树头利用起来不算,还得把埋在地里的树根挖出来利用。人们听了后,有人说:“咱们这里是福地,可不缺木材用。”张子良说:“咱们可不能因为自己有了木材,就忘了别人,得站在小兴安岭看着全中原地区啊!”

张子良和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一条少用木杆,多运木材,消除浪费的好办法:夏伐夏运,选择在地势高不积水的林场中进行,这样就可以用枝丫、树头代替木杆垫集材道了。带岭林业实验局全面推广这一经验后,利用枝丫、树头铺设了4600米集材道,完成了14000立方米集材任务,比用小杆铺道节约木材350余立方米。

1963年2月,张子良突然被重病缠倒了。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视网膜动脉硬化……一齐向他袭来。血压升高、头痛脑胀,连方向都难以辨别,话语也不清了。在紧急抢救下,张子良的病情才转危为安。病情稍有好转,他就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找人研究木材节约问题。别人劝他安静休养,张子良说:“我啥也不管,只管节约木材一件事就行。”后来,根据组织上的决定,张子良才离开带岭到北京去休养。当张子良在北京参观了雷锋展览馆后,就再也不能安静的休养下去了。第二天,便向医生提出出院的要求,医生告诉他:“不行呀,至少还得休养一个月!”张子良说:“没啥,我注意下就是了!”很快张子良就回到了带岭,拄着棍子、提着药壶,又活跃在林场中,搞木材节约工作。他从北京回来后,除必要的日常工作和会议外,用三分之二的时间7次深入林场,同职工们反复进行节约木材实验,摸索出一套从收集、堆垛、装运到利用枝丫棒的成功经验。全局到9月初集运下山的枝丫棒1400多层积立米。这些过去被看作“废物”的东西,现在却能从中选出20%的小规格材,60%的造纸材,20%的烧火柴。工人们说:“小木头棒都拣着,怎么能忍心丢大木头!”艰苦朴素。

参与影片

一棵树(1996)乡民 COUNTRY FOLK(1986)

黄土地 YELLOW EARTH(1984)

默默的小理河 THE QUIET LITTLE LI RIVER(1984)

人生(上下集) LIFE(1984)

一个和八个 ONE AND EIGHT(1984)

同志,感谢你 THANK YOU,COMRADES(1978年)

山里红梅(1976)

逆风千里(1964)

红日(1963)

敢想敢做的人(1959)三八河边(1958)

洞箫横吹(1957)

情长谊深(1957)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3-22

毛泽东.求是.2024-03-22

伊春市林业和草原局.伊春市人民政府.2024-03-22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24-03-22

中国政府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3-22

雷锋.求是.2024-03-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