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学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5:55

张正学,1959年9月7日生,职 称为 教 授,职 务为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人物经历

1990年6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

主讲课程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戏曲文化。

(硕士)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通俗文学。

科研项目

1、天津市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杂剧艺术研究(2003年立项,2007年完成,成果为专著——《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43万字)

2、《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2008年立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项目主持人。

主要贡献

论文

1、《二郎神·老郎神·田公元帅》,《中国市容报》,1995.8.23,约2千字。

2、《明清剧家史剧见解述评》,《重庆师院学报》,1996.2.,约9千字。

3、《关于元剧套曲的三个问题》,《河北师院学报》,1997.1.,约9千字。

4、《元杂剧创制年代推考》,《三峡学刊》,1994.4.,约8千字。

5、《元曲剧套与散套形式诸特点之比较》,《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增刊,约7千字。

6、《元剧套曲曲调、引子与尾声特征散论》,《天津师大学报》1998.5.,约9千字。

7、《\u003c泰和记\u003e与\u003c太和记\u003e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99.2.,约6千字。

8、《明代北曲杂剧衰微之轨迹》,天津人民出版社《文化·传播·教育》1999年5月版,约9千字。

9、《元人“乐府”二题》,《南都学坛》,2000.4.,约7千字。

10、《宋元南戏对元人杂剧的影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3.,约9千字。

11、《南杂剧的得名、创制与时地考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6.,约9千字。

12、《从南戏-传奇、杂剧到明清南杂剧》,《重庆师院学报》,2002.4.,约1万字。

13、《从\u003c红楼梦\u003e看曹雪芹的戏曲思想》,《南都学坛》,2003.1.,约1万字。

14、《元人杂剧脚色之“正”浅释》,《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高校学人丛书,约4千字。

15、《四节记》小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增刊),约4千字。

16、《元杂剧之初兴时、地新论》(《中国词曲学》——中国九宫大成学暨中国首届词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17、《近百年来戏曲文献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2005.5.,约8千字。

18、《平阳、真定、东平为早期元杂剧中心地说质疑》,《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4. ,约9000字。

19、《〈红楼梦〉之曲体作品的用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四川戏剧》,2006.3.,约7千字。

20、《元人杂剧脚色之“正”及其与剧中人物的关系》,《四川戏剧》,2007.9.25.。(第5期),约5千字。

21、《杂剧脚色之“正”及其与剧中人物的关系》,《四川戏剧》,2007.9.25.,约5千字。

22.《从钱选〈会真图〉说起》,《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4.,约1万字。

23.《行院及相关问题考释》,《求是学刊》,2008.5.,约8千字。

24、《普救西厢谁待月——兼谈《西厢记》的全称问题》,《温故知新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约8千字。

25.《略谈〈善本戏曲丛刊〉中的〈西厢记〉资料及其价值》,《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05.15.,约6千字。

26.《也说\u003c中山狼\u003e与\u003c中山狼\u003e杂剧的作者与寓意》,《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06.25.,约6千字。

专著

1、《历代文献精粹大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参编,约1万字。

2、《二十六史精要》(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参编,约1.6万字。

3、《大学语文读本》教材(天津人民出版社,95年10月),约8千字。

4、《历代帝王罪己诏译注》(香港特别行政区,欧亚经济出版社,1999年3月),参编,约1.1万字。

5、《大学语文》教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参编,约5万字。

6、《语文基础》(天津市普通高校高职升本科教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二编写者,约8万字。

7、《语文基础》(天津市普通高校高职升本科复习指南,教学参考书),2003年11月版,参编,约6万字。

8、《中国文学六种》(专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2月版,参编,约7万字。

9、《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版,43万字。

获奖记录

1、2000年获和平海湾评奖。

2、2008年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证书号TJSKJ-3-020。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