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爽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7:12

彭爽(1973.9—)字爽之,文学博士、工学博士后。祖籍南京市浦口,1973年9月生于吉林市。2006年3月从北京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计算机系调入。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简历

1992.09至1996.06 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

1996.07至1998.08 吉林市第五中学,初中语文教员。

1998.09至2001.06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崔健教授。

1999.09至2000.06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进修。

2001.09至2004.06 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马庆株教授。

2004.07至2006.03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博士后,师从俞士汶教授。

2006.03至2008.1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006.06至2007.12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2008.01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8.12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

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开设共计9门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其中:

本科生: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虚词研究、语言学研究专题、语用学导论、现代语言学入门

硕士研究生:语用学、篇章分析、代词研究

博士研究生:语义功能语法研究;现代语言学专题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

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统招学历硕士13名、教育硕士8名。

毕业:1名统招硕士研究生(韩国)。

主要科研方向

现代汉语语法;语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8个科研项目(国家社科1项、973子课题1项、省部委级3项、校级3项):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面向真实文本的现代汉语介词知识库建设及相关研究,项目编号:11110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10月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 973项目子课题:虚词知识库的建设(项目名称:数字内容理解的理论与方法,课题名称:文本内容理解的数据基础,批号:2004CB31810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介词结构研究,基金编号:2005037269。

.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名称:全球化视野中的汉语国际传播,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8]。

.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团队项目,项目名称:汉语代词的功能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校内青年项目,项目名称:面向真实文本的现代汉语介词知识库建设及相关研究,基金编号:07QN007。

. 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子课题:汉语及其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与的科研项目:

先后参与9个科研项目(863项目2项、973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2项、省部委4项):

. 863项目“奥运会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示范系统研究”之子课题“语言资源建设及相关应用探索”,子课题编号:2001AA117010-08。

. 863项目“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之子课题“现代汉语虚词综合知识库”,批号:2001AA114210。

. 973项目“数字内容理解的理论与方法”之子课题“文本内容理解的数据基础”,批号:2004CB31810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指代链的汉语文本主题分析研究,批号:05BYY04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20年结合语义表达进行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批号:98BYY018。

. 原国家教委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少数民族师范院校本科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号:JS132B(1997-2001)。该课题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国家汉办(1998-2000)项目:韩汉范畴表达对比,最终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类别:青年项目,项目名称:汉语篇章中时间连接成分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07JC740014。

.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名称:汉语时间标记语的语篇功能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7]第549号。

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

. 《现代汉语旁指代词的功能研究》,独著,本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被列入吉林省2007年度重点图书选题。

发表论文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3篇(CSSCI 16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省级期刊8篇、会议4篇)

CSSCI期刊论文:

. 独 撰,旁指代词与“这”、“那”的选择限制,北方论丛,2008.3。

. 通讯作者,新加坡基础华文教学模式特点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08.12。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数量意义及其小类的划分,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隐现情况考察,语文研究,2007.3。

. 第一作者,旁指参照点的先后在信息传递中的影响作用,语言文字应用,2005.3。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范围意义,汉语学习,2005.3。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句法位置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4。

. 第一作者,他称代词的指示用法初探,汉语学习,2002.4。

. 第一作者,再探他称代词的指示用法,南开语言学刊,2003.6。

. 第一作者,试析现代汉语中的电子计算机用语,汉语学习,2000.1。

. 第二作者,王力汉语语法研究概观,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

. 第二作者,时间连接成分的本体研究概述,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 第二作者,语义功能语法——功能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语文研究,2005.3。

. 第二作者,汉语篇章中后时连接成分的隐现,世界汉语教学,2005.4。

. 第二作者,与“V得起”和“V不起”相关的问题,海南大学学报,2004.1。

. 第二作者,后时连接成分的辨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后面“的”字隐现的考察,语言与翻译,2004.4。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照应情况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2。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单独作定语的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说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指称性质考察,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省级期刊论文:

. 独撰,现代汉语旁指代词功能透视,社会科学报,2008年3月27日,第5版。

. 第一作者,旁指及相关术语辨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5。

. 第一作者,试论旁指代词的话语功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与其他类型定语共现时的有序性考察,五邑大学学报,2005.4。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作状语的考察,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 第二作者,旁指代词的连接功能考察,鲁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

. 第二作者,朝鲜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5。

. 第二作者,“每每”与“往往”、“常常”,成都大学学报,2004.2。

会议论文:

. 第一作者,旁指代词的范围意义及其小类的划分,21世纪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暨第九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2005.6。

. 第一作者,旁指参照点的先后在信息传递中的影响作用,第十三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2004.11。

. 第一作者,现代汉语介词知识库的建设,第三届语义功能语法研讨会,2005.10。

. 第二作者,语义功能语法——功能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第二届语义功能语法讨论会,2003.9。

鉴定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类别:青年项目,项目名称:现代汉语旁指代词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06CYY012。2007年11月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获奖信息

. 论文《旁指代词的范围意义及其小类的划分》,21世纪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暨第九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语法新秀”二等奖,2005年6月。

. 专著《现代汉语旁指代词的功能研究》,获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一等奖,2008年1月。

. 论文《旁指参照点的先后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吉林省语言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7年12月。

. 吉林省“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项目负责人优秀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6月21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