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煌 :徐思煌

更新时间:2024-09-20 20:09

徐思煌,理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能源地质工程教授,湖北省石油学会理事,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湖北省精品课程(200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负责人。

学习经历

1981-1985,吉林大学地质系,工学学士

1985-198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工学硕士

1995-200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理学博士

2005-2006,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油气成藏动力学

盆地模拟、

天然气地质、

裂缝型油气藏、

油气地球化学

讲授课程

本科生: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

天然气资源概论

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

研究生:高级石油地质学

留学生: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

科研课题

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10余项

1.“新疆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研究(1996-1999)”,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2.“通王地区中生界、上古生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2004-2005)”;

3.“南方中、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2003-2004)”,第三负责人;

4.“东营市凹陷南斜坡东部前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及目标预测(2002-2003)”;

5.“东营凹陷南部地区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2002-2003)”;

6.“川东北区块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2002-2003)”,第二负责人;

7.“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源与成藏期研究(2001-2002)”;

8.“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流体势分析(2001-2002)”;

9.“丁家屋子断阶带孔店组油气聚集规律研究(2000-2001)”,第二负责人;

10.“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生烃及排烃史定量研究(1994-1995)”;

11.“川中大安寨组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1993-1994)”,第二负责人;

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裂缝储层地球化学”、“裂缝油气藏有机包裹体研究”,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运聚与成藏模式研究”、“不同温压条件下油气运移聚集及成藏模式研究”和“梨树十屋断陷异常压力气(油)藏评价及勘探前景研究”,协作课题“鄂西渝东地区燕山喜山期构造形变特点、机制及应力场分析和断裂封闭性研究”、“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轮台地区成油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研究”、“鄂西渝东区油气圈闭类型及成藏与富集控制因素研究”、“济阳坳陷惠民凹陷第三系沉积、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中国南方恢复原型海相沉积盆地研究”、“辽东湾地区实用的油气运、聚集评价系”、“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裂缝成因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和“东凹陷杜寨-桥口-白庙地区油(气)藏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等。

论文

36.顾忆,邵志兵,陈强路,黄继文,丁勇,陈正辅,陈江汉,徐思煌,塔河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石油实验地质,2007,29(3):224-230,237

35.XU Sihuang,MEI Lianfu,YUAN Caiping,MA Yongsheng,et al. Types,Evolution and Pool-Controlling Significance of Pool Fluid Sources in Superimposed Basins:A Case Study from Paleozoic and Mesozoic in South China.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7,18(1):49-59.

34.徐思煌,袁彩萍,梅廉夫,等。叠合盆地成藏流体源类型、演化及控藏意义。地质科学情报,2007,26(2):59-64.

33.徐思煌,马永生,梅廉夫,等。中国南方典型气(油)藏控藏模式探讨。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19-24.

32.XU Sihuang,MA Yongsheng,MEI Lianfu,et al.Hydrocarbon Occurrence Models Controlled by Graded Multi-factor in Marine Reservoirs of South China, AAPG 2006 Annual Convention,Oral Presentation,April 9-12,2006,Houston,American.

31.袁彩萍,徐思煌,贾霍甫,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特征研究。石油实验地质,2006,28(2):177-181.

30.徐思煌,袁彩萍,多媒体课程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06,(2):57-60.

29. *贾霍甫,徐思煌.东营市凹陷通王地区负反转构造与断块型古潜山的形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3):19-21.

28.袁彩萍,姚光庆,徐思煌,等。油气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综述,地质科技情报,2006,25(4):21-26.

27.何发岐,梅廉夫,费琪,徐思煌,等。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带圈闭的形成及其含油气性。石油实验地质,2006,28(5):418-423.

26.徐思煌,贾霍甫,黄伟传。东营凹陷通王地区中古生界油气成藏要素及成藏模式研究,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1(2):6-9.

25. 陈瑞银,徐思煌,梅廉夫。渝鄂东碳酸盐岩区油区聚集体系。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6):719-725.

24.袁彩萍,徐思煌,梅廉夫,等。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成藏要素层次性分析,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2):137-141.

23. *贾霍甫,徐思煌。川东北地区二叠-侏罗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2):12-15.

22. 孔祥星,张林,徐思煌。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油-源对比及运移规律探讨,石油实验地质,2005,27(2):188-193.

21. *陈瑞银,徐思煌.流体势分析在丁家屋子断阶带的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3,5(2):32-38.

20. *陈瑞银,徐思煌。对成油体系临界时刻的思考,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5):106-108.

19. *陈瑞银,徐思煌,杜晓峰。柯克亚油气田烃源岩特征与油源对比,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14(2):1-5.

18.袁彩萍,徐思煌,西藏伦坡拉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烃源岩热演化史,石油实验地质,2000,22(2):156-160.

17.徐思煌,袁彩萍。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石油工程师的地质观. 现代高教研究,2000,二氧化氮

16.梅廉夫,徐思煌,倪昌祥,等。江汉盆地王场地区底辟作用与裂缝作用的数值模拟,《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地震出版社,1999.

15.徐思煌,梅廉夫,袁彩萍。裂缝储层岩芯检测技术与应用,地质科学情报,1998,17(2):65-70.

14.徐思煌,梅廉夫,袁彩萍。成烃增压数值模拟,石油实验地质,1998,20(3):287-291.

13.徐思煌。中国典型盆地源岩生烃排烃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 化石燃料地质--石油、天然气和煤,北京市:地质出版社,1998.

12.XU Sihu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historie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migration and expulsion in several typical basins of China.1997,The 30th IGC,VSP,the Netherlands.

11.梅廉夫,徐思煌。沉积盆地沉积物天然水力压裂理论及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7,16(1):39-44

10.徐思煌,梅廉夫,邓四新。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地球科学,1996,21(2):179-183.

9.梅廉夫,费琪,徐思煌,松辽盆地“T2”天然水力断裂系统,地球科学,1996,21(6):632.

8.徐思煌,何生,袁彩萍。烃源岩演化与生、排烃史模拟模型及其应用,地球科学,1995,20(3):335-341.

7.梅廉夫,徐思煌。裂缝油气藏综合分析系统,石油学报,1995,16(1):38-43.

6.梅廉夫,徐思煌。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泥岩储层裂缝演化及其模拟,地球科学,1995,21(3):256-263.

5.陈荣书,唐仲华,徐思煌,等。双开关排烃模型及其在辽东湾地区的应用。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9(4):253-262.

4.梅廉夫,徐思煌。裂缝储层地球化学,地质科学情报,1994,13(1):71-75.

3.MEI Lianfu,XU Sihuang,et al,Fracturing and Hydrocarbon Migration in Wangchang Area Jianghan Basin, Chinese Science Bull,1994,39(19):1624-1628.

2.梅廉夫,徐思煌,倪昌祥,等。江汉盆地王场地区裂缝作用与烃类运移,科学通报,1994,39(14):1312-1315.

1.陈荣书,徐思煌,兰廷泽。压实、流体压力和势分析系统及其在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油气运聚研究中的初步应用。天然气地球科学,1991,(04):193-194,198.

获奖情况

学术奖励

1998, 1995, 1993,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8,被选为湖北省青年学术骨干;

1996,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教学奖励

200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2002-2004年度教师教学优秀奖;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第五届优秀指导老师;

1997年,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班主任;

1996年,中国地质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

1993年,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教学研究

1.基于精品课程平台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007-20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2.《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湖北省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

3.“资源勘查工程”省级品牌专业建设(2003-20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合作主持

4.理工类专业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革出路研究(2002-2003),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5.《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湖北省优质课程建设(1998-200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类课程建设(1996-1997)

出版专著

1.《A Concise Petroleum Geology》(校内教材),中国地质大学,2003

2.参编费琪主编教育部研究生教材《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编写第22章),北京市高教社,2001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