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1956年创办的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21:34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原成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基础上,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现设有6个教学系(地质工程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力学系),一个基础课教研室(基础力学)、一个基础力学实验室和一个综合实验室。

学院概况

学院发展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始建于1956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因学科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分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简称“水工系”)及“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系”(后改为“工程地质与建筑工程系”,简称“工建系”)。1997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式,两系(水工系与工建系)又合并组建了成都理工大学第一个二级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对各院系重新作了调整,将原勘察与机电工程系(前身为探工系)的部分专业合并到该院,形成现在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141名教师及实验室教学人员中,有教授(含研究员)31人、副教授(含副研及高工)41人、讲师(含助研及工程师)61人、助教(含助工)8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者有机结合,职称、年龄、学历(缘)结构合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群体。其中有: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2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省级教学名师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获得者3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

专业设置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现设有6个教学系(地质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力学系),一个基础力学实验室和一个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下设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三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约2700人,其中本专科生2200余人,硕士研究生310余人,博士研究生12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员7人。学院现设6个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和工程结构分析;3个博士点: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自主设置);6个硕士点: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地质;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地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1个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其中,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为国家精品课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为部省级重点学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一名(黄润秋教授),省级教学名师一名(许强教授),还有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质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岩土工程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科研情况

学院科研成果显著。依托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学院教职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委托项目4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亿元,产生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省二等以上奖励30余项,出版专著50余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0余篇。此外,学院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10余项。

毕业生情况

建校以来,与学院直接有关的专业和学科点累计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6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2人,为国家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本科专业培养

勘查技术工程

(设有“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是在原设“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和“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专业基础上,按国家新专业目录调整而成的较宽口径的新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等方面工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阶段统称为“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工程管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建设法规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评估分析、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根据国家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本专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向上有所侧重,要求学生毕业时具备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土木工程

(有“岩土工程”、“道路工程”、“建筑工程”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是根据国家新专业目录、我院早期专业特色及市场需求所设置,为我校强势专业之一;培养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熟练从事建筑结构、隧道、桥梁、道路、矿井等的设计、研究与施工工作。

本专业“岩土工程方向”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环境工程

(设有“环境水文地质”、“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环境水文地质工程”与“三废处理工程”专业人才、具备环境治理、环境规划与保护、环境监测、环境综合评价专业技术。本专业有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地下水与工程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创建于1956年,原为水文地质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技术人才。本学科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学习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和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当向与地下水有密切联系的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领域拓展,并将其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管理,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环境的调查、监测、评价和治理。

工程结构分析

本专业本着全面贯彻“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多渠道培养”的教育方针,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学地质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力学实验室、数字模拟中心、物理模拟中心、建筑CAD实验室、建筑材料及性能实验室、结构力学实验室等,以及正版的结构分析软件Ansys 、PKPM、3D-σ、3D-flac和各种高精度的测量教学设备,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精神文明和高尚的科研道德,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的工程结构分析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的基础训练,而且着重培养学生有关工程结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他们成为以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为专长的人才。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