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孜那甫村 :提孜那甫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8

提孜那甫是塔吉克语的音译,“提孜”地塔吉克语中是快速、来得快的意义,“那甫”有利益或实惠之意。 1973年起,巴亚克子承父业,赶着自家的牦牛,与边防官兵一起常年巡逻在环境凶险的红其拉甫口岸边防线上,那里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帕米尔高原,巴亚克的事迹深深感动着驻地牧民,许多当地群众纷纷自发加入到部队护边的队伍中。

基本信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

青藏高原”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西北部,乡政府南1公里外,非定居村庄,以游牧为主,有人口1125人,党员51名,耕地3707亩,草场1432亩,全部为塔吉克族,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塔吉克民族文化传统。居民的祖先日耳曼人曾路过这里,带着中原的铁器冶炼技术南迁进入印度,途中遗留一些人口,唐玄奘路也是路经此地南下印度。

提孜那甫是塔吉克语的音译,“提孜”地塔吉克语中是快速、来得快的意义,“那甫”有利益或实惠之意。根据当地牧民的看法,提孜那甫自古以来便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今日已是旅游胜地。淳朴善良的人民,迥异的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天外之地的清静自然,气势恢宏的“死亡之谷”(血谷),使得此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民族风情

帕米尔向导

帕米尔向导巴亚克是提孜那甫村村民,一家三代人(截止到目前为止),

边防部队义务当巡逻向导,常年不辍,被边防官兵誉为“活地图”,常年陪伴边防官兵义务巡边。父亲凯迪拜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被誉为“血染的通道”的红其拉甫边防连义务为边防官兵作巡逻向导,他们一家就跟随父亲搬到该连防区海拔4700多米的吾甫浪沟一带放牧。1973年起,巴亚克子承父业,赶着自家的牦牛,与边防官兵一起常年巡逻在环境凶险的红其拉甫口岸边防线上,那里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官兵亲切地称他为“活地图”。2009年3月,巴比亚把向导的事情交给了退伍的大儿子买买赫皮来。在帕米尔高原,巴亚克的事迹深深感动着驻地牧民,许多当地群众纷纷自发加入到部队护边的队伍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