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论集 :文化社会学论集

更新时间:2024-09-21 10:02

《文化社会学论集》所收录的三篇论文大部分是曼海姆德国的最后几年中撰写的。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即曼海姆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中的主要研究著作――的续论,因为这三篇论文所涉及的也是意义的社会衍生过程。不过,该书不仅构成了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主要论题的扩展和详尽阐述,而且也构成了一个新的出发点。

正文

本书的选题和翻译过程是这样的。

1984年我开始研究知识分子问题。1985―1986年赴美国留学,在此期间阅读了很多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著。1987年回国,花费了一年时间完成了《知识分子研究》一书(未出版)。1988年开始组织翻译“知识分子译丛”。曼海姆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中论述知识分子的章节选进了我编辑的译本中。但是直到1991年,我才发现曼海姆的这部书《文化社会学论集》。我首先阅读的是该书第二部分“知识阶层:它过去和现在的角色”。读后惊叹:自曼海姆去世至今已四十余年,知识分子的研究几乎无出其右这部著作显然要比读书界公认的曼海姆的代表作《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更出色。读后一气呵成翻译完了“知识阶层”这一部分――这种翻译的冲动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是第一次。以后这篇长文分三期发表在两个杂志上。再以后知识产权在中国登陆,因联系版权的困难,这本书的出版被搁置。1999年时猛醒,曼海姆已经去世52年,版权问题不复存在了,便邀请艾彦、冯克利先生参加翻译。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精神社会学,知识阶层,文化的民主化。艾彦翻译第一部分以及编者说明和引论,我翻译第二部分,冯克利翻译第三部分。艾彦先生翻译过精神现象学著作,冯克利先生翻译过民主理率的著作,我曾经研究知识分子问题。每个人都算得上熟门熟路。且因三部分所覆盖的是各种独立性较强三个领域,术语共用的特征较弱,联系主要发生在深,故未作统校,三位译者文责自负。

以下向读者简介曼海姆和他的这部著作。

曼海姆1893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父亲是匈牙利犹太人,母亲是德裔犹太人。因为当时地缘政治的因素,曼海姆是在德国文化的氛围中成长的。他曾在匈牙利大学学习哲学,1912―1913年赴德国柏林大学从师社会学家齐美尔。以后在布达佩斯加入左派思想家卢卡奇组织的社团。 1918年匈牙利爆发共产主义革命,曼海姆虽未加入共产党,但进入了共产党人组建的布达佩斯大学任教。 1919年革命失败后,逃亡德国。以后虽思想上仍倾向左翼,但远离政治。1922年发表了博士论文《认识论的结构分析》,此后日益从哲学转向社会学。1925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1933年因纳粹的崛起逃亡英国。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讲师,伦敦大学教育系教授。社会学史的研究者认为,定居英国使曼海姆告别了德国文化。在适应英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曼海姆的学术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认为他在英国的作品逊色于他在德国时代的作品。通常被视为曼海姆代表作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出版于1929年,而自30年代初期他开始写作本书。本书英译本编者说,曼海姆是将之作为首尾一贯的社会学研究著作来撰写的。在德国期间完成了初稿,纳粹的崛起使他亡命英国,在英国时曾对本书作出一些重要修改,终因新的环境中的压力而将其束之高阁。逝世后才经后人整理出版。欧内斯特·海明威曼海姆在英译本引论中说:“本书不仅构成了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主要论题的扩展和详尽阐述,而且也构成了一个新的出发点。”这部书是曼海姆最成熟、最深刻的作品,是他在德国文化氛围中的绝响。

理解往往主观。客观全面的介绍难乎其难。因此,笔者索性摘取本书中那些最令自己感动的观点。希望它是游历曼海姆精神宫殿的一支路标。

目录

原书编者说明

引论

走向精神社会学:一个引论

一、对这个主题的首次探讨

(一)重新考虑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从精神现象学到精神社会学

(二)关于社会的科学和精神社会学。综合的困难之处

(三)这种探究的试探性。它的最初目标:批判有关社会和精神的虚假概念

二、有关历史和社会的虚假概念和恰当概念

(一)关于一种内在的思想史及其出现原因的理论――兼论艺术史

(二)“物质”属性和“观念”属性的虚假的两极分化过程

(三)有关历史、辩证法以及中间状态的虚假概念

(四)各种角色的间接特征,各种感知和补充性情境的社会循环过程

(五)走向一种适当的社会概念

(六)对走向精神社会学之诸步骤的初步概括论述

(七)社会学的三种类型和精神社会学的相应层次;结构和因果关系

三、有关精神的恰当概念和不恰当概念

(一)对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精神论的第二次回顾

(二)精神概念的发生

(三)精神的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意义的社会发生

(四)意义的超个人特征

(五)对作为一种观念模型的隐德来希的批判

(六)说明的程序和揭示的程序,各种事件的结构

(七)关于世界是不是具有结构的问题

(八)重新考察的因果关系说明和揭示性说明

(九)与因果关系有关的结构概念和随机概念,多重因果关系问题

(十)历史学研究与结构观点

(十一)作品的基质和行动的基质

(十二)发现作品和行动之间的结构性关系

四、精神社会学概要

(一)处于公理层次上的精神社会学,社会本体论及其与思想的历史特征的关联

(二)处于比较类型学层次上的精神社会学

(三)处于历史性个体化层次上的精神社会学

五、扼要重述:作为一个探究领域的精神社会学

(一)公理式的观念

(二)比较类型

(三)关于个体化的社会学

知识阶层:它过去和现在的角色

文化的民主化

书摘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思维趋势是由于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习惯确立了牢固地位而终结的。然而,《精神现象学》的主题却依然与我们同在。它使认识论的某些问题面对一种共同的衡量标准:各种观念都具有某种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就是它们的内在意义,而人们对它们的正面分析并没有揭示出这种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在使人们得以设想和表达各种观念的社会脉络中研究这些观念,而且,它们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语义环境中变成了具体的东西。简而言之,精神社会学已经继承了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思辨过程的主题。

如果黑格尔的著作所反映的只是一个人的思想,那么,它在自己的时代里就不可能变得根深蒂固。《精神现象学》并不仅仅反映黑格尔个人的思想。它是一种对有关革命、复辟、启蒙运动、以及浪漫主义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及时尝试。黑格尔的体系并不单纯是哲学,而且还是对以前各个时代的真知灼见之登峰造极式的表达。《精神现象学》之所以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支配人文科学概论和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原因就在于此。德国人所具有的、对文化进行有组织的研究的冲动,就是由这种哲学对它那个时代的现实情况的大胆总结引起的。这种哲学在当时是有能力把自身与分科研究之诸最错综复杂的细节联系起来的。从那以后,哲学在重新与现实建立一种如此紧密的联系方面再也没有获得过成功,而且,它也没有能力再次断言它相对于那些对人类事务的分科性关注来说具有至高无上地位了。随着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主义的衰落,这种整合性的文化研究也流于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独立自足的追求,而且,哲学本身也在分科性学术研究方案中重新获得了它以前的地位。

人们根据有关新的哲学综合的、从来没有兑现过的承诺所作出的,重新整合各种人文主义学说的周期性努力,是随着那些专家作出的、通过存在于每一种学说内部的哲学取向发现它们

已经失去的联系的尝试交替变化的。这些尝试的失败很容易具体表明下列事实,即经过分隔的经验只会产生一种从一开始就被投入到这种经验的观念性图式之中的哲学类型。作为一种学术主题的哲学在超越其各种传统局限的过程中,也还没有再次获得成功。

归根结底,人们通过恢复某种以前被公认为有价值的、但是现在却毫无生机的传统,不会有任何收获。我们必须学会在每一种情境出现的时候就去面对它们,学会使自己不受那些庄严

神圣的思想习惯的阻碍。每一个时代都会提出它所特有的问题。下列情况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十分常见的,即对于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问题来说,实验科学家和组织者 ……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