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结构生物学家

更新时间:2023-11-08 11:18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Venki" Ramakrishnan,1952年4月1日生),印度裔英国美国结构生物学家,因研究核糖体结构和功能与托马斯·A·斯蒂茨和阿达·约纳特共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自1999年起担任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MRC-LMB)的研究组长,并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至2020年,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拉马克里希南还因确定了30S核糖体亚基的原子结构而受到国际认可,并在组蛋白和染色质结构的研究方面也有显著贡献。

人物经历

1952年出生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吉登伯勒姆(Chidambaram),他的父母C.V.拉马克里希南教授和Rajalakshmi拉马克里希南教授都是科学家。拉马克里希南在三岁时搬到了古吉拉特邦邦的瓦多达拉(以前也被称为巴罗达),在那里他在耶稣和玛利亚修道院接受了整个学校教育。1971年获得印度巴罗达大学物理学学位,毕业后移居美国,在俄亥俄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研究了由Tomoyasu Tanaka指导的磷酸氢二钾(KDP)的铁电相变。然后,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作为研究生学习生物学,从理论物理学转向生物学。

1976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6-1978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毕业生。

1978-1982年 耶鲁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

1983-1995年 美国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生物系。

1995-1999年 犹他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

1999年- 英国剑桥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小组领导。

2008年-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Fellow)。

2008年起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

目前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

2009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3人共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伙伴

约纳特

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以涉及核糖体结构的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3.7万美元)奖金的三分之一。

阿达·约纳特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一个贫穷犹太人家庭。她的父母几乎没受过教育,但支持女儿好好念书。父亲过世后,约纳特随家人迁往特拉维夫。约纳特1962年和1964年分别获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化学学士和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68年获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X光结晶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1970年在以色列创办当地唯一一间蛋白质结晶学实验室。

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约纳特是第四名女性获奖者,先前3人分别为玛丽·居里及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多罗西·霍奇金

施泰茨

施泰茨1940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现为耶鲁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为结晶学。

施泰茨利用X光结晶学和分子生物学摸清蛋白质及核酸的构造和运行机制,有助于人们理解基因表达、复制和重组。

个人生活

和蔼幽默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后来长期在美国求学和工作并获得美国国籍,大约在10年前来到位于英国剑桥的M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在他身上似乎可以同时看到这3个国家人民的特点:东方人的和蔼,美国人的幽默以及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是他的印度名字,同事们都直呼他“文卡”,听起来非常亲切。

在文卡的科研小组从事博士后工作的中国人高永贵说,文卡会经常来点小幽默。2009年10月7日收到获诺贝尔奖通知后,他笑着对小组成员说:“啊哈,这下我给你们写的推荐信分量就不一样了吧。”高永贵说,文卡对科研指导工作尽心尽力,帮助他选择了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使他很快便做出成果。就算有时遇到困难,文卡也总是说“是我的指导工作没有做好”,然后耐心地和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小组成员马丁·施迈英还曾在2009年另一位化学奖得主托马斯·施泰茨的指导下工作过。他在谈到这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性格时说,他们都有坚定不移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不同的是施泰茨提出问题的方式比较直接,而文卡常表现得非常谦虚。两位大师一刚一柔,都取得了突出的科学成就。

生活俭朴

按照惯例,文卡将和一起获奖的两位同行、美国的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阿达·约纳特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不怀好意”地问他打算如何处理这笔钱,没想到这个小问题竟难住了大科学家。“我还没有决定用它做什么……”过了一会,他终于想到一项用处,“我儿子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大提琴手,如果他看中一把好琴,也许我可以帮他买下来。你知道,如果只靠科研的工资,这还是有点困难的。”文卡的办公室也显示出主人的朴素,那是摆满瓶瓶罐罐的实验室角落伸出去的一间小屋,目测面积不足10平方米。房间里的主要陈设是一张环形办公桌,桌上除了一台电脑就是大堆的资料,文卡就是在这个小天地里怡然自得地工作。诺贝尔奖为文卡带来巨大声望。刚刚跟他走进实验室,便听见一名工作人员说:“文卡,印度总理希望跟你通电话。”顿时和同事面面相觑。没想到文卡并不激动。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文卡说:“我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核糖体的功能,探索人类等高级生物体内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有何不同,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需要做。”

1975年,拉马克里希南与维拉·罗森贝里(Vera Rosenberry)结婚,她是一位儿童图书作家和插画家。罗森贝里已经是前一段感情中的女儿塔尼娅·卡普卡(现为俄勒冈州医生)的母亲。这对夫妇至今仍然结发,他们有一个儿子拉曼·拉马克里希南,他是一位在纽约的大提琴家。

奖项和荣誉

拉马克里希南于2002年当选为embo(EMBO)会员,2003年成为皇家学会院士(FRS),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7年,拉马克里希南获得了路易斯·让泰医学奖和欧洲生物化学学会(FEBS)达塔讲座奖和奖章。2009年,拉马克里希南与托马斯·斯泰茨和阿达·约纳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2010年,他获得了印度第二高的民事荣誉奖帕德玛维布胡珊勋章。2008年,拉马克里希南获得了英国生化学会的Heatley奖章,并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印度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自2010年以来,他一直是德国科学院利奥波德学院的成员,也是医学科学院的荣誉院士。他获得了巴罗达王立大学、犹他大学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他还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津大学索默维尔学院和女王学院的荣誉院士。2012年新年荣誉授予拉马克里希南分子生物学服务骑士勋章,但他通常不使用“爵士”头衔。同年,他获得了FEBS颁发的汉斯·克莱勃斯爵士奖章。2014年,他获得了西班牙康奇塔·拉巴戈基金会颁发的XLVI吉梅内斯-迪亚兹奖。2017年,拉马克里希南获得了美国成就学院的金盘奖。2013年12月14日,拉马克里希南被新德里电视台频道评选为25位最伟大的全球印度人之一。他当选为皇家学会的证书上写道:拉马克里希南因确定了30S核糖体亚基的原子结构而受到国际认可。早期,他通过中子衍射绘制了30S亚基中蛋白质的排列,并解决了单个组分及其核糖核酸配位化合物的X射线结构。他的晶体学研究为完整的30S亚基提供了基本见解。原子模型包括1500个以上的RNA碱基和20个相关蛋白质。他的最新工作涉及到解码机制,展示了30S亚基与多聚U mRNA和对应苯丙氨酸tRNA的复合物。反密码子识别使“摇摆”碱基可以自由容纳某些非沃森-克里克碱基对,从而提供了密码子:反密码子识别和“摇摆”的原子描述。他还在理解染色质的组织方式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连接组蛋白的结构及其在高阶折叠中的作用。2020年,他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并成为大英图书馆的董事会成员。拉马克里希南于2022年被授予英国功勋勋章。

获奖奖金

三人将共同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获奖感受

“我太高兴了,今晚将开宴会庆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得知自己获奖的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兴奋不已。这一消息传来时,英国还是上午,拉马克里希南所工作的剑桥大学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正和平常一样进行各种科研活动。由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提前几十分钟打电话通知了拉马克里希南,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时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收看诺贝尔奖记者招待会的网上直播。拉马克里希南告诉记者:“当确认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惊讶。我知道核糖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但这一领域有许多科研人员在工作,要从中挑出3个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据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网站的介绍,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先后在印度、美国多所大学求学,并曾在耶鲁大学等高校工作,1999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据实验室人员介绍,拉马克里希南持有美国国籍,而非英国国籍。

成果解读

生命体就像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这一切,就要归功于仿佛扮演着生命化学工厂中工程师角色的“核糖体”:它翻译出脱氧核糖核酸所携带的密码,进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2009年10月7日介绍说,三位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DNA分子,它们对于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棵植物或者一个细菌而言,都至关重要,因为这些DNA分子决定了生命体的外貌及功能。脱氧核糖核酸是几乎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它存储了大量的“指令”信息,能引导生物的发育和生命机能的运作。但是在生命体中,DNA所含有的指令就像一张写满密码的图纸,只有经核糖体的翻译,每条指令才能得到明确无误的执行。

具体而言,核糖体的工作,就是将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翻译出来,之后生成任务不同的蛋白质,例如用于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胰岛素等激素、皮肤的胶原质或者分解糖的酶等等。人体内有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在化学层面上构建并控制着生命体。诺贝尔奖评委会介绍,三位科学家都采用了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这些科学家们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认识核糖体内在工作的机理,对于科学理解生命非常重要。这些知识可以立刻应用于实际。”基于核糖体研究的有关成果,可以很容易理解,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人们正是利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核糖体从而治疗疾病的。评委会说,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

师出名门

“我最开始跟随耶鲁大学教授彼得·摩尔进行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摩尔是最早研究核糖体的人之一,他是詹姆斯·杜威·沃森的学生”,拉马克里希南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渊源。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拉马克里希南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事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已有31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拉马克里希南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他自己的描述则是“弄清楚了名为‘30S’的核糖体亚基的结构,以及理解了核糖体辨识基因编码的方式”。这一成果为抗生素研制等医学领域的进展提供了巨大帮助。拉马克里希南在回忆相关科研突破时说:“不得不说,那真是非常特殊的一刻。”他这样总结自己30年的科研生涯:“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你在做博士后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就一直在这个领域发展。”话虽平淡,却不乏对后辈科研工作者的启迪之意。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