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郎 :古代文官散官名

更新时间:2023-11-08 17:21

文林郎,为中原地区古代文散官名,不是职官。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文华殿大学士,用来定级别,相当于现代的“行政级别”。明清时期的知县均为正七品,因此文林郎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正处级干部。清末时,文林郎一职被废除。

官名简介

文林郎,杨坚开皇六年(586年)设置,当时是从九品上的官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时废除。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又置为从九品上的文散官,为文官第二十八阶。宋朝时期,文林郎为从九品上,后定为第三十三阶。元丰改制后,宋朝废除了文林郎一职。金朝时文林郎为正八品上,元朝时升为正七品。明朝时,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清代继续沿用此制度,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清末,文林郎职务被废除。相关记载可见于《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等史籍。

文林郎的设置与废除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隋朝开皇六年首次设置,为从九品上的官职,隋炀帝大业三年废除。唐朝武德七年复置,宋朝初期为第三十五阶,元丰改制时废除。金朝和元朝均将文林郎作为文散官使用,金朝定为正八品上,元朝提升至正七品。明朝和清朝继续使用文林郎这一称号,明朝时文官由承事郎升为文林郎,清朝则将正七品文官授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到了清末,文林郎这一职务最终被废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